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奇遇记》对我国旅行纪录片的开拓价值分析

2022-02-17 16:30:00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2期

旅行纪录片对于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类型,从上世纪80年代的《祖国各地》《话说长江》,到现在的《航拍中国》《第三极》等,旅行纪录片的发展、进步和成果可圈可点。但客观地说,旅行纪录片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充分,其价值并未被充分激发和释放,与我国庞大的旅游业和旅游强国的地位并不相称,与美食、医疗、传统文化等类型纪录片相比,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2020年年底的亲子旅行纪录片《辛巴奇遇记》(以下简称《辛》)恰恰让我们注意到了这片想象中的空间,看到了旅行纪录片更多的可能。

一、题材和主题的拓展

旅行片是纪实作品和旅行业结合的产物。人类社会发展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旅游业这样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从而快速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休闲方式和生活方式。最初的旅行片几乎是清一色的导游片,以介绍景区特色、游览过程为中心。随着人类旅行经验的增加、旅行方式和目的的多元化,旅行片的题材范围不断扩大,主题也被不断地赋予全新的意义和价值,出现了诸如旅行+新闻、旅行+娱乐、旅行+语言、旅行+真人秀、旅行+广告、旅行+文化等多种形态,题材不断外延,呈现出包罗万象的趋势。

我国第一个把亲子关系纳入旅行纪录片,延展了其题材的应该是《辛》的导演徐承华。在《辛》之前他已经和旅游卫视合作制作播出了《请别叫我宝贝》(2015)、《南极学前班》(2017)两部亲子旅行纪录片,这应该开启了我国此类型纪录片的先河,备受关注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以旅行的方式介入到了纪录片中。《辛巴奇遇记》作为第三部制作时,辛巴已是八岁少年。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辛巴两岁半跟着父母穿过半个地球奔向北极、四岁上“南极幼儿园”。时隔四年,辛巴的心理特质和个性特征基本成形,期间还有了一个妹妹,其父母也对教养幼子有了相对完整和清晰的体验和过程。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教育方式会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这种在行走中成长的孩子今天会怎么样?答案非常让人好奇和期待。

与之前的两部旅行纪录片相比,《辛》在题材的拓展上更进一步,把儿童探险元素纳入其中,从而打破了探险纪录片中成人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此类作品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旅行纪录片作为纪录片中的一个类型分支,作为社会经济和文化需求的助推力,由此进一步扩大了选材范围,实现了题材方面的突破。而题材的突破也带来了主题的迁移、深化和多元化。旅行纪录片的主题从对旅行本身、生活风尚的聚焦,拓展到人文历史、其他艺术形态、人类情感等领域,而作品则在情感领域进一步开拓,为亲情、友情、爱情之外又增添了亲子关系,呼应了时代对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关切,同时加入探险元素,增加作品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题材的开拓让《辛》的主题更加多维,其显性主题可以概括为旅行和冒险的意义,隐性主题则源于旅行、高于旅行,阐释着梦想是什么、坚持是什么、成长是什么、成长需要什么样的亲子关系这些更为宏大但贴近现实困境的主题。

二、艺术表现形态的开拓

相较于其他类型而言,旅行纪录片有点类似于公路电影,时空感的呈现相对集中又相对分散。因为集中,旅行和创作都变得可谋可控,在叙事结构上多采用顺序的时间线和并列的空间线作为串联,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易操作的一种结构方式,但如果处理不当或单一使用,很容易变成流水账般的导游片,艺术价值会大打折扣。因为分散,作品要用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凝炼又清晰地表现一场持续一两天甚至更久的旅行绝非易事,这是旅行纪录片的难度所在,也是魅力所在。《辛》在叙事策略、结构作品等艺术创作上具有一些让人感觉眼前一亮的特色和风格。

(一)让过去解释现在的时间线。旅行纪录片中的时间线基本复制和浓缩了现实中的旅行时间,往往是单一的、线性的,因此涉及背景性、解释性内容时就不得不依赖采访或解说,而《辛》则大胆借用电影中的闪回,实现了现在和过去的自由切换和穿梭,抛开采访、不用解说,用过去式影像+摄像框视觉标识来介绍人物、交待背景、解释前因,甚至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等,实现了浑然一体的影像化叙事,大大增加了作品的信息量、可视性和流畅感。用过去的影像资料解释现在,这种手法在旅行纪录片中肯定不是第一次出现,但有计划的、周密系统的运用实属罕见。这要归功于身为旅行家、父亲以及纪录片导演的徐承华。用影像纪录家庭之旅和孩子的成长是他一直的坚持和热爱,长远的策划意识和以前的创作累积,为作品中的过往提供了充足、优质的素材。这些闪回片断和现在进行时的记录一同完成了一连串的追问:冒险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一种创作手法、创作态度,更是一种育儿态度。成长作为一个漫长、复杂又微妙的过程在作品中有了该有的时间厚度,让观众觉得受用、解渴。

(二)用主题事件呈现作品结构。如果看单集,作品采用了以现在进行时为主线、以过去和现在自由切换的方式来叙事的方式,但如果从整体看,这部作品的结构就跳出了时间的线性束缚,呈现出另一种结构方式。“所有令人满意的故事都能带给人一种向前发展的感觉,这需要某种组织性原则的参与,通常在主题事件中才能找到。”这部作品一共五集,分别是《雪山•雪山》《大河之歌》《雪豹在那儿》《寻宝记》《马儿与少年》,分别记录了五个主题事件,即五个冒险切片:登顶5396米的哈巴雪山、漂流雅鲁藏布江、寻找雪域之王、对话高山植物、纵马野性高原。整体上看这五集打乱了现实中的时间线或旅行路线,采用主题结构的方式组织素材,从勇攀高峰、激流勇进、等待雪豹、寻找植物、策马奔腾等五个方面共同发力,展示了一场精彩、刺激,也充满快乐和爱的亲子高原之旅,完成了对旅行中的成长这一主题的阐释和思考。貌似随机的拼盘式结构其实有其内在逻辑,从征服山水,到敬畏生命,再到享受自由,这是一个思考不断深入、主题不断深化的过程。并且这部作品首尾呼应,构成了一个闭合的圆,带着辛巴人小心大的梦想、带着家人的爱出发,最终回到那个恋恋不舍的起点——家。

