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传播机制研究

2021-10-22 18:09:11 来源:

作为互联网时代产物的网络语言,尤其是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搭载信息技术发展的顺风车,其影响力不断壮大。目前的网络语言数量已颇具规模,已经在网络世界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表现形式和表现特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29亿,普及率达59.6%。

网络流行语“奥利给”“小丑竟是我自己”“凡尔赛”“年轻人不讲武德”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影响力极大。网络语言起到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情感的作用。正确认识网络语言的传播特点,提高媒介语言运用能力,是当下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探讨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针对网络语言在传播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自身媒介语言的使用能力。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有利于把握信息技术的前沿,打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

一、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探析

(一)传播机制的概念界定。在《辞海》中,机制指的是机器的内部构造及其运用原理,具体包括机器的部分、构成这些部分的原因以及机器的运行原理。 机制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机制类型,比如生产机制、管理机制、社会互动机制、安全机制、运行机制等,机制的概念运用到传播领域也就产生了传播机制。在传播学中,传播机制是指传播模式、传播层次、传播类型的总体概括。信息的传播机制是指信息的传播形式、方法以及流程等各个环节。机制的运行离不开体制和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体制和制度,机制才能得以平稳运行。传播机制也是如此,传播机制的平稳运行离不开传播体制和传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网络语言的传播,是一种发生在网络空间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活动,网络语言的生产与传播机制就是网络语言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运行原理。网络语言在网络世界中从产生到传播并形成裂变式传播的一系列过程并非偶然事件,而是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多种因素作用于传播机制,推动网络语言得以裂变式传播。

从表现形式上来看,网络语言主要是以文字、数字、符号等形式出现,大部分网络语言都是网民主体在已有语言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总的来说网络语言主要有以下生产创作方式:1.利用谐音生产网络语言。例如“木有”(没有)、“酱紫”(这样子)等,通过谐音创作出的网络语言赋予通俗的词汇以趣味性,使网络交际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2.简缩语言表现形式。例如“OMG”(我的天呐)、“CP”(couplimg)、CEO(首席执行官)等简缩语言在网络交际中被广泛应用,这些简缩网络语言在推动网络语言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效率。3.模仿性生产。任何一种新语言的产生和广泛传播都可以视作与模仿跟从众有关。网络语言生产最突出的方式就是模仿。比如“高富帅—白富美”“富二代—负二代”等,基于前者的影响力,后者也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和使用。4.全新的创作。比如“奥利给”“耶斯莫拉”等,这些网络语言在原先的语言体系中是不存在的,是一种全新的创作,网民赋予这些网络语言以独有的意义,从而使这些词汇具有强劲的传播力。

(二)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分析。网络语言的传播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传播模式的非线性传播,网络语言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传播范围远超传统的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在网络社会中经过一系列发展,已经具备了自身独特的传播特征。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网络语言的传播主要有两种传播模式,包括创新的扩散模式和周期性传播模式。

创新的扩散模式中,对于网络语言来说,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抓住网民的注意力,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被网民接受和认可,这就要求网络语言的创作者拥有极高的创造性,比如网络语言“奥利给”就是一种全新的创作,这种创新性的词汇能够极大地刺激人的情绪,并在人群中迅速扩散开来,这也导致很多网络语言创作之初就带有很大的娱乐性。

周期性传播模式中,有些源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网络语言影响力很大,这些词汇一旦被提出,就会在网络世界里迅速传播,然后在现实生活中口语化,线上线下相互作用,如病毒般迅速被网民传播开来。但是网络语言的传播就像热点事件一样,自身的热度是有时限的,当热度过去后这些网络热词就会逐渐被人遗忘。且网络语言是层出不穷的,当富有生命力的新词被创造出时,旧词就会逐渐被这些新词所替代。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网络语言的裂变式传播所依赖的就是如今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媒体,尤其是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为网络语言的传播提供了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因为自媒体具有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语言能够在短时间大规模地快速传播。

网络语言的受众群体不再局限于发明群体,也不局限于网络中的特定网民,网络语言的受众扩散到全体社会成员,网络语言在线上线下相互作用,推动网络语言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都是为了满足自己一定的需求。受众在接触和使用网络语言时也都有一定的动机。新媒体时代的受众正处于网络用语广泛传播的环境中,加上从众心理的作用,自己周围人网络语言的使用会成为暗示刺激,在这种刺激的作用下,人们会不自觉地加入到网络用语的使用传播行列中。

