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发展及新视角: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业的应用

2020-08-21 15:08:46 来源:采写编2020年第4期

本论文运用新闻传播和人工智能相关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围绕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应用,从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萌芽和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业的现状研究进行论证阐述,得出了人工智能研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新视角和新方向——人工智能在促进文化传承和传播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未来是智能化的时代,尤其是新闻传播行业作为舆论引导、信息传播、文化传承的平台、媒介,更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责。

人工智能简称AI,是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阿兰·图灵在英国哲学杂志《心智》上发表的论文《计算机器和智能》,成为人工智能科学的先声,进而为人类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学科。1956年,约翰·麦卡锡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举办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建议学界以后就用“人工智能”一词来标示这个新兴的学术领域。然而,当时学界并没有明确这一提议,直到1965年12月,美国著名哲学家休伯特·德雷福斯(Hubert Dreyfus)在其发表的《人工智能与炼金术》文章中明确提出和界定,从而让人工智能的概念逐渐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和接纳。

作为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机器学习、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此外,人工智能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价值及影响也值得更多的研究者去探讨。

一、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萌芽

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每一项新兴技术的出现,都会经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漫长的探索过程,人工智能技术也不例外。由于兴起初期受到当时诸如计算、存储等软硬件方面的限制,人工智能并没有走出学术圈踏上实践的道路,直到21世纪大数据技术、算法技术、云储存技术的发明及应用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应用条件,人工智能才开始大放异彩,在各个行业发挥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最初运用是机器人写作,它是基于算法程序对互联网信息、数据等进行结构化处理并按照计算机模拟新闻编程自动生成报道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

根据资料显示,机器人写作最早产生于美国金融界,而后逐渐推广到新闻界。在整个世界的新闻领域,人工智能真正进入新闻行业的最早记录是美国《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在2014年对南加利福尼亚州发生的4.7级地震的新闻报道。该报道是由智能机器人“Quakebot”在地震后3分钟完成的,在当时被称作是该报最快的一篇新闻报道。2015年,美联社的智能机器人Word Smith(文字匠)也开始应用于数据分析的财经类新闻报道。此后相继出现了华盛顿邮报的Heliograf、纽约时报的Blossom等机器人写作模式。

在国内,将人工智能技术最早应用于新闻业的是腾讯公司。2015年9月10日,腾讯财经开发出一款自动化写稿机器人Dream Writer(梦幻写手),其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一分钟内就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同年11月,新华社利用智能机器人“快笔小新”在短短的0.3秒之内就可以写出体育赛事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新闻稿件,而人工至少需要10分钟。新华社对机器人写作的大胆尝试和探索,也标志着这种新兴技术运用的方式得到了我国主流媒体的认可。

2017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一政府发展规划的出台正式将“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同年12月26日,新华社推出了第一条 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新华社发布国内首条 MGC 视频新闻,媒体大脑来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工智能与媒体间的融合更加深入、全面,也象征着新闻传播业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二、人工智能在新闻业应用的发展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的不断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正致力于就人工智能带给新闻业以及传媒生态、新闻从业人员、新闻教育、法规、伦理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机遇和挑战问题展开研究并进行激烈讨论。

从人工智能技术的积极影响入手,官建文(2017)认为人工智能会取代编辑记者的部分复杂、低级的劳动性的采编工作,从而使编辑记者能够在更加有深度的社会问题中集中精力做事[1]。王辰熙(2018)也在分析智能机器人的优势时讲到,智能机器人在面对碎片化信息和海量数据时,可以快速的抓取目标数据并在数秒内生成信息内容[2]。孙志男(2018)也针对机器人的客观性、程序性等特性对其出错率、自动生成信息媒介形式以及与用户互动等给与肯定[3]。陈昌凤更是在分发方面凭借强大的算法等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分发[4],皆是极大程度上肯定了人工智能给新闻业带来的便利和独特优势。

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消极影响入手,王哲(2018)从机器人写作与新闻工作者就业之间联系的角度,阐释了其尽管会对从业人员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就目前而言,机器人仍无法做到完全不依赖人类独立工作,人工智能未来如何发展,仍然需要人类的智慧去创造和参与[5]。杜鹃(2019)从引起信息茧房和对著作权、隐私权等的侵犯分析,认为构建“人机协同”的模式将会是现在甚至未来人工智能与传媒行业发展的合理状态[6]。匡文波(2019)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假新闻出现的原因,认为政府(法律等)、媒体(技术、道德)和公众(媒介素养等)应该联动起来, 共同为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作出行动,从而有效遏制假新闻的出现[7]。

