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早餐中国》的情感互动研究

2022-07-11 15:45:00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6期

美食是中国纪录片拍摄的重要题材之一,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从中国到世界,美食类纪录片一直处于热度不减的状态。不同于这两部大热的纪录片,《早餐中国》则是独辟蹊径,聚焦于一天中最重要的早餐,将美食和探店结合在一起,每集时长仅五分钟,不仅适应了新媒体发展的趋势,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这种拍摄手法和内容选择,与大众的生活节奏十分符合,因而《早餐中国》不仅仅是一部记录传播各地特色美食的记录片,更是一座与受众情感相连接的桥梁。目前早餐中国共播出三季,涵盖了中国各个省市的特色早点,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地方特色美食文化及其情感内核。

一、《早餐中国》情感互动形式

(一)贴近生活的场景营造。在中华饮食文化观中,早餐占据着重要席位,从北到南,各地的饮食文化虽然各不相同,但对早餐都十分重视。选择记录富有烟火气的早餐生活场景,以日常的内容呈现更容易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早餐中国》所营造的地域场景、人物角色、配音音效展现出的皆是平凡生活中有滋有味的一面。在拍摄地选取上,制作团队以当地生意兴旺的早餐店为目标,而不是像一些美食节目或自媒体去选择一些“网红店”进行录制,《早餐中国》选取的店面更倾向于有着独特且经典的菜式,有较长的经营历史且是当地居民常常光顾的店面,这也方便记录下早餐时间当地各个年龄段居民的活动。这样的主题定位和店面选择使得记录下来的内容即是受众生活的一部分,观众可以更容易地融入小店内顾客享用早餐时的热闹氛围之中。

(二)镜头下的符号互动。当几个个体重视同样的集体符号时,他们很容易在互动仪式中借助该符号,并予以高度的关注。该符号提供了谈论的内容或行动的关注点。当观众对早餐产生了解和观看的兴趣之后,塑造一个关注对象去调动观众共同的情感则是《早餐中国》的另一个互动形式。在每集人物形象的记录上,都赋予了人物特别的身份符号,包括每个早餐店老板的称呼、老板钟爱的单曲循环、老板日常生活的固定环节和他们独一无二的人生故事。在《早餐中国》第二季第2集《重庆•小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打烊之后老板坐在小板凳上休息,做着修指甲和理头发这一每天下班后的例行工作,他一边整理自己的卫生一边对镜头述说他从小丧父吃苦长大的无奈。这些图景展现出酸甜苦辣交织成的人物生活百态,再加上片尾“每个老板都有自己的单曲循环”这一固定环节,成为了《早餐中国》特殊的情感符号,这些符号既培养出了观众对节目的熟悉和亲切感,又加强了观众的情感凝聚。

二、《早餐中国》情感互动内涵

(一)唤醒观众对早餐文化的认同。弗洛伊德最早提出认同是与个人、他人及群体在情感与心理上趋同的过程。随着社交网络的崛起,人们借助于社会关系渠道建立沟通与表达渠道,专业人士以外的社会人士参与传播便成为一种现象级的存在。纪录片的制作除了要起到表达感情和意义的作用外,还要去发掘受众关注热点,了解受众的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需求,才能更好地进行情感沟通。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受工作或者学业影响,不少城市年轻人不好好吃早饭甚至不吃早饭,选择的早饭样式也都是固定的几样。而《早餐中国》无疑扭转了人们对早餐的认知,让观众发现早餐也能如此多姿多彩,从而产生了亲自体验不同地方特色早点的愿望。

(二)为观众提供情感宣泄窗口。无论平日里的工作压力或是跨越代际的隔阂似乎都在早餐的烟火气中得以消解。片子中一起经营豆腐脑小摊的夫妇,过着和谐美满的生活;闽南糊店的老板娘,无论多早起来出摊,都会精心打扮自己。那些老板们钟爱的歌曲,和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是紧密连结在一起的,其中包含他们的爱情、亲情、青春、命运。透过歌曲每位老板鲜明且富有个性的形象也给观众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构建了观众的群体记忆。观众在观察他人的人生时同时也会代入自己的视角,幻想出一个镜像中的自我,在观察镜像自我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代入。这样将美食与生活记录相结合的内容同样也满足了观众对他人生活的窥视欲望,通过观看别人的生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观看后对于早餐店老板这一职业人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他们工作中向我们展示出的“前台”形象,更多的是他们背后的一些幸福、快乐、无奈或是辛酸。

