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故事的“QQ四字诀”——以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和省级党报优秀作品为例

2021-08-19 17:26:35 来源:采写编2021年第8期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写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快速化有效拓宽了新闻传播的空间,让“酒香不怕巷子深”;另一方面,受众接收信息的习惯在悄然改变,老办法、老调调、老习惯写报道不具有吸引力,传统的话语体系急需创新表达。讲好故事,被认为是提高新闻报道水平和实效的必要手段,是传统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关键。

一、主流媒体需要讲好故事

古今中外,几乎没有人不愿意听故事。追溯文明的源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故事被子孙后代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其所承载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文化风俗等也得以传承保留。作为最古老的表达工具,故事之所以有如此影响,与其特性息息相关。一方面,故事契合了人类的天性。人的大脑天生不喜欢说教,不喜欢被“指手画脚”,而故事以“不影响”的姿态去影响,它给予的是多维的事件原型和开放的思考空间,直抵人类内心深处,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另一方面,故事传播力极强。相较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道理而言,故事使情境具象,可感可触,更方便记忆。加上容易引发共鸣、共情的特性,和门槛低、应用场景广泛的优点,故事成为有力的传播载体。

当前,在新媒体时代特别是激烈的融媒体竞争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平台、方式很多,对于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变得愈加“挑剔”。“灌输式”说教的传统报道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受众的新闻需求,主流话语体系急需创新转化。通过比对高流量的新媒体作品和有影响力的纸媒稿件,发现讲故事式的新闻叙述方法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传播量和影响力。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指出,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设置场景等,对于所发生事件中情节和细节进行细致入微的展开,最终产生的效果是实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可见,新闻故事化因汲取了故事的优点和特性,兼具客观性可读性及趣味性人情味,所以更加生动和形象,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显然,主流媒体若要做好当下的新闻宣传报道,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和在读者中的到达率,就必须学会讲好故事。

强调新闻故事化并非削弱新闻的真实性,二者不是此消彼长、非此即彼的关系。相反,新闻的故事性和真实性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新闻的事实性决定故事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故事化表达的基础和前提,若不能保证真实性,新闻故事不论讲得如何精彩都只能被认定为虚假新闻。而故事性又反作用于真实性。适应新闻事实的故事化表达在传递新闻事件结果的同时,更重视事件过程,展现具体的情节和波澜,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和场景细节的重现,所以对推动新闻事件的传播具有积极作用,能有力增强新闻的影响力、扩大受众的覆盖面;反之,则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

二、讲好故事的实现路径

(一)好故事要有“时”。“时”即故事发生的大背景,包括时代元素、政策元素、社会元素等。只说“事”不讲“时”,稿子就会停留在事件本身、报道主体本身,仅见微观不观宏观、仅睹当下不望长线、仅视表面不察本质,政策性、方向性、时代性得不到体现,文章便写“小”了;只说“时”不说“事”,稿子就会充斥宏大叙事、高大全概念,可敬不可亲、可望不可即,流于表面化、一般化、模式化,文章便写“泛”了。在新闻稿件里,“事”与“时”其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事”离不开“时”,“时”离不开“事”,只有“事”里有“时”、寓“时”于“事”,着眼于“时”、着手于“事”,才能以小见大、以大见小,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

《河南日报》的《15袋水泥撬动人居环境大变样 方城县的胶鞋“卖不动”了》一稿,讲述的是一县城的胶鞋不好卖了。本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但是记者将其背后的故事抽丝剥茧、挖深讲透,让人看到小小胶鞋从以前的家家户户日常必备到如今的从大小超市货架消失,背后蕴藏着当地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农村公路“排排通”“户户通”、促进人居环境大改变的丰富内涵,这样的故事初读有看头,细读有嚼头,是以小见大、“时”“事”结合的佳作。

