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主流媒体Vlog新闻生产策略研究

2022-02-07 10:53:28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1期

融媒体时代,受众不断向新媒体聚集,短视频成为其接收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这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播介质和受众行为的改变促使传统主流媒体不断创新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加强短视频与新闻传播的融合发展,推出一系列受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产品,Vlog新闻便是其中重要的尝试。Vlog作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短视频类型,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利用其优化新闻生产、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Vlog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

Vlog 是video blog(视频博客)的简称。作为一种视频形态,Vlog通常以拍摄者自己为主角,用第一人称自述进行的带有人格化表达方式,用以记录真实生活。近年来,Vlog以其个人特色鲜明、记录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受到新媒体受众欢迎。由艾媒网发布的《2019中国Vlog商业模式与用户使用行为监测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Vlog用户规模达2.49亿人,预计到2021年用户规模将突破4.88亿人。经过新华社、央视等传统主流媒体的尝试,从2019年全国两会起,Vlog逐渐成为新媒体热门报道形式,媒体Vlogger(Vlog记录者)不断涌现。此后,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领导人出访、进博会、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等重大报道中,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推出大量媒体Vlog产品,部分产品取得良好传播效果,有效拉近了主流媒体与新媒体受众的距离。经过快速发展,如今Vlog新闻凭借叙事形态年轻化、新闻后台前台化、新闻报道亲民化、受众体验生活化等特点,已经逐渐成为传统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二、融媒体时代Vlog新闻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焦点模糊,价值较低。主流媒体采用Vlog进行新闻报道,由于记录式拍摄自身特点的限制,创作者拍摄的多是突发新闻或者日常社会新闻,而对于严肃话题的新闻或者重大新闻事件一般会安排正式新闻采访,这就导致Vlog创作者往往无法针对新闻本身进行近距离的拍摄,自然获得信息的新闻价值就相对较低。这也是众多Vlog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仅聚焦于幕后花絮拍摄及解说的重要原因。这类新闻本身缺少新闻价值,虽然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吸引部分受众,但是难以长时间维持。

(二)呈现方式形式大于内容。一些Vlog以创作者为主角,倾向于无重点式记录,在拍摄过程中多突出现场感,后期包装上也是配以趣味性的字幕、音乐等等,将严肃的新闻变得生动活泼。虽然这样做能使Vlog新闻亲切可感,但是拍摄者往往为了迎合受众的“亲切感”要求,过分注重呈现形式而忽视了新闻内容为王的根本。拍摄走马观花,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花絮和幕后细节过于放大,内容大多雷同,比如记录记者采访不易、记录记者采访的过程等,存在琐碎化、娱乐化的倾向,这就丧失了Vlog原本的真实性和独特性,影响采访主题的表达。

(三)品牌塑造缺乏可持续性。Vlog新闻作为媒体融合背景下一种短视频新闻形式,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主流媒体并未形成一套专业的可持续的Vlog新闻采访与生产流程。虽然Vlog与新闻生产领域的结合提升了部分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但是Vlog这种方式自身的特点限制了它在新闻生产领域更大范围地应用。而且,当前主流媒体的Vlog新闻制作水平参差不齐,降低了Vlog的影响程度。这就使得当前的Vlog新闻多是针对某一主题或某一阶段进行策划、制作、发布,并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内容输出,品牌塑造缺乏可持续性,不利于形成受众黏性。

(四)创作者缺少个性化表达。Vlog产生之初是作为记录生活的亲切个性的人格化表达方式呈现,应用于新闻生产中也需要依赖创作者的个性化表达才能吸引受众充分关注。但是当前,很多传统主流媒体的记者还未能完全实现从传统媒体记者语态向新媒体语态的转变。他们在生产Vlog新闻时往往将对话语态认为是单纯介绍式的讲述,以这种话语表达形式进行新闻报道无法突出创作者的个性特征,难以在客观报道与个性化表达之间平衡好相互关系。并且,在传统媒体中作为创作者的记者并没有拉流量的刚需,因而很少会像其他营利性的创作者一样定期推送Vlog;Vlog新闻一般是作为记者单次采访任务的展现结果,多为一次性的内容生产,难以形成强烈的、稳定的个人风格。

