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慢综艺”成功的原因——基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视角

2020-08-21 15:08:58 来源:采写编2020年第4期

2017年由湖南卫视推出的《向往的生活》,成为了国内“慢综艺”的典范,而在此之前追求感官刺激的“快综艺”井喷式发展,在国内各大荧幕展现出霸屏之势。“慢综艺”的生长打破了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国内几档成功“慢综艺”为例,结合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来分析“慢综艺”的成功原因。

一、“文化工业”生产出的“快综艺”失败

(一)“文化工业”的概念。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写道:“今天,技术上的合理性,具有自身异化的社会的强制性质。”他们认为,对技术和科学的迷恋催生出了“大众文化”,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将其定义为“文化工业”。文化工业下的生产,通过技术实现了标准化和大众生产。[1]

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广播电视,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形成了曾经大火的“快综艺”。

(二)商业逻辑下导致“快综艺”媚俗化。大众媒介追逐利润的本质要求媒介寻求最大化的受众,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的“低俗化、娱乐化、同质化”,无法完成精英文化的“教育大众”的重大任务,造成社会教育水平乃至文化道德的滑坡。国内某综艺经常会有“露骨”的言语和“打擦边球”的现象来引起受众的兴趣。

(三)“快综艺”呈现出虚假性与欺骗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和物化的特征,具有虚假性和欺骗性。以《奔跑吧兄弟》为例,在节目的第一季、第二季利用郑恺和Angelababy炒作CP话题,通过后期剪辑让受众看到导演想让大家看到的“假象”,其中的虚假性与欺骗性不言而喻。

(四)节目效果呈现出无聊狂欢。为营造节目效果,嘉宾往往对自己塑造各种“人设”,《奔跑吧兄弟》中,邓超因为不会写“霸“字,制造出了满满的笑点;孙红雷原本通过《潜伏》给人们留下了足智多谋的印象,却在《极限挑战》中与王迅、张艺兴组成“三傻”组合,在娱乐至死的精神观念主导下,俗文化摇身成为“主流文化”,雅却被边缘化,这些节目在娱乐过后却钻了主流价值观念的空子,每期节目用最后的总结来升华节目,但总是一笔带过。[2]传播者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剪辑、视觉冲击让人们过渡沉溺在这种媒介奇观之下,受众渐渐失去自己的思想,被节目牵着鼻子走,所以受众在看完类似综艺后总会有一种无聊狂欢过后的空虚感,渐渐失去对现实世界的理性精神,娱乐至死成为自我安慰的宣言。[3]

二、“慢综艺”成功原因

(一)打破虚假,引发受众共鸣。以《向往的生活》为例,宗旨是回归生活,节目具有浓浓的烟火气息,节目的拍摄地点选择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圈出一块空地,搭造出一个虽不算华丽却十分幽静的“世外桃源”,来客与主人一起劳作,吃饭、做游戏等,且节目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并没有虚假的作秀,这在很大程度上描绘出了农村生活的劳作状态,也勾勒出很多人的理想生活,在心理上与受众引发共鸣。

(二)展现真实生活状态,没有多少强迫性、操纵性和控制性。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具有技术化产业化特征,具有强迫性、操纵性和控制性。。如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所说:“没有一个人能不看有声电影,没有一个人能不收听无线电广播,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接受文化工业品的影响。[4]但“慢综艺”是否具有这么强的操纵性呢?

我认为是不具备很强的强迫性、操纵性和控制性的,“慢综艺”让参与的嘉宾实实在在地在节目中过日子,没有剧本约束,呈现出相对真实、自然的生活状态。无论是《中餐厅》里的赵薇,还是《向往的生活》里的黄磊、何炅,都反复强调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很难有这种机会让自己慢下来,而这样的节目就让嘉宾回归平凡而真实的生活,体现明星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一面。

(三)增添了文化价值和人文关怀。国内有不少综艺是由国外综艺复刻而来的,所以“同质化”和“泛娱乐化”是很难避免的,要突破这一瓶颈,就要在节目内容中注入我们本土文化,引起受众共鸣。

《向往的生活》第三季,添加了许多的文化价值,节目组来到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翁草村,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组成的国情调研专家组一起进行国情调研和田野调查。专家组与节目组分为两路,专家组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走访调研,节目组则通过亲身体验和走访邻里来为这次国情调研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最后出具一份调查报告。

而在《向往的生活》第四季,更是彰显了人文关怀,节目组在西双版纳对当地的水果、农副产品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在邀请到带货主播薇娅时,更是进行了线上淘宝直播售卖,该节目对于“助农”起到了显著作用。

综上,运用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理念,概括出后起之秀的“慢综艺”,相较于“快综艺”的成长与突破,我们也可以得出虚假性与欺骗性的综艺节目终会使受众审美疲劳,媒体作为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应该把经济利益、迎合受众和节目内容进行合理的权衡,媒体具有引导社会进步的责任,如何把文化传播和节目内容有机结合,防止“泛娱乐化”,需要我们立足于国内现状,去创造出适用于中国文化环境新节目。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08.

[2]管月.对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泛娱乐化的批判——基于法兰克福学派理论[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4):87+163.

[3]代海燕 .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反思[D].中国石油大学,2008.

[4]田林.综艺节目对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扬弃—以交友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为例[J].商业时代,2012(28):144-145.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