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中的赫哲族形象及背后的价值诉求

2021-03-03 17:03:22 来源: 采写编2021年第1期

位于我国东北三江流域的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随着赫哲族非物质文化的申遗成功,赫哲族的形象频繁出现在国内民族纪录片中。以央视近十年所播放的有关赫哲族的纪录片为依据,分析得出纪录片中的赫哲族形象呈现出敬爱自然、匠人情怀、不屈精神等不同侧面;纪录片对赫哲族民族形象建构背后隐含着群像布景与个体剪影相结合、山水之美与人文之爱相结合、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相结合等价值诉求。

:本文为“天津市201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建构主义视角下赫哲族史诗‘伊玛堪’英译研究(项目编号:TJWW16-013)”的阶段性成果。

赫哲族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流地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我国现存的唯一的渔猎民族,历史上的别称有“使犬部”“鱼皮鞑子”等。虽和满、鄂温克等民族同属于通古斯族,但却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性,较有特色的当属其渔猎文化、口头文学传统等。赫哲族伊玛堪(民族说唱艺术)和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赫哲族伊玛堪201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婚俗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由于赫哲族文化项目的成功申遗,现如今,国内学界对赫哲族文化的研究十分火热,主要集中在民族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方面,例如技艺蕴含的美学意义、技艺的传承方式及传承人等,尚未有从纪录片的角度进行审视的研究。本文将从梳理国内有关赫哲族的纪录片入手,并重点以近十年央视播出的有关赫哲族的纪录片为内容,分析其中所展现的赫哲族的民族形象,并探究纪录片对民族形象建构路径背后的价值诉求。

一、近十年央视赫哲族纪录片概览

进入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纪录片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例如王华从整体上对少数民族纪录片做了整体分析,同时研究了少数民族题材记录片的生产与传播;许光则从多元话语的角度切入,探讨了少数民族纪录片中的民族形象。

表1  CCTV关于赫哲族的纪录片列表

(2009—2018)

播出时间

纪录片名称

所属栏目

2009

《赫哲族人的夏日》

《乡土》

2010

《赫哲人的鱼皮衣》

《最后的渔猎部落》

《文明密码·百科探秘》

《走遍中国》

2011

《手艺:赫哲鱼衣》

《赫哲族的渔猎生活》

《寻访东方“鱼皮部落”》

《探索发现》

《美丽中国》

《远方的家》

2013

《最后的部落》

《龙之江》

2014

《赫哲鱼皮衣》

《文化大百科》

2015

《街津口村——自尊自强》

《记住乡愁》

2016

《最美冰雪行——赫哲寻梦》

《美丽中国乡村行》

2017

《赫哲渔猎生活》

《文明密码》

2018

《赫哲族铃铛网捕鱼》

《美丽中国乡村行》

赫哲族及其文化的纪录片的繁荣得益于赫哲族文化的几次申遗成功,使之受到了国内及世界的关注,相关部门也借此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工作;另一方面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纪录片的拍摄与传播突破了政府及科研机构的范围,也突破了学术研究的目的,成为新闻媒体宣传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成为普通民众世界认知架构的重要一环。这一时期关于赫哲族及其文化的纪录片有政府部门以外宣为目的的制作,例如同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制作的《赫哲族:找寻族辈的痕迹》和黑龙江省文化厅制作的《赫哲族》;有高校以教学为目的的制作,例如陕西传媒学院制作的《赫哲纪实》和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制作的《三江平原上的赫哲族》;也有电视媒体机构以介绍为目的的制作,例如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出品、上海纪实频道承制的《民族底片:赫哲族》和河北迈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最后的渔猎部落》。这其中尤以中央电视台(CCTV)为最,此间播出的有关赫哲族的纪录片多达12部(见表1),可以说是介绍和弘扬赫哲族及文化的主要渠道。本文将以这些纪录片为资料,分析近十年国家对赫哲族民族形象的塑造与表达。

