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W模式探析国内慢综艺节目成功要素——以《向往的生活》为例

2022-01-10 17:01:36 来源:

在泛娱乐化盛行的今天,我国综艺节目整体上以快节奏、强悬念、秀才艺的快综艺为主,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慢综艺”节目应运而生。本文以国内“慢综艺”代表节目《向往的生活》为例,运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理论分析国内慢综艺节目成功的原因所在,以期为未来的慢综艺节目制作提供借鉴与思路。

 

近年来,我国综艺节目整体上一直以节奏紧张刺激、笑点密集、强调规则、竞赛对抗的快综艺为主,如《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电视综艺,快综艺在收获了较好的口碑和不俗的收视成绩的同时,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在观众对快节奏综艺产生审美疲劳,现代人对紧张的都市生活充满焦虑等背景下,“慢综艺”应运而生。与快综艺相对,慢综艺关注受众内心感受,注重人文素养探讨,是一类隐含思想引领性质的综艺节目。如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真人秀性质的生活类慢综艺,此类节目将嘉宾置于特定的日常生活情景中,不作干涉,以舒缓的视听节奏来呈现生活场景和人物关系。本文以此为例,探析国内慢综艺节目成功的种种要素。

《向往的生活》是湖南卫视、浙江合心传媒共同推出的一档生活服务纪实性节目,该节目第一季于2017年1月15日上线,用自然真挚、缓慢温情的节目风格征服了观众,以1.479%的平均收视率收官,由此成为国内慢综艺的标杆性节目。作为一档“综N代”节目,《向往的生活》如今已经播出到第五季,根据索福瑞提供的CSM59城收视情况数据,第五季自上线以来收看情况极佳。基于此,笔者试图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来探究这档“慢综艺”热播的原因与特点。

一、对于节目创作的传播者研究

“5W”模式是由美国传播学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1948年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的论文中首次研究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并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这个模式虽然存在传播过程中缺乏互动和反馈的问题,但却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畴和基本内容,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在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中,传播活动是一个有目的性的过程,在此可以将《向往的生活》的每一期播出看作是对受者的一次传播活动。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也被称为“把关人”,允许是个人也允许是媒介组织。在电视综艺节目当中,专业传播者不仅人数众多、协调性强,且分工复杂,不同行为都会对传播内容产生变化。在《向往的生活》中,主持人、节目摄制组及受邀嘉宾是对节目内容产生较大影响的传播者。

首先,《向往的生活》节目中虽然没有设置以一定惯式衔接各个环节、推进节目进程、把控节目节奏的主持人,但却有嘉宾一直在发挥着主持人的作用。从最初的黄磊、何炅、刘宪华到如今第五季黄磊、何炅、彭昱畅、张子枫、张艺兴五位常驻嘉宾的加入,节目采用的是一种“去主持人”化的主持模式,以主持经验丰富的何炅为主的五个人,一以贯之地把握节目主旨、控制节目进程,使观众体会到一种顺畅、不强走流程的自然之感。例如在第五季第一期《穷家富路》中,何炅就在前往住所的路上借着和当地村民聊天的机会,提出“咱们这个村叫什么村?”“有什么特产咯?”等问题,让观众们无意间了解了当地的具体情况,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主持人需要向观众传播信息的任务。

其次,对于节目摄制组而言,一档“综N代”的节目制作总会面临各种难题。例如在面对固定生活场景和相似的日常活动时,节目摄制组需要掌控对人物角色的判断和选择,把关整体质量,预判互动效果,才能较好地保持节目内容的新鲜感。其手法之一是重构蘑菇屋的人物关系,从第一季黄磊、何炅、刘宪华三位各有特色的人物到第二季加入新人彭昱畅,第三季刘宪华退出加入“妹妹”张子枫,人物关系由三口之家变为了四口之家,第五季张艺兴加入,不同个人标签及角色产生的化学反应都给节目带来了不少话题。新“一家五口”的家庭感、张艺兴本人的特色以及多人之间的互动等都让节目叙事变得新鲜有趣。此外,节目组将录制的空间场景设置在极具中国特色的乡村环境中,不仅记录了嘉宾们在农田里掰玉米、挖土豆,并展示老式压水井、煤球炉子等生产生活工具,还向观众呈现了“赶集”“超市采买”等活动内容,将城镇化、商品化的后乡村叙事与干农活、养家禽等传统的乡村叙事进行了有效结合,最终也使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得到了有益地深化和传播。

另外,受邀嘉宾作为同样重要的传播者角色,从节目叙事动力来看,是串联故事、推进叙事的重要因素。例如在第四季第三期中,薇娅作为飞行嘉宾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后,其身上自带的“电商直播”标签推动着公益助农直播的叙事行进。还有节目中“妹妹”张子枫的表现力相对较弱,但在第四季第十期中,欧阳娜娜的到来使张子枫相比以往更加活泼,为观众展现了两个年轻女孩之间的真挚情感。因此,受邀嘉宾还起到了激活戏剧冲突,为节目提供亮点,通过互动不断搭建新的情感联接的作用。