(五)主观叙事冲击客观报道。与短视频、新闻纪录片等表现方式不同,Vlog是带有主观视角的视频段落,通常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叙事,具备强烈的个人属性和特质。在内容表达和传播形式上,这种以第一视角叙事的方式本身存在误导和误读风险,易削弱Vlog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和传播价值。传统的新闻报道要求记者坚守中立立场,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地记录。然而,在融媒体时代,特别是在Vlog新闻的场景中,记者不仅是记录者、传播者,同时作为创作者本身就已经融入到新闻生产的场景中。除此之外,Vlog新闻虽为新闻报道的一部分,但多为记者个人视角和经历的展示,而非对新闻事件的全程记录,难逃“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嫌,给受众从新闻事件全局上进行宏观把握造成不便。

三、融媒体时代Vlog新闻生产的有效策略

(一)策划先行,平衡内容和形式。讲好新闻故事的前提是有好的新闻策划,Vlog新闻也概莫能外。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提前进行新闻策划,确定新闻主题、主线以及呈现方式,在拍摄的过程中紧紧围绕主题,选择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进行叙事,丰富内容表达、提高趣味性。比如,第三届进博会期间,频频被“毙稿”的新华社记者许杨围绕进博会报道主线,寻找受众易于接受的小切口,以诙谐幽默的网言网语和精心设计的桥段,带领网民看豪车、品美食、逛美妆,《你们人类的口味实在是太重了!》《我Gucci的时候眼泪总是PradaPrada地Dior》等4集“我在进博会”系列Vlog,受到年轻网民追捧“催更”,仅在B站(哔哩哔哩)平台即收获转评赞和弹幕万余次,成为第三届进博会报道的现象级产品。

(二)打造品牌,增强可持续内容输出。传统主流媒体要根据自身特征和特长打造具有特色的Vlog新闻品牌并进行持续性的内容输出,通过数据分析输出内容,研判受众对于Vlog新闻的偏好,为受众进行精准画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比如,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张扬工作室”将“网红”记者张扬出镜Vlog密集推送6期,全面覆盖上会准备、直播连线、人大开幕会、妇女节、总理记者会等主题,既有春风拂面的亲切清新,又不失庄重大气。在竞争激烈的上会记者Vlog中,“张扬两会日记”系列全网阅读量超1.2亿,多篇作品登上B站和微博热榜,形成并放大了品牌效应。

(三)挖掘个性,培养跨媒体创作者。从实际工作中看,Vlog新闻的个性化取决于新闻创作者的个性化。传统主流媒体要想促进Vlog新闻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培养一支高水平的跨媒体、创作型记者队伍。主流媒体的新闻Vlog既要努力增强与新媒体受众的贴近性,又要与媒体风格和定位相符。对于传统主流媒体的从业者来说,Vlog新闻的创作既是考验也是机遇,它要求记者具有较高的全媒体业务能力和水平,还须保持准确客观得当的语言表述,坚守端庄大气又亲和清新的风格。此外,记者生产Vlog新闻时,不仅要事中采访,而且要事前策划,其屏幕形象、语言风格、个性特点、制作技能等都要进行转换,才能符合Vlog新闻的内容生成特点和传播规律。最理想的状态是记者在自己的Vlog中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创作表达风格,并将这种风格贯穿在其不同报道主题的作品中。同时,Vlog新闻要求记者不仅要说,而且要拍。比如,在采集Vlog素材时,需适度脱离宏大叙事呈现思路,着重拍摄细节、转换视角,通过丰富多元的细节镜头构建全面与整体,让受众看清、看透、看全。

四、结语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从业者需要以创新驱动发展,利用Vlog新闻叙事的亲切灵活、碎片化传播等优势,积极策划、打造品牌、挖掘个性,不断为受众带来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新闻产品,更好满足受众需求。

□参考文献:

[1]张佳,郭小平.Vlog在电视时政新闻中的运用及启示[J].青年记者,2021(01):74-75.

[2]成竹.Vlog在新闻传媒领域的运用分析及展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4):32-35.

[3]蒋梦洁.媒体融合背景下"Vlog+时政新闻"模式应用[J].新闻传播,2020(10):63-64.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