二、纪录片中赫哲族的天、地、人

“区域形象是由区域的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是这种外在表现在区域内外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和评价”。可以说,民族形象即民族特征在被接受者心目中的印象和评价,纪录片是民族形象形成的有力推手。新世纪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宣传下,纪录片中的赫哲族形象呈现出不同的侧面。

(一)敬爱自然。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的地域分布相对规律,也就形成了少数民族不同的地域文化。赫哲族生活在黑龙江省的三江流域,冬季冰封千里、夏季江水交错的自然景观,成为赫哲族的生存环境,也成为赫哲人的衣食来源。在这些纪录片中,无不体现着赫哲人与大自然相依相存的生存状态。

首先,渔猎生活是这些纪录片展现的主要方面。《赫哲人的夏日》展现了赫哲人夏日里一天的生活,从捕鱼、做鱼到吃鱼,这一切都在江上小小的渔船里完成,特制的捕鱼、杀鱼的工具都是赫哲人生活的必需品,受到赫哲人的珍爱,例如纪录片中记录了赫哲人捕鱼之后会把渔船用江水清洗得干干净净。而《赫哲族的渔猎生活》和《寻访东方“鱼皮部落”》两部纪录片中都记录了赫哲人冬季捕鱼的情景。各种捕鱼的工具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变化,从最开始的冰钏、冰绷子到后来的绞盘、铃铛网,可以看出赫哲人捕鱼技艺的代代传承。

其次,季节山川之美也是这些纪录片处处展现的主题。这些纪录片的开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一江春水、一叶渔舟开篇,另一种是以冰封雪藏、霭霭炊烟开始。这些影片制作上的特意为之,为整个影片奠定了一个自然山水的民族风情。例如《最美冰雪行——赫哲寻梦》就重点描写了冬季赫哲族的地域风情及文化特色。片中介绍了赫哲族的一个旅游项目——“赫哲雪村”——的种种迷人之处,片中的主持人带着几位游客一同体验雪上娱乐项目、品尝雪村全鱼宴、观赏雪村夜景等,并且片中还让游客参与其中,反馈自己对雪村的印象和感受。

(二)匠人情怀。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纪录片《街津口村——自尊自强》的结尾,黑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尤文民说道:“文化是定位的,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有文化,就是可以给自己定位,认识自己是谁,我能站到哪儿,那么就可以知道往哪儿走了。”

“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方式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有的是通过血缘关系,有的是通过语言,有的则是通过生活习俗等文化符号体现文化的归属感。”赫哲族的民族文化最大的凝聚在了赫哲人的艺术传承中,这里包括赫哲族特色的鱼皮制品、鱼骨艺术和伊玛堪说唱。近年来,赫哲族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很重要一方面就是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申遗成功。在纪录片中,赫哲人对民族技艺的热爱之情与自豪之感都是表达的重点。

《赫哲人的鱼皮衣》中详细记录了鱼皮衣从打渔、选材、制作到传承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上都凝聚了赫哲人的勤劳和智慧。例如打渔,随着生态的破坏,能够制作鱼皮的鱼类已经很难捕捉到,而制作一件鱼皮衣却需要至少50多条鱼,因此打渔的艰辛可想而知;例如制作,从剥鱼皮到压鱼皮,再到拼接缝制,无不费时费力。可就是这样,赫哲人却未丢失这种手艺,反而现在成为赫哲人引以为傲的民族传统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游人的到来。这不仅为赫哲人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更增加了赫哲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保护的决心。

(三)不屈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感情等的综合反映。”赫哲人独特的生存环境与地域特征铸造了赫哲人吃苦耐劳、善良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同时这种精神品格也深深地印刻在赫哲族的文化表达上。

纪录片《街津口村——自尊自强》追求并实现了“于人物中见村落,于故事中见生活,于生活中见文化,于文化中见道德”的创作目标,以赫哲族传统说唱艺术“伊玛堪”为切入点,深刻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并结合赫哲族的民族历史和世代赫哲人的现实生活,更加清晰地阐释赫哲精神。

