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纪实类纪录片的微观叙事——以《纪实72小时(中国版)》为例

2020-06-12 16:08:58 来源:采写编2020年第3期

关键词: 媒介融合;社会纪实类纪录片;微观叙事;《纪实72小时(中国版)》

内容提要: 叙事策略的好坏决定着一部纪录片的成功与否,相比以往纪录片的宏大叙事,微观叙事这一创作理念在纪录片创作中正被日益认可和广泛使用。本文用社会纪实类纪录片这一具体类型,结合新媒介技术的发展,通过《纪实72小时(中国版)》这一具体案例,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微观叙事。

社会纪实类纪录片的微观叙事是在新的媒介和政策环境下,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创作理念,注重对社会各阶层人群生存状况的纪录和分析,与传统宏大叙事的纪录片相比,更具人文关怀、更贴近社会与生活、更富有现实意义。

一、社会纪实类纪录片叙事的演变

(一)内容题材由单一到多元。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纪实类纪录片的发展开始起步,内容题材较为单一。20世纪90年代开始,纪录片的内容题材逐渐扩大,社会纪实类纪录片也开始快速发展。但当时的社会纪实类纪录片的内容题材仍有较大的限制,选题范围集中在经济、政策等宏观层面。

如今,社会纪实类纪录片在选题上越来越多元化,医疗、养老、教育、婚恋、家庭伦理、美食等题材的内容都成社会纪实类纪录片的选题来源,并涌现出了像《生门》《高三》《穹顶之下》《舌尖上的中国》等一批优秀的纪录片作品。

(二)视听语言由粗糙到精致。从形式上来看,社会纪实类纪录片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视听语言越来越精致,早期的纪录片由于拍摄器材和理念上的不足,画面较为粗糙,镜头语言运用得比较单调。

随着4K视频技术的普及、摄影器材的更新和创作理念的变革,社会纪实类纪录片慢慢弥补了视听语言上的短板,画面精致、镜头语言丰富的社会纪实类纪录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观看。

(三)叙事主题由宏观到微观。1958年,我国的纪录片发展进入初创阶段。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社会纪实类纪录片一直以宣传为主导,政治化成为纪录片创作的第一要求与基本特征,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比如,《话说长江》《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等,这些纪录片在主题上都带有明显的政治化倾向,是宏大叙事下的主题创作。

相对于宏观而言,微观叙事主题更加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个体,近几年,以《归途列车》《人间世》《纪实72小时(中国版)》等为代表的一批社会纪实类纪录片摒弃了以往宏大的叙事手法,回归内容本体,注重人文关怀,将创作重点转移到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和思想情感中,社会纪实类纪录片叙事主题的微观化逐渐成为主流。

二、社会纪实类纪录片微观叙事产生的背景

(一)媒介融合政策的支持。自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发布《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在媒介融合的政策支持下,纪录片的传播渠道不断拓宽,传播环境日益完善,这也为社会纪实类纪录片微观叙事的创新探索提供了背景。

(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语境下,每一个网络用户的背后都是一个生命个体,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的彰显使得用户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对个体的关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社会纪实类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也随之转变。

同时,媒介融合催生了信息传播环境和受众接收行为的一系列变化,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更倾向于选择观看碎片化、生活化的内容,以往宏大叙事的社会纪实类纪录片,与新的媒介环境和受众阅读习惯不相适应。这就从另一个方面导致了社会纪实类纪录片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变化、发展,以及与宏大叙事相补充的微观叙事的出现。

(三)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盛行,法国后现代理论家利奥塔认为,后现代社会中的权威和霸权得以消解,宏观叙事被注重个体的、日常的、边缘的微观叙事所拆解和重构,每一个个体的日常生活都有机会得到关注。  

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社会纪实类纪录片也逐渐转向了微观叙事,碎片化、日常化的微观叙事内容被创作者所关注。

