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传统报纸新闻生产变化及特点

2022-07-11 15:30:00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6期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传媒行业应用的愈渐深入,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方式显得落后,与社会大众的需求不再相符,且优势不再,传统媒体面临着迫切的转型需求,寻找新传播环境下新的出路,成为传统媒体所认同的媒体发展的必然方向。所以越来越多传统媒体对自身进行了变革和创新,加入到转型的行列中来,媒体融合越来越普遍,这对整个新闻行业来说是一种发展的机遇,传统报社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也只有积极转变。据统计,我国目前持证记者的人数已有二十多万,这一庞大的数字从侧面显示出专业新闻人才数量的庞大,而且这一数字每年都在增加。

一、数字时代新闻生产特点

(一)形态多样化。数字时代,新媒体制作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标志着新闻传播形态的变化。传统纸媒对于信息的传播,依赖固定文字和排版形式,但是新媒体在传播新闻内容的时候,却是碎片化的,用户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及想要了解的信息内容,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搜索获知,并且网络搜索的新闻内容除了文字形式,还有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这让用户对网络信息的阅读兴趣,相较于传统纸媒更加浓厚。

(二)内容个性化。数字时代传统报社生产的新闻内容,要紧贴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因此,报社在转型期间,需要促进新闻内容的个性化,为不同受众提供想要的新闻内容和信息,使其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近些年,党媒面临着电子媒体的竞争,为了打破这一尴尬境地,许多省级党媒逐渐涉足新媒体,成立新媒体运营中心,共同经营报纸和报纸的网站、客户端,将业务范围扩大到网站和移动终端。

(三)体验场景化。在数字媒体的不断冲击和影响下,传统纸媒逐渐适应了新媒体的特点和趋势,越来越多传统纸媒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等,对于新闻内容报道更多以图文为主要形式进行展现。同时,在VR技术开发研究的前提背景下,党政会议开始运用VR直播报道的方式,例如新华社便将VR技术与自己客户端进行了结合,这样用户在观看时,获得了与众不同的场景体验。

二、传统报社新闻生产方式变化的表现

(一)人才能力方面。数字时代让报社有了改革和创新的机会,虽然挑战重重,但是却有了新的机遇。传统报社需要对媒体融合的概念和方式有正确的认识,同时转变媒体传播观念,以现代化的理念进行新闻生产。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萧山日报》建立的“大众新媒”与“小众融媒”、《扬子晚报》建立的“紫牛新闻”等。在传统报社转型过程中,过去的新闻模式显得落后,且与时代不符,因此报社内部的新闻工作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结构调整,保证采编人员的线上新闻制作能力的具备和提升。

(二)选题方式方面。新闻传播的速度,在融媒体助力下得到了飞速提升,这让报社的工作人员在面对新闻选题时出现了一些困难。互联网融合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却降低了新闻工作者的选题效率。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报社开始将大数据平台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大数据能够将新闻信息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令新闻采编工作更加具有目的性,帮助新闻人员制作出具有针对性的新闻信息。

(三)采编流程方面。传统纸媒新闻生产的变革,在采编流程方面主要体现为高度集中,数字媒体时代让采编流程更加简单,进一步促进新闻制作的水平和效率。例如《新安晚报》建设起的新闻门户网站,将采编人员进行了充分整合,对于新闻制作和选题互动运用的方式为双生产线的形式,这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新闻制作效率的提升。

(四)制作思维方面。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让我们进入了融媒体时代,很多社会信息是由社会大众提供的,这便衍生出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公民记者”,这一部分社会大众将最新的社会新闻信息提供给新闻工作者,使之拥有了更多选题。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人们对新闻内容的心理预期越来越高,愈加注重新闻内容的质量,而这一方面恰好是纸媒新闻工作者的优势。在传统媒体不断向着新的方向进行转变时,新闻工作者要生成多角度的思维理念,将典型社会事件做到深入挖掘,将更加真实的新闻信息传递给社会大众。

(五)表现形式方面。随着人们整体知识水平的提升,以及思想观念的进步,对新闻语言和艺术手法的理解更加容易,这在较大程度上成为了新闻表现形式转变的推手,新闻生产表现形式更加多元,比如视频新闻、图片新闻、直播新闻等,这些表现形式在传统报纸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其实同样适用。表现形式的变化使得报社新闻的发展道路更加宽广,也使其有了更加强大的动力源。

三、数字时代传统报社新闻生产的建议

(一)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传统报纸新闻采编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完整的流程为:信息采集、筛选、整合、加工、制作、过审、播出,在这样一个流程中,每个环节都是独立且分散开来的,这也导致不同环节需要更多时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很多不必要的时间被浪费,使得报纸新闻传播效率始终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报社要将思维不断推展,从发展的角度引入最新的制作技术、软硬件设施等,与新媒体相结合,实现新闻制作管理流程的改进优化,通过积极运用AI直播、Vlog、AR技术等现代技术,能够将处理新闻内容的时间大大缩短,促进报纸新闻传播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能简化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流程,减少工作压力,发挥传统报社新闻媒体的更大作用。

(二)更新创作理念。数字时代人们希望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是更加丰富且多元的,所以,报社新闻工作者需要将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改变新闻传播方式,通过让新闻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使得报纸新闻能够具备独一无二的特点。如《吉林日报》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推出的“三代人·七十年”系列,从10余个行业40多名人物中选定7个行业21名人物。采访从省内到省外的云南、新疆,再到老挝,行程超万余公里。扎实的采访、广泛的素材搜集,为系列融媒作品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同时,《吉林日报》在纸媒配合饱含深情的文字,细致入微的描写等,在报道内容、报道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传播效果好,社会影响大,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有积极引领和示范效应。

(三)密切联系受众。报社新闻要始终与受众保持联系,除了基本的互动,还应做到与受众的信息交互,从而使得新闻内容更符合文化发展潮流。例如央视新闻,将青年群体的文化追求作为基本点,以此为前提,将新闻播报的语境进行了创新,受到广大青年的喜爱和支持。

(四)促进信息分析能力提升。目前来说,大数据平台开发还没有完全成熟,技术上依旧存在局限,所以,信息质量和可信度不能自行判断,为此,新闻工作者要具备更加强大的新闻敏感度,让新闻传播能够适应融媒体的传播语境,同时强化自身新闻信息的分辨能力和水平,在大量信息中选择更有针对性、更高价值、更大意义的社会新闻实践,将新闻内容中心思想的挖掘、新闻广度和深度的提升作为工作的重点。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媒体因其特殊性和历史性,使其具备了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基本特点。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潮流,虽然对传统媒体造成较大冲击,但是在另一方面却推动了传统媒体的革新和转型,使其能够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具备较强的时效性、政治性和监督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使其在多个方面完成了创新,而且通过公信力和影响力,使之成为正确社会舆论的引导力量,对网络环境的净化、社会发展的和谐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常江.欧美新闻教育模式革新及其在数字新闻学体系中的角色[J].新闻大学,2020(09):95-106+122-123.

[2]常江.数字新闻学:一种理论体系的想象与建构[J].新闻记者,2020(02):12-20+31.

[3]常江.身份重塑:数字时代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J].编辑之友,2019(04):91-97.

[4]常江.价值重建:新闻业的结构转型与数字新闻生产理论建构[J].编辑之友,2019(03):88-94.

[5]方玲玲.“数字化优先”:新媒体沉迷环境下的报纸变革与新闻生产[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04):149-153.

[6]吕佩玲.数字时代报纸新闻采编特色的营造[J].传播与版权,2015(07):18-19.

[7]王朝阳.数字时代我国传统报业的困境和发展[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8(00):189-194+253+265.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