(二)好故事要有“实”。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历来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如果稿子不结合实际,没有具体的实例去体现和阐释,一是容易空讲概念、言之无物,抽象拗口,没有说服力;二是导致报道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没有吸引力;三是现场感缺失、虚浮于群众语言之上,没有感染力。“事”中有“实”,稿子才能说得清、看得懂、可感知,记者也才能形成“三贴近”的作风、改变老套刻板形式主义的文风。

报道教育扶贫、人才促发展,好多作品热衷于大而全描述,套路化严重。而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则以讲故事的形式,用质朴言语讲述了阿坝州若尔盖县求吉乡集体资助子女上大学的可感、可学的真实事例,既反映了教育滞后、人才匮乏,是藏族聚居区发展的现实短板,又折射了发展教育、培育人才,是落实中央关于“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等治藏方略的重要基石。

(三)好故事要有“势”。文似看山不喜平。“势”是相对于“平”而言的,记者要秉持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运用多角度多笔法多形式,把故事写出曲折写出起伏。要写出“山势”展现“不平”,就要多采用吸引人的元素,包括悬念、细节、冲突、对比、动感等。同时,还要加大故事或者段落间的落差,落差越大,集聚的势能也就越大,文章的张力也愈加凸显。此外,还可以多关注其中的奇闻轶事部分,能让人眼前一亮,增强阅读趣味。

《河南日报》的长篇报告文学《岭上开遍呦,映山红》,就是“写势”的经典之作。主人翁李芳,是一名信阳的乡村教师。她在护送学生过马路时,用身体挡住了冲向学生的失控三轮摩托车,自己被严重撞击,经全力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年仅49岁。为深情追忆李芳老师、真实展现她的绚烂芳华,该篇报告文学采写小组面对面采访了50余人、查阅了100多名群众提供的文字资料,通过真切可感的细节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读者再现了一幕幕或壮美或悲痛或温馨的场景……爱生如子的老师、总爱撒娇的妻子、温润如玉的母亲,不同于传统人物通讯对报道对象“高大全强”的刻画,她的形象亲切又具体。一言一行、一笑一颦,平常而鲜活,既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与她在千钧一发时挺身而出形成对比,表现出巨大的张力,把读者的阅读推向一次又一次的情感高潮。

(四)好故事要有“人”。新闻事实说到底是人的活动的事实,人的本性是关注人的,因此讲故事必须“以人为本”。一方面,要以人民为本,把他们作为故事的主角,多深入基层一线,采写他们生动鲜活的实践。另一方面,要以读者为本,讲故事凸显“人情味儿”,多用真实、有温度的语言,多写能激发读者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体验的细节,引起共鸣,直击人心。

纵观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优秀作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运用群众的语言讲述好人民自己的故事。《别了,白家庄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白家庄矿的两对父子在安置分流后创业、工作和生活的感人故事;《老郭脱贫记》讲述了封丘县贫困户郭祖彬的脱贫故事,从因病致贫到带头致富的转变中,呈现脱贫攻坚一线中具有内生动力的典型人物。

三、结论

脚行万里眼自开,思如大江笔如锋。“四字诀”只是具体的操作路径,要讲好故事,最根本的还是要练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四项基本功,扑下身子、沉到一线,采写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如此才能让读者在字里行间穿越到现场,抚触其灵肉,涤荡其内心,进而转化为行动。对于采编人员来说,还有一点也至关重要,就是要学好理论。学好理论是讲好故事的前提。只有理论功底扎实了、知识积累厚实了,才能厚积薄发,生出敏锐的新闻触觉,居庙堂之高可联想到基层相关的火热实践、处江湖之远也能第一时间对应至宏大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从而讲出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好故事。

参考文献:

[1]董山峰.讲好中国故事要走出四个误区[J].新闻战线,2019(3):97-99.

[2]郭镇之.“讲故事”与“讲道理”:中国的新闻报道与话语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8(2):27-31.

[3]陈伟军.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故事化新闻”写作模式嬗变[J].新闻与写作,2019(10):99-104.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