“伊玛堪”是赫哲族民间口头流传的一种说唱结合的艺术形式,其中包含很多篇不同内容的民族传说,故事情节大多围绕众多的“莫日根”(赫哲语“英雄”)主人公展开,反映了古代原始部落的征战史和迁徙史。这些故事中所包含的英雄精神也成为世代赫哲人的精神追求。纪录片中讲述了历史上赫哲人面对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的顽强不屈,零下40多度的雪上卷席而眠,大风大浪的江面上讨生活;抗日战争期间,七星岗战斗中的尤山、尤江两位英雄打死、打伤上百个日本鬼子,赫哲族的女人、小孩子架着小船翻山越岭,为前线的战士送弹药、送情报;赫哲人岑忠军从渔民变成农民的艰辛历程,从学习农具到亩产近千斤,凭借着一种不怕苦的精神,成为产粮大户;“年过半百不学艺”,但年过花甲已经退休的尤秀云却凭借着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自豪,自编解说词,苦练解说技能,成为赫哲族民俗馆的一名讲解员。

三、民族形象构建所折射的价值诉求

简单来说,纪录片是关于真实生活的电影,但随着各种影视制作技术的运用,纪录片又不完全是“真实生活”的真实再现。因此,纪录片“应是一种利用没有虚构的方法进行的创作,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认识方式,因此可以有创作者的想象和手法,但是一定要真实;应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声音、图像等原始素材,在获取方法上也可以有加工成分,在叙述、语言表达上也可以有自己的方法;表现内容上应表现出客观现实情状和创作者对客观存在方式的一种认识。”可见,纪录片以真实为基础,以真实为目的,但表现真实的手法具有主观性,从主题选择、素材取舍到叙事方式等都体现着制作者的主观价值。少数民族题材的纪录片是民族形象的塑造、传播和表现的一扇窗口,通过塑造特定的民族形象来完成价值追求。

(一)群像布景与个体剪影相结合。相比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古老的农耕文明具有发展的稳定性,在稳定中寻求的价值是群体内部的人伦价值,目的是稳固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和西方的个体崇拜相异。从农耕文明中走来的中华民族在文化表征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重视群体的特征,例如“众生百态”的古典文学,又如“琴瑟和鸣”的古代奏乐。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也受到这种价值观的影响,注重整体和宏大叙事。

在反映赫哲族的纪录片中,虽然大多以某几个典型人物为主线,但这些人物并不在纪录片的表达中占有个体意义,他们是整个民族的缩影和代表,他们的精神风貌就是整个民族的血脉传承。可以说这些典型人物——不论是捕鱼者还是技艺传承人——都是整个民族宏大叙事的切入点,是为之服务的素材。

但这之中也穿插有表现个体情感的叙事,例如在《最后的部落》一片中,在民族情感宏大叙事当中,浓缩了一个人的人生情感。纪录片的开头播放了一段65年前的纪录片影像,里面是一对新人举行婚礼的场面,新郎名叫毕春盛。镜头一转来到了他现在的家,而他本人就坐在院子的藤椅上,常年开车,腿落下了毛病,行动不太方便。他的女儿毕立慧考上了大学,在哈尔滨工作,常年不回家。这天回到家中和母亲一起下厨做了家乡特色的“鱼毛”,可当端给父亲时,父亲表现冷淡,女儿请求再三,父亲都拒绝品尝。此处镜头停留了很久,让观众去猜测与体味这位老父亲的心情。影片后来留了一段影像给这对父女,两人相对坐在窗边的小木桌旁,父亲看似轻描淡写地询问着女儿的工作和生活,可是让人无不感受到父亲对女儿的爱,而女儿则提高声调,故作轻松地说工作不累,一切都很好。此时的毕春盛并不是赫哲族的一个文化符号,而是一位在时代变迁中经历风雨之后,有心酸,也有心疼的一位父亲。

(二)山水之美与人文之爱相结合。中华民族是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民族,中国纪录片也善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一致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状态和境界,使之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主旨意图和价值判断依据。

在有关赫哲族的纪录片中,这种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自然之景的长镜头、远镜头、全景式的展示;其二是对于人类合理利用自然、感恩自然的浓墨重彩的描绘。