网络语言能反映社会生活,能够引起包括网民群体在内的众多受众的共鸣,满足人们情感宣泄的需求。在网络用语流行的大背景下,人们接受网络语言并在交往沟通中使用网络用语能够与其他人更加充分地交流,缩小沟通双方的信息沟,以此来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二、网络语言传播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因为网络语言大多是网民自发创造出来的,因此网络语言自始就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很多网络语言都是对传统语言的颠覆,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在传播的过程中还会衍生出新的意义,例如“奥利给”等词汇,是传统汉语语言中从未出现过的词汇,这些词汇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会有不同的含义,如果不是资深网民,很难一眼就明白其所要表达的真实意义。

在新媒体时代,借助新兴媒体为中介的传播方式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虽然这一传播方式提高了传播速度,节约了传播成本,但是失去了人际传播面对面交流时的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补充信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解读的难度,从而产生传播障碍。互联网的主力军是青年群体,网络语言主要是由青年群体创造并进行传播的,加之新的网络语言不断涌现,其他年龄阶段的网民在信息解读过程中的选择性接触加之对网络语言进行自我解读,从而导致信息传受不对称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播障碍。

一些网络语言中充斥着歧视和谩骂,这对网络空间的良性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伴随着现代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很多人通过网络语言在网络空间中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网络空间时不时会刮起一阵审丑之风。例如用“乔碧萝”“开坦克的贝塔”“肉装”等来嘲讽别人的长相和身材,其中不乏性别歧视。也有一些人为了成为所谓的“网红”,利用网民的审丑心理,在网络空间中发布一些违反大众心理态势的信息,引来网民的指责和谩骂,如“凤姐”“芙蓉姐姐”等,利用网民“审丑”和叫骂为自己制造关注度。这一系列现象可以说是对传统道德中审美的颠覆。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受众群体是广泛的,在受众中存在着一群轻信“权威”、感情易被煽动、狂热的人,这群处于集体意志压迫下的乌合之众,在外界的干扰下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而盲目跟随大流。 他们对网络语言往往抱着一种“盲目跟风”的态度,这也是新媒体背景下受众自身的缺陷之一。这群乌合之众盲目跟风,针对网络热点事件口诛笔伐,宣泄自身不满,给网络环境带来一股不良之风。

三、网络语言良性传播对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民数量还将持续增加,网络语言会对现代语言体系带来影响已成必然,网络语言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网络语言不可能被完全禁止。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国网民中青年群体是网络上的主力军,所以,我们需要致力于为青年群体打造出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使网络语言形成良性传播。

要促进网络传播环境的健康发展首先要加大网络管控的力度,并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国家健全网络语言良性发展的法律法规,执法部门严格执法。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语言传播,但是网络语言自发性强,是网民自发创作的,很多网民忽视相关法律规定,随意创造不符合语言规范的网络用语,或者过度解读网络语言。

因此,要规避低俗网络语言的传播,还需要从源头上进行制止,这就需要网络平台发挥自身把关人的作用。对平台信息内容进行严格把关,过滤掉低俗、色情、不文明的语言。尤其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网络平台运营者要宣传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社会正能量。网络平台运营者还要强化自律精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不是去过度追逐流量带来的效益。

最后,作为互联网使用主体的网民,要自觉提高自身网络语言使用的规范意识。网民要主动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网络语言的发明创造一定要符合语言规范,不盲目从众,不滥用网络语言,在网络空间合理宣泄自身情绪。自觉遵守网络规范,为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论

网络语言以其风趣幽默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网络生活增添了趣味性,网络语言大多是由网民自发创造并传播的,彰显了网民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但是由于网民素养的参差不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网络语言的传播加以规范与引导,才能使网络环境风清气正。我们对待网络语言要始终保持积极包容的心态,但要坚决抵制不良语言的传播,以期创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会.网络语言流行传播模式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4(06):130-138.

[2]赵子毓.网络语言传播与治理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32):281-282.

[3]程星,李敏.网络流行语盛行因素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2):107.

[4]石云霞.网络流行语的符号语义传播机制及成因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01):16-18.

[5]许瑞,孙静,王利娜.自媒体时代网络语言特点及其影响[J].记者摇篮,2020(12):109-110.

[6]赵呈晨.传播社会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流动与再生产研究[J].东南传播,2020(01):16-19.

[7]李威.网络流行语传播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杜贞烁,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研究生;周丽,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