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对受众获取和理解新闻信息的影响研究

2020-08-21 15:08:58 来源:采写编2020年第4期

数据新闻是依托海量数据出现的全新新闻叙事模式,其生产包括数据挖掘、分析和可视化呈现三个流程。由于其生产流程与一般新闻叙事的差异,数据新闻使人们在新闻的理解方式、态度等方面都产生较大的变化,在产业结构、生产理念、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方面都有着重塑的过程。本文试图结合相关实例,理清数据新闻的相关定义以及数据新闻对受众产生的多个方面的影响,并依托于此,为未来数据新闻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一、数据新闻对受众新闻信息获取和理解的改变

大数据、可视化、交互性……这些特征都在数据新闻中有了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内涵体现。而正因这些独特的变化因素,受众对新闻的理解角度产生了与一般新闻叙事相异的改变。

(一)受众理解新闻的形象化。由于数字本身是较为枯燥且复杂多变的,单纯将数字罗列,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厌倦。正是从这一点考虑,可视化技术在数据新闻中得到应用,能够较全面简洁地将大体量的数据呈现出来。

2010年,《卫报》在其官网上刊登了一则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数据点图。该图借助谷歌软件,将战争中所有的伤亡情况都用红点标注于地图之上,最终应用的数据量达到了39.1万之巨。在如此庞大的数据量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大量的图形图表对伤亡数字以数据地图形式呈现,将只能是枯燥乏味的纯数字形态。对受众来说,可视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将会使得新闻在大众心中的立体化、图像化印象加深,极大地提高受众阅读新闻的效率和趣味,进而加深受众对新闻的理解。

(二)自主评判事件的精确化。运用大数据制作新闻最重要的一个好处是能大大提升新闻的准确性,借此能提高人们对媒体的信任度。受众对于新闻的理解也在不断要求更高程度的真实准确。数据新闻的数据源包含了大规模的社会基层数据采集,文字叙述和引导较少,对权威精英媒体的话语权形成了解构,多元视角得以被挖掘——受众可以通过自身的经验来对事件的性质和影响作出判断,享有较高的自主性。

尽管没有任何文字表述,《卫报》的数据点图依然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样的数据点图在可视化呈现的基础上,将数据细化到了伤亡发生的每一个地点以及殒命于战争的每一条生命,足以让人对战争的残酷感同身受。因此,报道过后,英国社会受到了强烈的震动,原先占少数的反战意见受到了鼓动,变为一个全民性话题,从而推动了英国政府作出从伊拉克撤军的决定。

(三)发掘相关信息的互动化。如果说可视化是图像对人们视听觉等感官系统的刺激,那么互动则是在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将媒体对事件的解读权限向受众开放,进一步满足受众自身的感官和心理需求。互动性能够让大众深入地参与到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中来,并在这个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新闻事件的模拟过程中,更深刻地感知事件对自身的影响。

2014年,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公共交通价格调整的最终方案,提高了北京地铁的出行价格。因公众意见的强烈反应,百度推出了计算生活成本的在线计算器作品,在页面中运用了点击交互式的设计,设置了可供选择的三个按钮——“起始站”“终点站”和“开始计算”,用户可点击这些选项选择上下班地铁途中所经的站点,并由此计算出相应的价格。互动化的数据新闻作品不仅吸引了受众参与互动,也方便了受众对信息的把握。

(四)预测前景走向的前瞻化。数据新闻的数据源具有规模大、来源广、层次丰富的特点,为受众提供了相对较完整的分析素材,受众可以从中便捷地挖掘潜藏的信息,对事件作出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预测事件走向。对媒体来说,也可抓住受众这种心理,增加对事件走向的判断,提高内容的质量和深度。一旦生产出能够引发较大反响的预测作品,媒体就可以借此契机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在受众心中的信任度。

2018年,央视推出了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数据新闻节目《数说改革开放40年——创新科技事业》,其中,“创新科技事业”这期节目时长只有短短三分十秒,但却涉及了这四十年中我国专利申请量、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总量、研发费用总量以及创新科技企业等方面的变化,受众通过这些数据,能够挖掘出我国科技储备量以及总体技术实力的大致情况,并且能从中观察到哪些行业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进而对下一步的投资和风险作出预测判断。节目结尾重点介绍了国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科技方面持续不断地投入,并站在媒体的角度为受众提供了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预测。

二、生产流程对受众理解信息的误导

数据新闻对受众理解新闻信息的方式有深刻的改变,那么,受众对于这一新生事物是否会全盘接受呢?答案是否定的,数据新闻可能给受众带来积极影响,但也可能对新闻的客观呈现和受众的隐私造成损害。

(一)“数据陷阱”对受众形成欺骗。“数据陷阱”表示数据带给人的欺骗性。在数据新闻生产过程中,选取忽略基数的百分比、缺乏代表性的均值、无实际引用价值的“趋势”等这些与数据源相关的问题很难避免,由于这些数据源本身不是以科学手段进行的采集,故最后所作的分析也将与实际情况天差地别,极易对人们形成误导。这样一来,大数据本身所带来的真实准确性被不严谨的、具有欺骗性的数据源所反噬,若是因此引发受众对媒体的不信任,那么媒体就会面临“费力不讨好”的尴尬,造成不必要的财产、人力成本损失。