几乎所有的纪录片中都有对赫哲族民族风景的描绘,无论是平静的湖面,还是白雪皑皑的平原,不论是船泊草静的湖边,还是冰封千里的大地,这些自然之景都成为纪录片叙事的背景,同时也融入到赫哲人的民族精神之中。平静的湖面是赫哲人赖以生存的宝库,他们爱它,架船漂荡在湖面之上,“什么烦恼都会消失”;船泊草静的湖边,他们爱它,三五个赫哲男人,架上柴火堆,烤上“塔拉哈”,来点小酒,仿佛这一生的生活都在这里;白雪皑皑的平原,他们爱它,这是老天对他们的恩赐,盖上“雪村”,拉上彩灯,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冰封千里的大地,他们爱它,搭上一个不到三平方米的小房,一个人呆上四个多月,这就是赫哲人讨生活的方式,艰难但却自豪。

赫哲人热爱自然,因为自然给了他们生活,但他们也用自己的心灵手巧与勤劳勇敢证明了不愧于自然的恩赐。从“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富足生活,到缝制鱼皮、雕刻鱼骨的文化生活,无不饱含着赫哲人的人文情怀。这些纪录片中的“人文之爱”是主旋律,但却是在“自然之爱”中生发与升华的。

(三)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相结合。中华民族向来具有“崇古”思想,“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直引领着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因此,中华民族非常注重历史的书写,宏大叙事的传统也与历史书写的角度有着紧密的联系。纪录片的诞生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的致敬,它记录历史、展示历史、反思历史。

在赫哲族的纪录片中,对于民族历史的追述成为民族定位的一种方式。几乎所有的纪录片中都采用了一种“古今对比”的手法展示赫哲族的精神与文化,从一段一段的旧影像或者口述回忆中步步推出今日的赫哲人及赫哲生活,又从今时今日的景象中不断闪回到历史上的某一时刻,提醒着荧幕前的每一位观者,这就是赫哲族,这就是赫哲人。

中华民族的“崇古”并不是“怀旧,”“崇古”却不“泥古”,对于历史的追忆并不意味着现实的无价值,历史的意义恰恰就在于给予现实应有的价值,历史的点滴融入到现实之中,使得现实成为我们想要的现实。

在赫哲族的纪录片中,通过“古今对比”的手法让观者更清晰地看到如今真实的赫哲族。虽然民族人口仅有4000多人,虽然仅有语言而没有文字,虽然以往的自然生态没有了,虽然熟悉渔具的双手要拿起锄头,但如今的赫哲人并没有“等、靠、要”,而是在赫哲精神的指引下,努力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延续着祖先的血脉。鱼皮衣的技艺并没有变成记忆,而是吸引着年轻一代认真学习;伊玛堪的讲唱并没有成为绝唱,一座座讲习所的建立成为赫哲人心中的牵挂;失去了鱼类富饶的江水,他们却开垦出万亩良田。纪录片中白白的雪、蓝蓝的天、绚烂的彩灯、热气腾腾的“全鱼宴”都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表达,传达着赫哲族红红火火的日子。

四、结语

赫哲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属于较“小”的民族,它的发展更应依靠权威媒体的宣传与报道。新世纪以来,央视媒体纪录片为赫哲族及其文化的表达创造了良好的语境,也为民族发展及国家强盛带来了契机。

参考文献:

[1]王华.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05):45-52.

[2]王华.在摄影机与少数民族之间发现中国——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生产与传播研究(1979至今)[J].新闻大学,2014(05):47-57.

[3]许光.多元话语中的少数民族形象——基于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分析[J].当代电视,2018(12):64-66.

[4]秦启文等. 形象学导论[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1:382.

[5]马鑫. 民族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发展[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7:2.

[6]徐东升. 中华民族精神研究[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4:3.

[7]宋颖. 乡愁情怀的多诉求视听语言表达——以国家重点工程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中对赫哲族的表现为例[J]. 民族艺术研究, 2015(4):30.

[8]欧阳宏生. 纪录片概论[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10.

(作者单位:李娟,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生;王春艳,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