(三)赋予亲子平等关系的双视角。纪录片是成人的世界,是成年人用镜头和艺术对这个世界的观察、记录和思考。纪录片的专业性、复杂性注定它不会成为一个孩子感兴趣或能掌控的东西,充其量孩子只能成为其中的参与者,成为成年人观察世界、思考人生的一个媒介。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以孩子为主角的纪录片都不可能用孩子的视角和立场来观察和表达。如张以庆在2004年的作品《幼儿园》中尽量模拟和还原孩子眼中的世界,把机位调到三四岁孩子的高度,单是这种物理角度上的改变就足以让人感到新奇和称赞,这恰好印证了纪录片中儿童视角的缺失。《辛》影像叙事功能发挥到位,但在现场有声语言之外也加入了第一视角旁白,让人看到了辛巴冒险背后的内动力。这些旁白的主导是父亲,但叙述主体是辛巴,爸爸引导、孩子思考,爸爸发问,孩子回答,我是谁、我为什么冒险、什么是梦想、什么是坚持等等。这些旁白不是文辞斐然但不接地气的心灵鸡汤,而是在可视、可感的一步步跋涉中、一次次克服中、一场场聚散中,扎扎实实地体验和成长。这样的旁白构成了作品的粘合剂,把跳跃的时空、分离的事件、脱节的表象有机黏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浑然一体、形神兼备的故事,不仅保证了逻辑上的流畅和完整,更重要的是在摄像机之外建构了另一个视角——孩子的视角,赋予了孩子在作品中也是精神上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了一种实质上的平等的亲子关系,形成一种以孩子独立意识为中心的创作风格。

三、社会价值方面的开拓

《辛》被定义为亲子旅行纪录片,但笔者认为其社会价值已经超越旅行本身,也不局限于旅行中的亲子关系,同时还表现出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回归和对现代育儿文化的质疑。

作为职业登山向导的父亲亲力亲为,用自己最擅长的职业技能喂养孩子的登山家梦想,同时为辛巴邀请了四位“超级导师”:探险家王冰、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植物学家彭建生、少年赛马手扎西桑珠。可谓遍访名师和高人,足见其用心良苦。这不正是孟子的家庭教育理念“君子易子而教”吗?为何要易子而教?孟子给出了值得现代人深思的回答,“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即亲子之间如果苛责求全就会伤害到亲子关系,导致感情疏远,可能会亲不爱子、子不孝亲,世上没有比这更坏的事情了。现代教育让绝大多数为人父母者高度依赖系统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在三到十八岁未成年的(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66页)这漫长又关键的十五年间。这种多少有些盲目的依赖或者信任形成了一种不好的社会风气——孩子一旦上学,教育主要就是学校的责任了,孩子出了问题首先可能被指责的是学校和老师,而父母整体上缺乏为人父母的责任意识、角色意识和自省意识,更缺乏古人易子而教的教育理念。这个作品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呼应让我们有了一次反思机会:如果父母有心,哪里又找不到教孩子的“老师”呢?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毕竟父母的意识和素质在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孩子的未来。

很多网友看了这个作品不免疑惑,难道辛巴不上学吗、不学习吗?这种疑惑同时也反衬出作品对中国当代育儿文化的质疑和抗争。学习、考试、进名校,这种集体式、功利化的教育目的被置换为多少家庭亲子教育的初衷、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导致教育关系中无限的焦虑和迷失。有人认为导演是有钱人,才有这样携子闯天涯的资本。但导演说,他并非有钱,只是花钱的方式不一样。更深层的原因应是其在亲子关系中明确而坚定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其实,众多父母为了孩子从学前教育就开始不惜成本,却缺少陪伴孩子成长的意识。带着两岁半的孩子闯荡多年,这其中的麻烦、辛劳、危险远多于作品中展示出来的,孩子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不同于、甚至远超于学校教育的范围,这个过程是父母坚定又耐心地陪伴孩子走过的每一步,收获的是孩子成长的点滴。《音乐人生JK》记录了音乐神童黄家正从11岁到17岁的音乐与人生历程,反映了香港急功近利的音乐教育——音乐是用来参赛拿奖、跻身名校的跳板,主人公却蔑视常规,说“我想做一个有意义的人”“我要用音乐指引我的人生”。这部作品以一个孩子无畏又单薄的力量揭示了华人教育观所隐含的误区,这与《辛》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这一次,父亲这一角色主动参与进来,母亲则全力配合,构成一个隐性却稳定的精神支撑,协力探索着全新的育儿方式和理念。

教育文化急剧变革的当下,我们需要更多互动和交流的场域来寻找新的教育理念,纪录片就是一种不错的介质。文化要形成具有一定意义的社会变革,就必须有相当一部分人接受新的价值观,使之流行,并将其他文化模式进行整合。这部融合了旅行、冒险、亲子等多种文化形态的作品以对全新育儿价值观的践行恰好承担了这样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拉毕格著,何苏六等译.《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80.

[2]张同道.《经典全案世界纪录片产业论丛》[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155-176.

[3][美]迈克尔•H•普罗瑟著,何道宽译.《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3.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