三、《早餐中国》对美食类纪录片的启示

(一)深度挖掘观众情怀。互联网背景下纪录片要想充分发挥文化记录与传播的社会功能,就需要去吸引受众的眼球,观众也习惯于在互联网平台去发现探索,在电子屏中找寻情感慰藉,同时他们也是对作品进行解读和互动的主体。要做一部能深入大众视野的纪录片,就必须立足于观众的情感需求,找到切入点去填补受众生活中的情感空白。《早餐中国》制作团队为了从这些从未接触过镜头的普通人中找寻灵感和故事,就必须去深入他们的生活,跟当事人进行面对面对话和沟通,记录下这些“后台”的真实情景。情感的表达离不开具体的情景作为依托,通过对这些场景细节的把握去给观众营造出陪伴感,从而传达节目想要表达的价值观和情感导向。这样的创作手法同时兼具了互联网时代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在尊重社会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人群观点和情感需求的前提下,为他们的观点提供交流碰撞的空间。

(二)结合当下流行元素。表演是社交互动的本质之一,作为节点的新媒体用户,有了更大的表演舞台,也有了自拍、美图、表情包、视频、红包等各种新的表演手段,借助这些手段,他们在新媒体中的存在感也可能因此而提升。传统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采取客观叙事的手法,注重画面的精美和崇高的立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受众更乐于借助大众化的方式来对作品进行解码,比如创作弹幕、发表评论、制作表情包等。《早餐中国》在后期制作中加入了花絮、创意剪辑、街访、卡通字幕等新潮元素,增强了内容的综艺感和趣味性。而这种富有网感的形式更能激起观众的兴趣,促进了受众对内容的二次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一些创意感十足的周边得以应运而生。同时跨平台的传播和预热也给节目带来更多的关注度和讨论度,与之相关的微博话题、海报、表情包贴纸的出现也为这个IP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创新内容形式及宣传途径。在创作形式上,《早餐中国》每一集都很短,最多也不会超过10分钟,跟《风味人间》每一集50分钟左右的时长相比要短很多,很多人质疑纪录片怎么能这样拍,也有人质疑这种形式已经不能称作是纪录片,更像是一段Vlog或者综艺,但正是由于这样简单又明晰的记录形式,比复杂又眼花缭乱的内容更能直接触及人心,再加上综艺化的效果渲染,成了这部纪录片最大的创新之处。受众在碎片化的观看中获得了情感体验的满足,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与其他观众进行交流。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传播往往需要借助新的渠道去进行宣传,才能更加接近受众,《早餐中国》开通了微博账号,宣传节目内容并为大众制造讨论话题。此外《早餐中国》多次发布宣传片和海报,在微博及视频网站投放,不少微信公众号也纷纷发布推文称赞早餐中国的文案和海报让人嘴馋,可以看到《早餐中国》在社交平台上的传播又为其带来了一波新的热度。

四、结语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追求的侧重点逐渐由物质转向精神,纪录片正是要抓住观众内心的人文情怀,才能制作出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容。《早餐中国》看似记录的是一个个平凡普通的早餐瞬间或是一些普通家庭的生活日常,但这些画面和声音共同建构成为情感符号,刺激着观众的情感世界。当下更多纪录片从传递信息为主转换为以传递情感为主,大众有了广阔的表达自我和与人交流的空间,但在未来如何避免纪录片的过度综艺化和娱乐化,如何避免虚假情感内容的泛滥与市场同质化的加重,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喻国明.网络新媒体导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

[3]彭兰.新媒体用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4]李婧涵.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创作思路——以《早餐中国》为例[J].视听,2020(12):62-63.

[5]尚悦.《早餐中国》的共情传播策略分析[J].视听,2020(11):37-38.

[6]梁晨晨.中国美食类纪录片叙事方式演变分析[D].内蒙古大学,2020.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