(二)失当呈现对受众产生误导。可视化技术运用不当包括排版、色彩等诸多方面。在数据新闻中,由于受众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尽管可视化技术可以提供不少趣味性和便捷度,但技术不成熟或运用失当反而会造成受众的困惑。《美国水资源协会杂志》曾使用过一幅描述全国水资源分配情况的彩虹地图,曾出现过可视化运用不当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其色相运用与实际数据不匹配,即实际水资源差异远不及色相差异,导致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力与实际情况不匹配,其次还存在多色相配色缺乏规则等问题,容易使人们认为在美国的不同地域水资源的差异是比较极端的,而事实上这种差异只是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的微小差异。

(三)隐私侵犯对受众造成伤害。数据新闻势必要用到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而大数据技术需要搜集利用到用户的隐私信息并形成用户画像,但在这个过程中,受众的个人隐私信息很可能遭到泄露,甚至对受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2012年,纽约《新闻日报》以地图形式曝光了韦斯特切斯特和罗克兰郡中拥有枪支的当地居民的姓名和地址,严重侵犯了其隐私权,引发民众的强烈抗议。对用户信息的过度收集和分析,不仅能够对用户隐私造成严重侵犯,如果进行公开报道,还为犯罪分子进行不法活动提供了便利。

三、数据新闻在未来的改进方向

数据新闻在其运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波折和反复在新事物的发展历程上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我们不必对其“一棒子打死”,但也不能任由其向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甚至违反法律法规的方向发展下去,在未来,我们需要对数据新闻的发展方向作出一定的规约。

(一)提升数据新闻生产的专业性。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生产有较大的区别,最突出的表现是对技术人才的渴求。处理数据需要用到比较复杂的计算机软件,比如偏入门级的Adobe photoshop以及进阶级的Google Chart等软件。因此,数据新闻的生产团队中需要有熟悉这些专业软件的人才的加入,而这些人才是需要时间和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的。

当然,人才的渴求并不意味着技术专业的人才会抢占传统新闻人才的“饭碗”,由于数据新闻仍是新闻的一种形态,故专业性不仅意味着专业工具的使用,对新闻生产专业性的要求更是不可或缺。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对具有新闻价值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汇总归类,做好“把关人”的工作,筛选出具有较高新闻价值且适合应用数据新闻模式的数据。因此,在数据新闻的生产上,技术人才与新闻专业人才是同等重要的,数据新闻对专业性人才要求与其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二)力争数据引用的真实客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数据新闻同样不能摆脱真实性原则的制约。数据新闻的数据源是多样的,包括政府部门的公开信息、互联网技术公司、公益组织或学术科研组织等机构。这些机构出于自身利益或者价值观的不同,往往在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会对数据的公布有所取舍,难以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因此,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记者对数据剖析清洗,尽量剔除非真实数据的混入。

网易新媒体实验室曾制作过一则数据可视化专题——《PX项目在中国》。一开始该专题并未给每一个数据标明来源,造成一些信息的缺失,逻辑表达不完整,数据的真实性存疑。同时,该作品还将不同跨度的年份进行了等比的年份绘制,造成了信息呈现不对称的问题,数据的客观性存疑。因此,在第二版制作时,网易对这些问题予以了重视,并进行了修改。网易实验室的实践表明,数据的选择要有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新闻文本过程中注明来源就是其中一个需要注意的要点。这不仅体现对受众的负责任态度,更维护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提升了媒体的竞争力。

(三)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对事件当事人隐私的保护需要注意这些要点:首先,对用户信息的收集应尽可能采用其主动公开的数据,如发表在公共社交平台的信息;其次,在对复杂事件的报道中,事件当事人往往深陷各种利益交织之中,数据新闻生产者如果直接将当事人的信息公开,那么,不仅会对当事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且当事人出于保护自己利益的目的很难对记者提供准确的信息,记者所采集的数据价值也将被削弱。在此情况下,记者需要事先对当事人的信息进行匿名化的处理,并明确告知当事人采访的目的。

不过,后一种处理方式会带来重要新闻要素缺失(事件的当事人真实身份和事件发生地点等要素),其直接结果就是影响到数据源的真实性,造成新闻失实。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是比较矛盾的,所需材料和线索需要经过暗访等形式来开展,但却出于保护受访者的目的,需要隐匿其信息,这样一来,又会造成真实信息的缺失。因此,对于这种获取数据的方式,我们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并且应该将此种方法作为消息源的最后一个选择,如果别的公开数据源可以替代匿名采访当事人,那么理应优先使用这些更加公开透明且合理合法的数据。

数据新闻本身具有的数据精确性、呈现可视化等特点,符合人们对新闻真实性和人性化的期待,是受到碎片化的“读图”时代受众所欢迎的。但是,数据新闻也有在其发展初期难以避免的缺陷,对数据的过分倚重很容易造成用户信息的泄露问题、对可视化技术的失当运用也容易造成受众在理解上的歧义等困扰,这些问题导致了一系列伦理或者法律方面的麻烦。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数据新闻必将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范围,所以,现阶段这些问题是需要数据新闻生产者在今后不断加以关注和改进的。对于这样一个新生的事物,媒体行业和新闻工作者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学界也要以数据新闻对受众新闻接受程度和传播效果等方面的影响为切入点生产出更多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1]喻国明,李慧娟.大数据时代传媒业的转型进路——试析定制内容、众包生产与跨界融合的实践模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12):1-5+11.

[2]申琦.数据新闻报道的伦理困境与出路[J].青年记者,2018(28):16-17.

[3]方洁,数据新闻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许秋里、王丹宁, 网易新媒体实验室:数据的准确和叙事的严谨是数据新闻的生命[J],中国传媒科技,2015,4,64~67.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