二、对于节目内容的特色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讯息内容越来越丰富,发布范围越来越广泛,发布形式十分多样,因此内容对于节目效果的呈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向往的生活》节目已制作至第五季,但每一季都坚持追本溯源的节目立意,选址于中国特色乡村,引导人们回归田园,享受当下。综合来看,《向往的生活》节目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一)追本溯源,强调人文内涵。《向往的生活》虽然是一档真人秀综艺节目,但节目中也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怀。例如黄磊在晨跑路上和偶遇的村民打招呼,互道早上好,包含着中国长期传承着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人文理念;在节目第四季第四期蘑菇屋读观众来信环节中,何炅读到一位湖北一线抗疫护士的来信,这位护士讲述了抗疫不易并开玩笑地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吃黄老师做的红烧肉。黄磊决定冲破地域困难,为这位武汉抗疫护士圆梦。这也打破了综艺史上最远外卖的纪录,让观众们感动不已。节目将这些生活的点滴以及许多正能量的事迹进行加工处理,使得人文关怀无限扩大,收获了观众的认同与好评。

(二)真情实感,回归传统文化。中国对于家庭文化、人情文化极为重视。首先对于家庭关系来说,在第五季加入常驻嘉宾张艺兴后,蘑菇屋的人物关系由原先的“一家四口”转变为“一家五口”,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因过去的职业形象而赋予的象征化个性符号。黄磊在节目中负责解决难题,解决蘑菇屋五人及来访嘉宾的吃饭问题,实际上就是扮演着中国传统家庭关系中的“父亲”形象;以主持风格亲和著称的何炅在节目中更多地起着协调嘉宾、帮助嘉宾融入节目的作用,更像传统家庭关系中的“母亲”形象;对于张艺兴、彭昱畅和张子枫三人,则饰演着两位大家长庇护下的兄妹角色。张艺兴作为三人中的“长子”,也会承担起主厨、开垦农田等重任,彭昱畅与张子枫也会经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人之间的互动再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生活形态,柴米油盐的生活温馨简单,贴近大多数观众的生活经历,能满足大多数人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为受众带来共鸣感和满足感。

其次,在人情文化层面上,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节目对于人情文化的体现也下足了功夫。在第一季节目播出时,导演组就表明这档“慢综艺”的人物设定是基于嘉宾之间的真实关系,旨在通过“做客”的形式提升情感联系,用人物之间的互动体现节目构建的“亲友到访,热心接待”的人情味。例如节目第三季第一期《变了,没变》中,黄磊好友黄舒骏和05超女选手周笔畅等人来到蘑菇屋。大家先是共同劈柴、打糍粑、生火做饭,随后又围坐起来回忆当年比赛场面,又开启音乐派对唱哭何炅。这种老友之间闲话家常、共叙往事的场景,不仅给城市深处生活中的人们带来向往与憧憬,而且彰显了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热情待客的中华传统文化。

(三)节奏得当,降低内容强度。在《向往的生活》中没有激烈的竞技冲突,也没有快节奏、强悬念的内容设置带来的压迫感,而是放慢生活节奏和简单的内容安排。这也是慢综艺节目最为明显的节目特色。但是,由于慢综艺类节目圈层较为小众,影响力有限,为了寻求流量突破与更高的经济效益,慢慢出现了植入广告过多,明星的参与体验像在赶宣传通告等现象。例如第三季共十三期节目里有54位艺人嘉宾受邀来访,打破了前两季的纪录。来往嘉宾越来越多且停留时间越来越短,蜻蜓点水式的生活体验,让老友间的聚会变成了新人的团建,观众无法从中共享到舒缓放松的生活感受,节目效果也大打折扣。于是在第四季的节目设置中,节目组改进了客人的邀约标准,精简了每期人数,同时对哪些客人什么时候来,和谁一起来,都做了更加谨慎的设计,尽量规避把不同关系的客人放到同一天。除此之外,节目组在设置活动上也努力做到了张弛有度。例如节目第五季中出现的睡前泡脚养生、江上游船等情节节奏平静和缓;五斗米仓库的深夜大促销、食材套圈活动等环节笑点密集。不同的情节活动让节目节奏张弛有度,让观众情绪有所起伏和感同身受。

(四)视角独特,增强节目趣味。与其他节目不同的是,《向往的生活》中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元素和充满想象力的后期制作。首先是动物元素的加盟让节目更添趣味性。一对调皮爱玩球的中华田园犬、一只经常陷入思考而静止的番鸭、山羊小不点、奶牛苏苏等多只动物融入了大家庭中,虽然节目每一季都会选择不同地址进行录制,但节目组都会尽力将动物们运送到新的录制地点。这些动物无法预料的行径以及它们与嘉宾之间的互动常常会带给节目新鲜的内容与碰撞。其次,《向往的生活》后期剪辑制作也是增强节目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单一的画面配合表达情绪的字幕就会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特别的动画形式也将节目效果放大了许多。例如每当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时,经常会运用在嘉宾身上勾画小翅膀等动画方式来具象食物的美味;在清晨时分,会运用俯拍的手法,给房屋设计伸懒腰的动画。这种侧面补充节目内容,运用拟人化手法增添节目趣味的后期制作,更多渲染了慢综艺节目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灵动鲜活的生活理想。

