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21年《人民日报》征兵海报为例

2022-02-07 10:53:36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1期

海报是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之一,海报设计者通过海报中画面的构建向观看者介绍某一物品、某一事件或是某一群体的特性,并通过感官刺激使得观看者第一时间被吸引。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报是由法国艺术家Jules Cheret于1869年创作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生产力进一步提升,海报迅速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广告媒介。一战爆发后,海报第一次被应用到军事方面,形成了战争海报,战争海报多以征募士兵为主题,这便是征兵海报的前身。征兵海报历史悠久,是征兵宣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展示军队和军人风采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框架,以Kress和Van Leeuwen在《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1996/2006)一书中所提出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对2021年《人民日报》征兵海报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进行研究,进而对《人民日报》如何通过多模态进行意义建构并达到征兵宣传目的和宣传我国军队、军人形象的宣传模式,以及建构了怎样的军队、军人形象进行探究。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学术起源

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多模态话语的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Kress和Van Leeuwen将Halliday提出的文本语言的三大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篇章功能延伸到了视觉层面,阐释了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提出视觉语法理论,用以多模态话语分析。李战子教授2003年发表的《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是国内视觉语法研究的开端。此后,国内学者开始展开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其中,朱永生教授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中》提到,“有些话语虽然只涉及一种模态,但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系统……我们也把这些话语看作是多模态话语。”本文所研究的征兵海报虽只涉及视觉模态,但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涉及到多个符号系统的参与,所以也属于多模态话语。

如今,多模态话语分析已经应用到新闻、政治、文艺、广告、教学等各个领域,逐渐显现出其实用性和重要性。

二、2021年《人民日报》征兵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一)再现意义。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图像具有再现意义,认为图像也同语言一样,可以再现客观世界中的各种状态。并通过矢量的有无将再现意义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叙事再现呈现出表征参与者的动作或图像中事件的变化,概念再现体现表征参与者的象征意义,表现出一种更为稳定的状态。 

通过对图像中矢量以及表征参与者互动过程的因素考察,该系列征兵海报中有8张图像属于叙事再现,1张图像属于概念再现,叙事再现占比达89%。

以图1为例,图像中的士兵发起亲吻界碑的矢量动作,界碑是发出矢量动作的位置,属于叙事再现。士兵紧闭的双眼和脸颊的眼泪描绘出他对家乡的思念,图像中的界碑可理解为是部队驻地的象征,通过士兵亲吻界碑的亲密动作体现出虽然参军远离家乡,但守护的地方会变成自己的第二故乡的主题。图像中印有“中国”的界碑也代表祖国,士兵则象征着中国军人这个群体,整张图像结合起来又表达出军人保卫祖国的使命。

图2则属于概念再现,图中的女兵以群体形象出现,体现出女兵个人与军人群体之间的稳定关系,具有象征意义。

(二)互动意义。图像的互动意义可以分为接触、社会距离和态度。图像制作者可以通过视角、框架大小等的选择影响观看者对图像的态度,情态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可以共同作用,创造出观看者和再现内容之间的复杂、微妙的关系。

1.接触。接触类图像通过表征参与者的眼神是否直视图像观看者分为索取型图像和提供型图像。其中,索取类图像中的参与者通过眼神的交流与观看者建立某种想象中的联系。而提供类图像只是在向观看者提供某种信息。

通过对9张海报的分析发现,提供类图像占比高达89%,图像制作者将重点放在展现真实场景上,通过这些日常化、生活化瞬间的展示,向观看者提供了部队生活充实多彩的信息。

只有1张海报与观看者有目光接触,即图3。通过两个表征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眼神的交流以及士兵脸上热诚的笑容,描绘出军营中和谐真挚的战友情,使观看者融入其中,仿佛图片中的士兵就是自己的战友,而自己也应是他们之中的一部分。

2.距离。图像制作者可以通过距离的选择暗示表征参与者和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与公共距离。距离的选择与近景、中景、长景有关,是通过景别的选择来实现的。在九张海报中,4张为个人近距离,2张为个人远距离,2张为社会远距离,1张为公共距离。