针对诸多问题,众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诸多改进措施。李惊雷(2019)认为目前新闻教育存在技能和理论观念上的割裂,据此他提出新闻传播院校应该根据智能趋势对传统新闻教育进行改革,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断与时俱进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全媒体、智媒体人才[8]。杨妮、孙华(2019)也认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该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综合性的专业人才[9]。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从整体上处于弱智能时代,但众多学者及科学家预测,未来会向强智能化甚至是超智能时代的方向发展。谭铁牛、曾静平(2018)更是在其文章中指出,通智能传播作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是目前及未来全世界媒体科技精英和巨头竞争的焦点[10]。

因此,尽管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出现了诸多困难和难题,如客观性背后的程序员设计的主观意识等,还应该注意到从整体上它仍然是对解放劳动力、用户互动上等方面的巨大帮助和完善。此外,根据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技术,它对人的行为、思想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这也是未来学者可以探索的方向。

三、人工智能研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新视角和新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除了众多学者探讨的关于基本的新闻的采、写、编、发、互动、教育、伦理等方面外,其在保护、传承和传播文化领域还存在非常大的值得深思的价值及意义,这也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一个研究方向和视角,希望能够对未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新思路。

(一)文化多样性的采集更加便捷、丰富。在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领域之前,很多关于中国文化的新闻,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历史悠久且逐渐失传的手艺的新闻,皆是各位新闻工作者辛辛苦苦、亲自跑到当地或者各当事人家中进行信息的采集、收纳,不仅需要投入的成本高,而且实际上关注的人并不与付之的努力成正比,以至于很多新闻机构会舍弃这方面的新闻转而报道其他人们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因此,可能会造成一些喜欢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失去了解这些信息的路径,或者直接助力了这些稀有的传统文化工艺的消失。

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新闻机构解决了这一棘手的难题,它可以通过大数据搜索、分析,从而将这些相关主题的信息很快地收集起来供编辑人员使用,从而节省了新闻人员的时间和新闻机构的成本,这将会提高新闻部门对这一主题的报道率,促进这类文化的传播,让中国文化更好地流传下去,丰富文化的多样性。

(二)文化内容多元化。由于新闻机构对传统文化类信息资金投入少且效益低,新闻记者的采集量也因此局限得可怜,这使得编辑主编可选择可报道的文化种类有限,从而发布出去的文化类新闻相对来说比较狭隘,主要存在于那些人们经常谈论的,或者应国家的号召报道某一文化。媒体编辑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位置,选择性少且内容相对不够完善,毕竟数据信息的搜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人工智能的使用,丰富了媒体的数据库和信息库,几乎所有编辑想要报道的内容都可以从库中找到且信息非常详细,就算有些信息搜集不到,但至少可以明确了解哪些特定信息需要收集整理,有目标地进行,从而极大地节省了记者的时间和精力,也给编辑人员提供了多种选择,发挥其能动性,将更多关于中国文化的信息传播出去,让人们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保护中华文化不失传,更好地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新闻传播人员应有的贡献。

(三)文化传承对象的精准化及二次或多次传播。人工智能没有应用于新闻行业之前,新闻的分发无非是介于报纸、广播、电视以及近几年兴起的“两微一端”,其受众群体多以人口统计学属性进行划分,处于同一家新闻机构的受众接触到的新闻是一样的。尽管有人可能会同时接触到多个媒体传播的信息,从而实现自己对喜欢的信息的愿望,但这样的实现是要付出比普通人相对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量和关注一些事情,比如哪些媒体机构可能会发布这些信息,质量如何,能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等。

在智能化时代的今天,这类问题几乎不存在,用户喜欢什么样的信息,偏向于哪类的浏览方式等问题,强大的数据分析和算法推荐技术的应用,可以迅速给出答案,并向用户发送推荐其喜欢的信息,例如,今日头条的口号“你关心的,才是头条”,将精准推送这一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智能分发可以使那些关注并喜欢传统文化的用户了解到更多关于这方面的新闻信息,不仅满足了自己对这类信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丰富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而他们身边的人有可能在其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喜欢上或者了解到这一文化,从而在无形中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官建文.人工智能会给新闻业带来什么[J].新闻与写作,2017(06):67-68.

[2]王辰熙.浅谈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传播力研究,2018,2(33):33+35.

[3]孙志男.人工智能对传统新闻生态的变革与重塑[J].新闻论坛,2018(02):80-83.

[4]陈昌凤,霍婕.以人为本: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J].新闻与写作,2018(08):54-59.

[5]王哲.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25(04):12-16.

[6]杜娟.从“人机协同”看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19(04):197-204.

[7]匡文波.人工智能时代假新闻的“共谋”及其规避路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8(04):104-112.

[8]李惊雷.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困境[J].中国出版,2019(06):38-42.

[9]杨妮,孙华.变革与坚守: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J].出版广角,2019(01):40-42.

[10]谭铁牛,曾静平.智能传播的现实应用、理论溯源与未来构想[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25(02):2-8+147. 


(作者简介:梁凯,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硕士在读; 张莉,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