三、对于节目传播渠道的媒介分析

加拿大学者M.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这是他对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在他看来,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向往的生活》在通过湖南卫视每周五晚进行播放的同时,会在芒果TV同步播放,为受众观看节目提供了多元化渠道。同时,不同平台之间的联动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例如节目播出前会借用微博、贴吧等平台对节目进行预热,通过曝光剧情花絮、嘉宾助力宣传等形式扩大引导力。在一级粉丝群体的观看、评论、转发后,会将节目传播到下一级潜在受众,二级受众接触到传播内容后也可能会继续转发分享,进而层层传播,形成网状覆盖的多级传播效应。这种深度网台联动,多平台精准营销的方式增强了节目的知名度和传播力,使慢综艺从圈层小众影响有限的困境中跳出,该档节目也自然从众多慢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

四、对于节目信息的受众分析

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反馈者,是能够产生传播活动的关键原因。传播学中,“使用和满足”研究把受众看作有特定“需求”的个人,而慢综艺作为一种电视节目形态,其走红不仅是因为能够满足受众消遣娱乐的需求,更在于它能给人以视觉、文化、情感上的多重满足。首先在视觉上,节目运用电影式拍摄与外景风光片拍摄相结合的手法,不仅拍摄了宏大的山河景色,也运用延时、微距等方法展现微小景物的生长变化,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其次在文化上,节目本身的立意即追本溯源,在围绕田园生活展开的一系列任务当中引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节目中积极健康的人文情怀、坚持传承的中国优秀传统、劳动最光荣等精神体现,使这档慢综艺节目能够成功赢得受众的喜爱与认同。另外,在情感上,由于在泛娱乐化的大情景下,奔波于繁华都市的人们被快节奏的生活所累,节目受众渴望暂时逃离生活中的纷繁复杂,享受片刻的悠闲宁静。因此《向往的生活》充分地满足了受众的“需要和追求”,同时节目也收获了较大的成功。

五、对于节目发布后的效果分析

所谓效果,指的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效果分析就是讯息通过媒介渠道发布给受众后,对公众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产生的一系列的影响和效果研究。根据索福瑞提供的数据,《向往的生活》第五季已播出的几期节目收视情况优秀,另外,该节目从第二季开始就响应国家“三农”政策,为促进乡村旅游,助力农村经济发展而努力;在第三季里强化了在湘西走访调研的意识,通过给翁草村小学送温暖、填写“田野调查日记”,增加了节目的社会意义;第四季、第五季也在继续坚持“展现乡村,助力乡村”的宗旨,节目更为注重社会效益的表达。 在节目播出后,大批游客来到蘑菇屋的拍摄所在地体验观光,为当地乡村旅游经济带来大幅的收益。

六、思考与建议

通过运用拉斯韦尔“5W”模式对《向往的生活》慢综艺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该节目在专业的传播者角色、极具特色的内容讯息、多元化传播渠道以及极度重视受众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加持下,产生了极佳的传播效果,收获了良好的收视和口碑,成为国内目前慢综艺节目的榜样。但像这类“综N代”慢综艺节目,在运作过程中依然需要做出一定的改革,让追本溯源这股优秀的慢综艺之风吹得更远。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不忘初心,坚持本真。在目前白热化的娱乐产业竞争态势下,大量的影视内容生产部门和节目制作方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改变着原本秉持的信念和初衷,所以,未来慢综艺发展最重要的是能够坚守人文化的创作核心,调整商业化的制作手段,在思维拓展和创新发展中不能也不该忘记节目制作的初心和使命。

第二,精准定位,保持分寸。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综艺节目想要生存就必须要对自己以及观众的定位有着明确的认识。慢综艺节目是人们心灵的一处休憩之所,节目要旨是为观众提供对本真生活(下转第102页)(上接第150页)的憧憬空间。因此,慢综艺节目既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满足观众需求,又要在场景的构建上与现代城市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中国人真正喜闻乐见的慢综艺节目之路。

第三,自主创新,突出特色。如今我国综艺节目过度依赖海外节目引进,我们在对引进的节目模式进行学习、甄别和借鉴的同时,如何提升原创能力,突出我国深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未来慢综艺节目需要探究和创作的方向,只有在利用本土资源和加强品牌建设上下功夫,才能在泛娱乐化盛行的今天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姚瑶.传播学视域下的慢综艺节目“走红”现象[J].新闻传播,2017(21):91-92.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王姝媛.真人秀节目“去主持人化”主持形式分析——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7(06):87-89.

[4]刘丽菲.论真人秀节目的创作特色与文化价值传播——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传媒,2017(17):63-65.

[5]孙晓芳.“真、性、情”——解读《向往的生活》的成功要素[J].视听,2017(09):72-73.

[6]马菲.浅析慢综艺节目的成功之处——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8(21):93+95.

 

(作者:侯丽    单位:河北广播电视台)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