以图2为例,图像中九位女飞行员的身体全部展示在图像中,再加之周围的战斗机作为背景,与图像观看者形成了公共距离。使图像更客观真实地描绘出了中国女兵的飒爽英姿,让观看者感受到军营带给人的蜕变,图像中女兵的站姿与表情给观看者以自信洋溢的感觉,彰显出我国空军实力的发展与大国风范。其次,在这种远距离的图像中,其中的表征参与者像是陈列在商店橱窗或是博物馆中的,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仿佛在告诉观看者:只要参军入伍,你也可以成为其中一份子。激励观看者报名参军的决心。

3.态度。在图像的态度方面,是通过图像设计者视角的选择实现的。正面和斜面体现在水平角度上,正面意味着以介入的视角观看表征参与者,形成一种观看者置于场景之中的卷入感;斜面则反映了观看者与表征参与者之间形成的超脱的关系,传递的是一种“我”非“你们”的旁观态度。仰视、平视和俯视这三个维度则体现在垂直角度上,仰视表明图像观看者处于弱势地位,俯视表明观看者处于强势地位,平视表明观看者和表征参与者之间处于平等关系。

从水平角度来看,9张海报中8张使用了正面视角,1张使用了斜面视角。从垂直角度来看,5张使用了平视角度,3张使用了仰视角度,1张使用了俯视角度。可见观看者大多是以介入的视角观看表征参与者,形成一种置于图像场景之中的卷入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海报重点表现了表征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平等的关系。

例如,图4中使用了正面+俯视的视角。俯视的视角传递出士兵训练的不易与超越自我的表现,表达军营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正视的视角让观看者融入其中,更能体会参军入伍,看见不一样的自己的乐趣所在。

4.情态。情态与色彩的饱和度有关,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图像的饱和度越高则情态越高。该系列海报中均使用了高饱和度的色彩,属于高情态图像。给人以积极向上、斗志昂扬的感觉。

(三)构图意义。在构图意义中,图像被当成一个整体来分析它的信息值、取景值和显著值。

1.信息值。图像中各个元素位置的分布决定了信息值的实现。该系列海报中的文字元素均被放置在边缘,而人像元素均被放置在中间部位,体现出人物才是征兵海报的重点表达部分。文字元素在图像中起到了辅助核心信息的功能,通过文字元素与表征参与者的共同阐释,可以更全面地表达图像中的含义,为观看者的解码降低难度,减少误读现象的发生。

2.取景。取景是指图像通过色彩的差异或线条的分割来表示表征参与者之间是属于或是不属于。该系列海报中无明显分割的线条,配以解说的文字元素均被设计成与图像中主要颜色相同的色调,使文字元素与图像最大程度地融合在一起,为观看者提供解说功能。

3.显著值。显著值指图像中各个元素吸引观看者注意力的程度,是通过尺寸、被放置位置、色彩的对比、鲜明度的对比等来实现。还有文化因素的影响,如女人出现在图像中总是有显著性。

该系列海报中大部分都是以单个士兵作为切入点,将其置于前景或画面中央。以图5为例,呐喊的士兵和坦克被置于前景,并配以熊熊燃烧的烈火为背景,绿色军装与坦克和火焰形成对比,通过呐喊的动作增强图像中士兵的显著性与图像的视觉冲击力,符合我军英勇向前精神的同时,吸引受众眼球,提高观赏性、艺术性,使图像极具电影感。

其中两张女兵海报,吸引观看者注意力的同时,也体现出新时代作战中女性军人的重要性,展现了中国女兵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

四、结语

通过研究发现,该系列海报符合中国军人的美好形象,建构了中国军人有血有肉、英勇无畏、勇于拼搏、团结一致的形象。同时证实了视觉语法的实用性,有效地提升了人们对图像的解读维度,有助于受众更好地理解图像所表达的态度与立场。

□参考文献:

[1]胡圣炜.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对征兵海报的视觉分析[J].外语研究,2008[04]. 

[2]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 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 外语学刊,2007[05].

[3]Kress, G.&Van Leeuwen, Theo.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 1996/2006:2-143.

[4]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05].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