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地方本科院校 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2022-07-11 16:10:00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6期

一、融媒体时代地方本科院校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新闻生产机构越来越重视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各大门户网站、传统媒体网站均开办了与“数据新闻”相关的特色栏目。如网易的“数读”栏目、财新网“数字说”栏目、央视网的“图解”栏目等。财新传媒、《新京报》等媒体更是在媒体转型中以数据新闻为突破口,对新闻产品进行技术升级。由此可见,数据新闻作为新闻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业界将存在庞大的人才需求。根据教育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内地新闻传播学学科排名前十院校从2014年起陆续开设数据新闻课程,课程体系较为完善,从数据新闻的基础概念到数据新闻的实践,从大数据抓取到数据可视化课程,不同高校各有侧重,数据新闻教学正在向着纵深方向逐步发展。

在此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纷纷开设数据新闻相关课程,数据新闻教学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数据新闻教学几乎都是教师单独开设的数据新闻课程,且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文科教育背景,很少有老师具有理科工科教育背景。另一方面,学生对数据新闻的历史、发展及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较少,一味追求新意,将学到的采写编评等传统技能与技术简单结合,杂揉出“四不像”的数据新闻。

二、融媒体时代地方本科院校数据新闻人才培养困境

(一)教学资源利用率较低。不同于传统新闻的教学模式,数据新闻教学需要“物性”资源与人本资源的有效结合,其中对“物性”资源的高效使用是数据人才培育的关键。“物性”教学资源包括:以数字形态永久存储在计算机设备中的材料,数字化素材、与数字信息教学相匹配的硬件设备、精准有效的数据分析软件等等。据了解,地方本科院校新闻与传播类学院教师对所在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料的满意度不高,新闻与传播类学院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太理想。根据《数据新闻教育调研报告 2018-2019》显示,14所地方本科院校以必修形式开设数据新闻课程的更多是采用纸质教材进行授课,以选修形式开设的则更倾向于不使用教材1。

(二)培养方案雷同。目前国内地方本科院校的数据新闻人才培养方案与传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差距不大,且诸多单位存在培养方案雷同的情形。对于数据新闻人才的培养欠缺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不仅体现在新闻学、传播学、影视学与新媒体四个专业间,没有针对数据新闻人才的技能、知识、素养的专门课程,也体现在不同学校间的无区别教学,例如对于数据新闻人才的培养,985本科高校、211本科高校及其他地方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基本一致。此外,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招生以文科学生为主。这类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对新闻学理论知识掌握浅显,缺少跨学科的视野。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新闻教学无异于跳级作为,不利于学生的基础性知识的培养,但过度强调传统基础类新闻传播课程的嵌入,忽视数据新闻的革新和发展特性,又将不利于对数据新闻人才的有效培养。

(三)师资力量有限。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相关专业教师数量普遍存在不足情况,且主要从事传统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教学工作。由于数据新闻在国内的发展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拥有上述学科背景的教师凤毛麟角。虽然部分新闻传播类教师能在较短时间学习数据新闻理论知识并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涉及长期的实践教学,地方高校往往会采取临时聘请行业内相关人员来补救,这也就造成了授课人员、时间、课程内容的不稳定,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不利于数据新闻人才的可持续培养。

三、地方本科院校数据新闻人才培养困境突围

(一)整合教育资源,用实践合理利用资源。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围绕数据新闻教学体系,打通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专业限制,根据专业需求,在基础课中设置社会研究方法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设置其他数据新闻所需课程,解决师资与专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在数据挖掘与视觉设计上,更可以寻求跨校合作,与地方传媒学院甚至专业技术学院合作,既解决了短期内师资不足的问题,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数据新闻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单纯的案例讲授法并不能使学生掌握数据新闻的制作流程与技巧,数据新闻教学应该以理论为基础,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对业务课程的重视。在授课形式上,数据新闻可与传播实验室进行捆绑建设,在实验室实践课程中锻炼学生的具体软件操作能力。

(二)成立数据新闻工作坊,搭建针对性实训平台。 与传媒业发展迅猛的超一线城市北上广相比,二三线城市的数据新闻发展较为滞后,媒体对数据新闻的使用较少,院校缺少能够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训平台。成立数据新闻工作坊,搭建校内实训平台既能令地方本科院校的数据新闻研究紧跟业界形势,也能为学生提供一方能够切磋、探讨、实践的天地。

地方本科院校可面向本校学生,每学期开设为期3-5天的数据新闻工作坊实践活动,招募来自一线的新闻工作者、程序员、设计师,讲授包括数据挖掘、抓取、分析等基本技术,数据可视化原则、工具使用以及网页开发等内容。此外,亦可邀请国内知名院系的专业教师或业界专家,从新闻专业角度讲授理论与操作方法,并设计实操环节,让学员们通过实际练习与专家实例讲解,加深对数据新闻生产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三)着眼社会,加强与地方合作。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县级融媒体平台的搭建工作,地方性新闻媒体,如县级广播电视台、报社等均已整合为融媒体中心,同时地方性融媒体中心现已积极与本地高校开展合作,搭建起共同培养融媒体人才的新平台。鉴于此,地方本科院校的数据新闻人才培养工作应从实际出发,突出个性、着眼实践,在人才培养、课程设计、平台搭建等方面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服务功能。校企合作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高压环境下的重要举措,只有培养适用于社会生产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推动学科的升级转型。地方高校作为区域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应与地方传媒业建立合作共识。以优秀的传媒公司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请专业卓越的新闻人作为外聘老师,添加灵活的实操课程模块。制定多元化、细分化的教学目标,为传媒行业和新闻企业培养订单式的优秀毕业生。 

(四)善用网络教学资源,线上拓宽视野。中国大学MOOC(慕课)是国内优质的中文MOOC学习平台,该平台是由爱课程网和网易云课堂联手打造的线上学习平台,拥有多所985高校提供的千余门课程。2019年9月,慕课上线两门涉及数据新闻教学的核心课程:《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与《用Python玩转数据》,前者授课教师为北京大学邱泽奇教授。该课程由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原理、社会科学研究问题选择与数据获取及调查实施与研究结果表达四部分构成。该课程主要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数据爱好者,不局限专业和学历,以财经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多个新颖有趣的案例,让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领略Python在人文社科类领域便捷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

(五)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创造动力。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数据新闻作品结课,以作品成绩作为课业成绩,以作品制作、讲评充实课堂内容,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国家级赛事——例如高校数据新闻大赛为契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作品创作意识,在数据新闻的教学上实现“学习—实践—参赛—弥补不足—进一步学习”的良性循环。

注释:

1余根芳,吴小坤.数据新闻教育调研报告2018-2019[J].媒介教育.2020(1):53-55.

□参考文献:

[1]刘琴.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的框架设置与实践体系探究[J]. 东南传播,2016(06). 

[2]张全芬,程恩庆.地方高校如何培养数据新闻人才[J]. 新闻战线,2016(04). 

[3]吴小坤,童峥.数据新闻教学的本土化实践与探索[J].教育 传媒研究,2016(05). 

[4]王毓琦.高校数据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探析[J].新闻知识,2017(02).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