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下的传播学研究

2021-07-02 14:47:20 来源:采写编2021年第6期

<p style="text-indent: 2em;"../../xy/image.do?path=%E5%9B%BE%E7%89%87%E5%AD%98%E5%82%A8;xy/202107/02/707ad22f-c7cb-4bd1-8dee-ef1a1c7db61e.jpg</a>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如同明珠般散落民间,有些项目日渐乏人问津,着实可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不断加大保护支持力度,诸多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级保护名录。燕赵都市报作为主流都市类媒体,自觉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重磅推出“守艺”栏目,深入挖掘河北省内非遗项目,用多样化的传播方式,让非遗明珠重新焕发生机,走进百姓的视野。这也是践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实践。

一、“软硬”兼顾 打造优质内容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的涌现和火爆,让世界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信息传播进入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局面。工业化的发展,让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如何让这些非遗明珠重新焕发生机,素材挖掘的“软硬”兼顾是首要前提。

(一)走进去,让故事“软”下来。故事再好,表达方式不合适,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守艺”栏目的记者深知这一点,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记者辗转数百公里,遍访邢台、邯郸,寻访木旋技艺传承人;深入太行山村、农家小院,聆听修复师的故事;端坐学校教室内,与同学们一起探寻工笔画的秘密……沉下身子采访是讲好故事的前提,只有采访扎实深入,才能收集足够鲜活的素材,为讲好故事打下坚实的基础。

素材有了,如何让故事“软”下来,就要考验记者的笔力了。非遗项目因为大多远离人们的生活,而让人们觉得生疏起来,特别是木旋、缂丝、烙画等老手艺,或被工业化淘汰,或高端而稀少,人们往往知之甚少。如何迅速地抓住读者的眼球呢?其一是贴近性。“守艺”栏目关注挖掘的是河北省的非遗项目:木制的碗碟曾是许多冀南地区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具,全国闻名、曾是皇家御用之物的缂丝源头竟是河北定州……这些河北元素一下子拉近了读者与非遗的距离。其二是故事鲜活。文学化叙事是讲好故事的一种重要方式,“守艺”栏目报道讲求故事化的娓娓道来,而不是生硬的灌输。稿件或从朴实的环境描写展开,或从采访的路径展开,如同电影叙事一般,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美的享受,给人们繁忙的生活带来一丝惬意。

(二)有深度,让报道“硬”起来。“守艺”,一方面是手艺人的坚守传承,另一方面是“艺”本身的深厚价值。非遗项目是悠久历史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沉淀。主流媒体必须坚守专业性和公信力,对非遗项目的诠释来不得半点含糊。

稿件形成过程中,记者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严谨地考证各种史料,不论是各种方志,还是各种典籍,都要刨根问底,确保有据可查。同时,为了让枯燥的史料变得通俗易懂,记者借鉴知乎、B站等互联网平台,用鲜活的笔触来呈现,让内容“硬”起来,进一步增强内容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同时,每个非遗项目都有其特殊性,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传统旗袍虽然穿者不多,但经过改良,结合现代元素,却有了一众拥趸;传统木工虽然被现代家居制造业挤进了逼仄的空间,但严丝合缝、精巧细致的榫卯工艺却令许多人着迷;古老的胡琴虽然和戏曲一样渐行渐远,却也能闯进摇滚圈大放异彩……每一篇稿件的写作过程都透着记者的深深思考,用思辨的理性审视着一个个非遗项目,用深度思维让稿子立起来,“硬”起来,体现了“时代瞭望者”的担当。

二、多元传播 用心用情互动

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时间成了稀缺品,长时间沉浸式阅读成了一件奢侈的事,碎片化阅读特征更加明显。报纸作为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受众出现了较明显的分流。“守艺”报道在坚守纸媒报道的同时,积极在新媒体渠道发力,通过今日头条、微信、微博、抖音等渠道,创新传播形式,并加强与受众的互动。

(一)借力新媒体,多平台发力。“守艺”栏目记者由时评达人、旅游达人、文娱记者等转型而来,天生带有复合发展的基因,对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毫不陌生。栏目在纸媒呈现的同时,组建了微信群、开通了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每期报道除了在纸媒刊发外,结合新媒体平台受众的特点,通过二次加工,以视频等方式在新媒体平台呈现,带给受众不一样的享受。

(二)线上线下互动,拓展传播范围。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拥有麦克风”,呈现出“去中心化”特征,已经改变了过去“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格局,受众更乐于在互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守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以用户为中心,用心用情与受众互动,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

线上,在微信群内,每期报道都会在群内转发,了解网友的反馈,倾听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在各网络平台留言区,及时查看网友留言,特别是回应网友的问题,让网友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增强网友的“我在感”。

线下,各种体验活动是让非遗项目走近受众的好办法。“守艺”通过充分的报道,全方位展示手艺人的故事,烘托非遗项目的乐趣。然后根据项目特点,筛选适合的线下体验项目,邀请受众参与线下活动。比如传统的木匠工艺,栏目邀请读者和网友走进木工坊工作室,踩着刨花,拿起刨子、锤子,亲手制作木筷等,体验木艺制作,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

三、品牌引领 注入传播新动能

融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不论是纸媒、广播、电视都离不开借力新媒体的优势壮大发展自己。“守艺”坚守内容为王,对文字与图片的精益求精值得尊重,这也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但是,在融媒体时代,必须强化品牌意识,借助新媒体的形式、渠道,赋予非遗传播更多新动能。

(一)树立IP意识,打造网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推动城市文化生命健康发展的关键基因。媒体对非遗的宣传报道不仅要低下头、沉下心,打造优质的内容,同样要抬头看路,强化品牌意识。可以与非遗项目所在地联手合作,整合地方资源优势,借助传统媒体的渠道优势和人才优势,强强联手,打造IP,形成品牌。线下,与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展开合作,结合项目特点,开发研学游、亲子体验等项目,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激发非遗项目的活力,让非遗项目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线上,可以借鉴李子柒的模式,打造网红人设,整合资源开发周边产品。

(二)视频化呈现,多媒体表达。5G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信息传播的视觉化进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成为第二大网络应用。视频对于信息传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守艺”在深耕文字内容的同时,要着力强化视频化表达。进一步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带给受众沉浸式的直观感受。还可以借鉴《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打造非遗传播精品,进一步拓展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

四、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加强对其挖掘、宣传是媒体的责任担当。“守艺”栏目能俯下身、沉下心,扎扎实实挖掘值得点赞。在新媒体时代,还需要顺势而为,积极借力新媒体的形式、渠道,通过视频化、互动化,进一步提升非遗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让古老的非遗真正活起来。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