三、社会纪实类纪录片微观叙事的艺术特征

(一)日常生活化的叙事场景。《纪实72小时(中国版)》这部纪录片中所记录的一切都发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里,比如长沙解放西路旁的小餐厅、昆明的城市公园、青岛的海鲜市场、重庆街头的小茶馆等场景,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甚至也可能是该片受众生活的地方。

生活化的场景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而且在这样的场景中以采访的形式拍摄,让被采访者面对镜头讲述自己的真实故事,使纪录片的叙事在故事化和真实性之间达到平衡。同时,生活化的场景使得被采访者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也更容易使观众接近故事主人公的内心,进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第一季第一集中,凌晨三点来解放西路旁的小餐厅吃饭的理发店老板,在随意的对话中讲述了自己的挫折感情经历和创业经历,感动之余又带给人温暖。

(二)平民化的叙事视角。该片始终将目光对准平凡的普通人,以小人物生活叙事为主,用平民化的叙事视角以小见大,用一个个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展现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人的价值体现成为节目中最基本的理念,在平民视角下,《纪实72小时(中国版)》具有真实的人性价值。

比如第一季第七集将目光聚焦于汶川地震10年后的当地小镇茶馆,在当地人的讲述中,倾听他们的往事与今天,展现他们的乐观心态。节目中记录的每个普通人都经历过各种跌宕起伏,有妻子在地震中死亡后,仍坚持继续工作供女儿读书的工厂电工;至今仍对地震记忆深刻的客栈服务员;还有来故地重游的羌族老人。每个人的经历虽各有不同,但都体现着平民视角下的人性。

(三)碎片化的叙事结构。碎片化、快节奏的拍摄叙事手法是该片叙事结构的主要特点,以第一季第一集为例,这一集总时长为26分钟,共采访了15个人物,大部分人物的采访时长为1—2分钟,每两三个人物会有一个采访时间较长、经历容易引发共鸣的人物。

有调查显示,电视观众的视听极限为8分钟,因此每8分钟以内就必须有一个小高潮,由此可以看出,导演在第一集的叙事结构上遵循了“8分钟原则”,每8分钟左右一个短小的故事,既方便后期的灵活编排,又能持续调动观众的兴趣,避免了因长时间叙事而给观众带来的乏味感,碎片化的叙事也符合了当下人们的快节奏生活。

(四)视听语言的细节呈现。细节在纪录片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一个不易察觉的表情,有时是一个微小的动作,有时是一个静置的物品。在纪录片《纪实72小时(中国版)》中的微观叙事中,细节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细节塑造人物形象。《纪实72小时(中国版)》第二季第一集中,在一家现实与怀旧交织的老茶馆里,盖碗茶与自带茶杯、老茶客的半价茶以及换凳子等细节体现出当地老重庆人对茶馆的归属感,也体现出当地的市井生活气息。

2.细节深化主题。《纪实72小时(中国版)》第二季第一集中,在茶馆喝了三十多年茶的一位67岁的农村老人,每次来喝茶都会带着地里的新鲜蔬菜送给茶友,总是坐在固定的位置靠在墙上喝茶,墙上已经留下了微微泛着油光的痕迹。这些被镜头捕捉到的细节让观众深刻体会到当地人生活的悠然自得,也体现出纪录片通过小人物的日常展现社会变迁这一主题。

作为一部社会纪实类纪录片,《纪实72小时(中国版)》虽然从头到尾都是在讲小人物的故事,在叙事上,并采用了拍摄场景生活化、叙事视角平民化、视听语言细节化等微观叙事策略,但背后却有着宏大的叙事主题,以小见大,做到了微观叙事与宏大主题的结合。(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小丽.新传媒时代的电影:从宏大叙事到小叙事[J].当代电影,2007(2):153-154.

[3]李亚铭,田雯.纪录片叙事的微观化趋向[J].西部广播电视,2019(04):84-85.

[4]田静.试析《纪实72小时》对国内平民化电视纪录片的启示[J].视听,2017(01):73-74. [5]王旭智.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微观叙事探析[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5.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