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表达

2021-11-23 11:14:07 来源:2021年11期 总第184期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诸多挑战,各种自然灾害已经敲响了警钟,贫富不均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处于贫穷和战乱之中。人类将何去何从?当其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无疑如长长隧道中射进了一缕曙光。《流浪地球》适逢其会,脱颖而出,以具象化的方式展示和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提出入手,讨论《流浪地球》中人类情感的共通性,进而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横纵向关系,最后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辉映下的大国责任和担当。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

刘慈欣创作的《流浪地球》,先从小说、后从电影,以两个不同维度努力具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后者,作品以影视化蒙太奇手法解构重组和叠加创作,将作者宏大的想象、变幻莫测的事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以及科幻的主题,聚焦在一个“木地”星际危机和救助的场景中:在太阳系濒临毁灭情况下,人类联合政府制定流浪地球计划,寻找适合生存的新家园,当地球准备脱离原运行轨道时,受木星引力影响导致计划失败。值此生死关头,通过人类不同肤色、种族、性别、国籍成员的联手协同行动,最终成功重启了行星发动机,拯救了地球也拯救了人类自己。电影创下46.87亿元的票房,也无可争议成为2019年春节档票房和口碑双料冠军。一时间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共鸣,作品蕴涵其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呼之欲出,使当下充满焦虑的人们耳目一新,并充满憧憬。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提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首先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中国古代即有“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等朴素思想;其次,吸收国外进步思想和文明。如当人们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命运共同体不仅仅“包括人类,还包括万物。不仅仅包括现在,还包括过往和未来”等。真正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得到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近年来,面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人口爆炸、粮食安全、环境污染,尤其是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政治多极化等问题,对国际秩序造成的诸多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站在全体人类发展的高度,实现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提供构建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中国方案。人类共同携手协同,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解决全球问题,以确保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一价值观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二、《流浪地球》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共通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可以具体理解为共同保护同一个地球。这个有着45亿岁的蓝色星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和希望。《流浪地球》以地球危机事件具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通过人类在处理生死攸关的大事件关口,巧妙设置了多重人物的错综复杂关系,以抽丝剥茧手法逐层展示了人类命运血肉相连、一脉相承的依存关系。比如,刘启与刘培强之间的父子情、韩子昂与韩朵朵的超血缘情、刘启与韩朵朵的兄妹情、救援队员之间的战友情、人类对地球的依赖情等,再如,各国救援队航天员面对大灾难所展示的超越国界、跨越民族、众志成城精神风貌,共赴危机四伏的环境,积极展开人类救援行动等。随着事件的发展,整个援救工作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支持下延续人类文明的关键。如果说“科幻应从最简单最基本的科学原理推导出精彩的故事”,那么《流浪地球》无疑牢牢抓住深刻的思想内涵,从精彩的故事里映射出意境深远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随着人类行为逐渐升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涵盖下的一个个具体行为。《流浪地球》也由宿命论,向拯救地球、最终成为被拯救的地球的因果律转化。毋庸置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成为地球人类文明延续的精神内核。

三、《流浪地球》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横纵向关系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各国之间、各个区域之间、各个种族之间,甚至各个单位之间、每个人之间等,存在各种各样和或大或小的差导。西方科幻著述,尤其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基于目前美国科技、军事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通常都以强国第一、强国优选等美国和西方中心论过分渲染。现实看来这既缺乏合理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显得面目苍白和盲目自信。而《流浪地球》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价值观,呈现了崭新的世界观和宇宙观,抛弃了移居外星球的好莱坞式框架,指出世界各国之间、种族之间不存在中心论或者边缘论。只有全人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能解决人类自己的危机。遑论由原子、分子、细胞、器官整合构造的人类,即使看似呆滞冷酷的无机世界,也活跃和跃迁着量子,紧密纠缠并无缝连接成一个弘大有机的整体,各方应对全球灾难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说到底,无论国家和族人,彼此之间基本关系应是横向水平的,国不分南北,家不分东西,人不分先后,彼此只有平等公平、一视同仁,互相尊重和支持,才可能维系和优化地球这个生命家园。虽然也存在着一定的纵向垂直关系,但是其伸展舒延,也必须以确保全人类横向关系绩效为前提。否则就会出现掠夺资源、发动侵略战争,最终毁灭地球家园等灾难。考古界和科学界关于地球生物历史越来越深入的发现,惊心动魄和惊世骇俗,可谓前车之鉴。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解决现实与长期问题,尤其是破解当前诸多问题的一味可靠的解药。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辉映下的大国担当

《流浪地球》作品展现了大量中国元素,提供了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具像化。既表达了过去取得的成果,也反映走向未来的方向;既体现我国作为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也表达了对世界和未来的关注。《流浪地球》展示了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尤其《流浪地球》影片上映前,正值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着陆,这为以后不久陆续出现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上取壤、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和祝融号火星车首次成功登陆火星等张目。此处影片中的宇宙空间站、宇宙飞船、重型卡车等,展示了我国科技领域的诸多成就,也契合了大国责任和担当必须匹配“大国重器”的思想。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落地的重要保障。同时,《流浪地球》还像旋转魔方似的从多维度、多视角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诸多实务的方方面面。如当地球命悬一线时,刘启提出点燃木星表层气体之后,借助冲击波让地球脱离危险的设想。此前以色列科学家曾经提出该方案,但未能坚定执行。作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科学成果,我国科学家秉承科学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予以实施。又如关键时刻刘培强、韩子昂以及救援队诸多队员相继牺牲,实现了民族英雄向着国际英雄的转变。还如救援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护送火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召唤下,各国的救援队集体返航,形成全球营救的壮观场景等,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必然会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共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流浪地球》还强调了拯救地球计划的长期主义,至少需要人类150代的共同努力,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愚公移山精神也契合:“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何愁不平矣!由是观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于人类并不遥远和陌生,只要人类持续向这个方向发力,人类的命运可能就会完全把握在人类自己手里。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人类的共同的价值观,也是科学的世界观。《流浪地球》提供了一个震耳发聩的观照角度,使人类清醒地看到了:若想延续人类文明,需要世界各国共同采取行动和一致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援助他人、拯救地球,无疑等于援助和拯救自己。


参考文献:

[1]庞书纬.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中国科幻电影——以《流浪地球》为例[J].传媒观察,2019,12(7):94-99.

[2]姜保红.《流浪地球》的国家修辞策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3(6):37-41.

[3]门晓璇.生态视域下人类与后人类命运共同体解读——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J].戏剧之家,2020,11(5):80-82.

[4]马英.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以《流浪地球》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238-239..

[5]陈远洋.《流浪地球》——拯救人类命运的中国方案的艺术实践[J].电影文学,2019,22(8):76-80.

(作者:李 洲    单位: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