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媒体深度融合的内容建设

2022-02-17 16:20:00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2期

自中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来,媒体融合发展已进入纵深阶段,这需要媒体从业者把准时代脉搏,做好媒体融合这篇大文章。

媒体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承担着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也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迫切需要,同时还是做大做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有效抓手。所以,这篇大文章必须做,也必须做好。

媒体融合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标是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全媒体是指媒体人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等手段,全方位表现媒介信息,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网络等平台全要素传播媒介内容,使受众全时空感知、获取信息动态变化的一种全新传播平台和载体。

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向深度突破?究其根本,必须坚持“内容为王”,把内容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始终保持内容定力,专注内容质量,以内容优势获得发展优势。

一、扩大优质内容产能

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全媒体融合,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离不开优质内容,这是决定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优质的新闻作品能有效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因此,扩大优质内容产能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一)及时性。新闻源于“新”,对及时性的需求毋庸置疑。新闻就是要突出它的 “新”和“快”,就是要及时地发现、及时地采写、及时地报道。可以说新闻是时效性极强的文体,一旦“慢”了,新闻就会变成旧闻,大大“贬值”。

在媒体发展进程中,传统媒体在及时性上已远远跟不上新媒体。这就需要传统媒体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自我改造,逐步实现由单一媒体向全媒体拓展。

因此,全媒体要整合各个平台的优势,快速反应,及时推进,抢占受众的碎片化阅读时间,在传播中获得先机,以此扩大自身影响力,提升用户“黏性”。

(二)权威性。现下,自媒体如井喷之势出现,而五花八门的信息传播让受众无法分辨其真实性。这时,媒体的权威性就突显出了自身优势,成为受众选择媒体的重要标准。

权威性不是高高在上的威势,而是深入人心的威信。对主流媒体而言,在加速转型融合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好自身公信力优势,加强权威性建设,来面对全媒体时代提出的挑战。

具体表现在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是否准确、真实、客观,有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准确性。 一个优质平台生产的新闻产品,必须具备准确性,这包含内容真实、信息准确、观点鲜明。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新闻记者》一书中写到新闻“准确性高于一切”。在新闻学上,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新闻文风的范畴,指的是在新闻写作表现方式和技巧中要准确地表达和描述新闻事实。准确性是新闻报道的一项基本原则。

准确的信息能够帮助受众正确认识、了解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这也是公众评价新闻工作的重要标准。

(四)思想性。新闻报道要坚持思想性,并在新闻实践中具体体现出来。

媒体应在加强原创、融合思维、碎片思维、极致思维、社会思维上多下功夫,这是内容建设的重要“密码”。

思想性应该贯穿于新闻报道工作的始终。这对新闻工作者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二、创新内容表现形式

新闻内容表现形式的创新能够有效地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度,增强传播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与媒体融合协同发展,如今已有多种多样的新技术产生,AI、VR/AR、H5、直播等被广泛运用于新闻产品中。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推出AI合成主播跨场景沉浸式报道。AI合成主播通过智能化演播厅,运用了五面LED屏构建场景,结合多角度三维缝合技术,实现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错。在演播室和主持人默契搭档,在现场出境连线,跨屏穿越千里与嘉宾互动......这种从演播厅到新闻现场,从单向播报到双向互动的全新升级,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全新体验。

VR新闻的沉浸式,第一人称性质使每个新闻报道更加真实,与消费者建立的情感联系能激发更广泛的兴趣。在VR+新闻这方面,无论国内外都已经在开始应用。老牌网站AOL(为American Online的缩写,中文美国在线)收购VR视频媒体团队Ryot,并将其整合到旗下的《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中。Ryot过去曾制作反映叙利亚冲突、尼泊尔地震破坏等大事件的全景视频报道,赢得11个奖项,在40个国际电影节上展映,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提名。

H5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微信公众号。H5以其低成本、多元化、高传播力等符合媒介融合要求的优点,在营销、生活娱乐、新闻报道等各个领域都表现出极强的传播力,且H5的表现力、感染力和互动性也符合当前用户的阅读习惯。近年来,在中国新闻奖的媒体融合获奖作品中,不乏精彩的H5作品。

近几年来,国内在线直播平台快速发展,网络直播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不断走红,网络直播这一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传播媒介受到广泛关注,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不少媒体都将网络直播运用于新闻报道中。网络直播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又消弭了其现场感较弱的局限,逐渐成为新闻媒体抢夺的重地。在新闻采编过程及播出方式上,重庆市大足融媒体中心进行了调整和改进,经常采用直播形式,使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例如重大节庆、表演活动等,都采用了直播的方式,得到了很好的播出效果,在受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在此基础上,不少地方媒体都做出了自己的表达。

重庆华龙网策划的《2019对话1949:时代变了 初心未变》重大主题报道,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在70年的宏大叙事中,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现实中的小学生、职场女性、大学毕业生,分别与革命志士“小萝卜头”、杨汉秀、王朴“相遇”在渣滓洞、白公馆,通过双屏互动的创新形式,展开了一场跨越70年“平行世界”的“隔空对话”,深刻阐释“时代变了,初心未变”的主题,呼应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精彩的策划和新颖的形式让此件新闻作品获得了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一等奖。

由此看来,主流媒体在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敢于创新,摆脱“脸谱化”报道方式,融入互联网语境,从创意、技术、传播三个方面进行表达创新,就能在优质内容生产上不断进取。

三、提升内容传播效果

狭义的传播效果是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引起受众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广义的传播效果是指传播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

新闻活动实践通过传播效果体现成效,讲求实效度。如果没有效果,新闻传播就是失败的。在这方面,媒体融合发展相较单一的媒体而言,优势明显。

多媒体融合,提升立体式报道水平,扩大受众面。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移动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多平台共同发力,在新闻报道传播中能达到裂变式的成效。根据不同平台的不同特性,新闻报道应做出适应平台的变化,如传统媒体报纸类应更注重深度报道,新媒体移动客户端可采用“图文+视频”的方式、微博可采用碎片化信息传播等。如此,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喜好选取内容。

要全面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变革,多形式交互传播形成新闻传播的新模式,着力搭建起集“采、编、摄、传、播”于一体的内容生产平台,实现高效、广覆盖的“梯次发布、循环传播”的波次结构,一次采访,多次加工,多平台发布。同时,还应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创新工作方法,紧跟时事热点,在内容建设上合理利用新颖的模式。这是提升新闻内容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总之,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只有持续深化内容建设,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和作用,才能全面提升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艳黎.新闻报道以准确性为第一[J].新闻爱好者,2011.

[2]何涛.H5在融媒体中的应用与展望[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0.

[3]万晓林.地市党报融合发展目标和路径探讨[J].中国地市报人,2016.07.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