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公安新闻供给侧改革思考

2020-06-12 18:07:28 来源:采写编2020年第3期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产品质量,以此促进要素的结构改革。对公安新闻宣传而言,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改善公安新闻宣传报道的产品供给,提升涉警报道的质量和水平,减少产品和需求错位的情况,从而提升公安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坚持守正创新 推进公安新闻供给侧改革

公安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好公安声音、讲好警察故事、传播好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形象,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发展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舆论支持和精神文化力量。因此,守什么“正”,创什么“新”,就成为公安新闻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义。

公安新闻供给侧改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这个“正”指的是什么?大体可以从三个层面解读:公安新闻宣传报道作为党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组成部分,“守正”就是要守基因之“正”、守本色之“正”、守初心之“正”,坚持红色传承、政治本色和为民情怀;对从事公安新闻舆论的工作者来说,“守正”就是要守政治方向之“正”,守舆论导向之“正”,守价值取向之“正”;公安新闻宣传报道同时也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守正”就是要牢记人民公安的性质和宗旨,守对党忠诚之“正”,守勿忘人民之“正”,守工作导向之“正”,从而使公安新闻宣传报道的职责进一步发挥。

公安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还要“创新”。这个“创新”中的“新”,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和要求就四个字:与时俱进。只有与时俱进,公安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才能保持着时代性、先进性、群众性,才能经久不衰、永葆活力。具体到实践中,这个“新”就是要求公安新闻战线的工作者要研究公安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要适应公安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的新规律、新趋势、新要求,要探索公安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路径,要应用公安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的新平台、新形式、新技巧,切实提高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和水平。

“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守正创新”就好比一辆战车,“守正”是车的“方向盘”,是根本,是基础,是灵魂,是方向;“创新”是车的“发动机”,是动力,是突破,是活力,是超越。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公安新闻舆论工作的“战车”才能放心大胆地、强劲有力地纵横驰骋。

坚持理念创新 改进正面报道话语体系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生态、公众参与方式发生极大变化,公安机关面临空前开放、高度透明、全时空监督的舆论环境,这一切都对公安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特别是正面报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供给侧改革要求。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包括公安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但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人认为正面宣传只是从正面报道,全渠道正面报道、全程正面报道,把正面宣传做成了“舆论一律”,忽视了正面宣传报道的核心是凝聚和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而在最终效果上并不尽如人意。

因此,公安新闻正面报道进行供给侧改革,在当前关键是要理念创新,坚持主动发声。一方面,要主动出击,挖掘好像 “枫桥经验”“漳州110”等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树立起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形象;另一方面,要对公安机关的重大决策部署、专项行动及成果、便民利民举措、大要案破获等情况做到宣传先行,宣传随行,及时向社会和公众传达信息;第三,还要主动多报道些有利于化解矛盾、回应关切、释疑解惑、理解情绪、解决问题、维护稳定等方面工作,这对赢得群众理解支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以及有力震慑打击违法犯罪都会起到良好效果。

理念创新,还体现在公安新闻正面宣传报道要接好地气,进一步改进正面报道话语表述。公安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服务对象主体在基层,只有接地气,公安新闻宣传报道才能有影响力和传播力。当前,在怎么接地气上还是有不少观念制约,具体表现在:一是不接地气,相关报道沿袭以往的套路格式和话语方式,不考虑受众的感受,让人不爱看;二是假接地气,这种报道表面上看也在调整和转变,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来源都是照着别人的模版更新一点,在理念上还是新瓶装旧酒,所以往往昙花一现;三是乱接地气,有不少报道在创新正面宣传报道过程中,要么乱拔高、要么乱搭地线,以为使用最新时政流行语或网络语言就是接地气,用词“低龄化”就是贴近群众等。

如何接好地气呢,首先要真正搞清楚基层公安干警和老百姓想什么、关心什么,到广大公安干警和群众中去听取他们的呼声,把握他们对公安新闻的真正需求,他们关注的就是报道的重点。其次,要学着用基层公安干警和群众的方式思考报道点,如在政法英烈英模的相关报道上,不仅要报道好英雄的事迹,而且还要关注基层公安干警和老百姓关心点,有可能他们也关心的是这些英烈英模的家人以后如何生活等。第三,讲好警察故事。公安新闻正面宣传报道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讲好警察故事。故事的讲述技巧和情感体验全人类都是通用的,讲好故事就能感染人,树立好中国警察的形象。具体而言,就是报道时要深入采访,慎用当地总结的材料,更不能以材料代替采访;在写作过程中创新话语表达,增加人情味和冲突性,讲述有人情味的故事,在故事中巧妙地设计家国仪式感,让故事变得更加感人。最后,要坚决克服依然存在着的程式化、脸谱化的问题,否则把英雄拔高成圣人,反而让这些正面人物脱离了生长的土地而变得没有了地气。

坚持改革创新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公安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适应社会舆论生态、媒体传播格局和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优化新闻信息生产机制,创新表达方式、呈现形式、传播方式,加快公安新闻资源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增强公安新闻宣传的渗透力、影响力。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首先要坚持“内容为王”,把内容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媒体融合发展,要更好满足用户和读者的需求,但不能迎合庸俗、低俗的趣味;要创新引导舆论的方式,但绝不能丧失党和人民的立场。而公安新媒体宣传更要把握好“为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的价值内核。

其次,要进行技术深融,突出全媒体产品的可视化趋势。在新闻宣传报道中,要坚持移动终端优先的原则,强调可视化表达,运用H5、图文、短视频、Vlog、直播、动漫等多种技术手段,让公安新型主流媒体传播的公安特色报道抢占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终端,实行宣传报道的全技术应用、全终端呈现、全立体传播。

要大力推进新媒体平台建设,公安政务新媒体要“因势而变”,主动占领主流用户平台,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新媒体账号,进一步提升公安宣传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

搭建多层级、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矩阵,有助于传播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提升。“全国公安新媒体矩阵”的组建,走出了一条公安机关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开创了政务新媒体发展2.0时代。矩阵囊括了部、省、县(市)三级政务官方账号和一批有影响力的公安自媒体账号,成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最成建制的政务新媒体集群之一,在展示队伍形象、密切警民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公安机关开设的政务新媒体和民警工作新媒体超过5万个,覆盖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各类新媒体平台,粉丝总量过亿,年阅读量过千亿,以公安部头条号、@中国警方在线和@中国警察网、@平安北京、@警民直通车-上海、@江宁公安在线等为代表的各级公安政务新媒体发挥出强大的威力。

公安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复杂性,通过新媒体创新传播方式,如通过网络直播执法活动等,可以帮助公众理解支持公安工作,维护民警的执法权益。同时,可以带动社会媒体和自媒体加入公安正能量的传播,改善涉警舆论生态。

此外,新媒体要在传播内容更贴近群众,运用个性化的呈现方式吸引群众,在警民间搭建起多维度的沟通交流机制,答疑解惑,问计于民,成为促进和谐警民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总之,新形势下,公安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要以更加与时俱进的思维、更加丰富有效的方式,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更好地发好公安声音,讲好警察故事。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增强公安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作者简介:杨丽,人民公安报社总编室编辑;涂鸣华,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