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H5新闻报道特色探析

2022-08-25 17:26:30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8期

曹 林 杨梦鸽

内容提要:随着融媒体的发展,我国许多媒体通过数字网络技术制作适应移动传播的新闻,可视化新闻应运而生。人民日报顺应趋势推出许多优秀的H5新闻作品。本文以人民日报社2020年12月10日至2021年11月10日发布的H5新闻作品为样本,透析人民日报社H5新闻报道的特点。

关键词:人民日报;H5新闻;特征

2021年是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人民日报社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融合新闻产品,如:《穿越2020》《喵~跟我走》等,积极地探索着运用H5产品呈现互动性新闻、可视化新闻的报道模式。据统计,人民日报在这一年间,共发布H5作品27个,每月最多发布4个,分别是2021年3月与9月,共占比约30%。

人民日报将H5技术与图片、视频、声音等元素相结合,在严肃性很强的时政新闻和重大主题报道中,推出了许多“爆款”H5新闻产品,给受众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与互动优势,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将基于现实环境,结合相关案例与数据,对人民日报H5新闻产品的特色进行探析。

一、制作专业+形式创新

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模式,以内容为本,以专业化、垂直化原则分类,全方位地进行素材收集、整理和精选,全流程优化打造高质量新闻内容产品,并设有“数据与可视化实验室”, 积极利用新兴技术,以“大数据+”作抓手,创作出深度与传播力并具的H5作品。

2021年国家安全部公布《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规定》,随后人民日报推出《警惕身边的TA》H5产品,将法律条款、真实案例与画面相结合,向受众普及法律专业知识,开展知识服务。作品细致地展示了间谍势力居心叵测的谋划,并配上背景音乐与音效,营造了紧张的氛围,增强H5新闻内容现场感,对用户进行沉浸式传播。人民日报制作H5新闻作品时,坚守媒体责任,向民众普及间谍常用手段与作案目标,在数据基础上梳理信息,经系统化整理后,依据真实案例改编情节故事,作品发布定位清晰,内容严谨。

人民日报新媒体的H5新闻产品,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增强产品互动性,提升网民参与度。《警惕身边的TA》中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动画技术、游戏技术,构建“天上的馅饼”“美丽的陷阱”和“坑人的朋友”三个故事,将用户带入其中。互动式手绘长图《复兴大道100号》,以超长画卷与“一镜到底”的形式,描绘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H5产品中加入了声效、动画、AI换脸等多项互动,吸引网民参与,全网阅读互动量超1亿次。

二、“时代”代入感+亲民化语态

人民日报的H5新闻产品内容与重要节日和特殊时间节点紧密相连,注重挖掘“时代”代入感。在2020年12月10日至2021年11月10日期间,人民日报发布H5作品总计27个,其中关于“节日”的作品,8个,占比约30%;有关“建党百年”“中国发展”为关键词的作品,10个,占比约37%。如《复兴大道100号》带领用户一起重温建党百年征程,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些最具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代表人物融入H5中,触动用户对党和国家成就变迁的自豪,H5作品通过信息“转译”,找到与百姓的利益交汇点、情感共鸣点、价值共生点,将个人与时代联系在一起,传播时代正能量。

人民日报H5作品注重话题式的亲民化传播,脱离了官方话语体系,紧跟网络热点,以平等的姿态面向受众。在标题上,设置灵活,命名形式多样,有感叹句、疑问句和陈述句三种形式。在内容上,基于受众视角,富含生活气息,作品《你抽中一个盲盒种子》与当下年轻消费者追捧的盲盒文化契合,加上可爱治愈的手绘插图、有趣的答案,塑造接地气的年轻化、口语化媒体语态,创新话语表达,拉近与用户的距离,丰富用户的体验感。

三、媒体矩阵+互动圈层传播

优质的传播渠道是影响H5传播的关键因素,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的传播量与转化率。自2014年至今,人民日报已形成了“1+3+1”全媒体矩阵,报网端微深度融合,截至2021年11月18日,在微博端,《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已积累粉丝1.4亿;在微信公众号,2021年7月,人民日报微信传播指数(WCI)为2179.39,位于全国榜首;人民日报客户端的安装次数超1亿次。与此同时,人民日报与其他媒体形成了广泛连结,实现多元传播渠道建设,推动H5作品矩阵化传播,发挥协同效应。

人民日报的H5作品以微信平台与客户端为主要载体进行发布,通过互动圈层传播,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相契合,H5作品迎合个体的情感需求与社交需求,在社会化媒体传播中加入诱发用户分享行为的动机,推动用户借助社交关系链进行层层传递与强弱关系互动,助推人民日报的H5作品的二次传播、多次传播。2021年4月4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与客户端发布《今年清明节,请帮家乡的烈士寻亲》,作品主题契合清明节日传统,激起用户对于英烈的缅怀,诱发用户为家乡的烈士献花、传递寻亲信息,通过用户借助社交平台进行分享、转发,扩大作品辐射力,推动作品在裂变转发中实现病毒式传播。

四、定位老中青+构建双向互动模式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不同的受众群体有不同的需求。人民日报的H5作品探寻与受众的契合点,类别上,制作多样的H5作品,有新闻热点类、互动游戏类、公益类、测试类、软文故事类等,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设计上,有《瞧,我的幸运物种》解析用户的专属幸运物种,《请查收,来自太空的诗》依据用户选中的品质,生成不同航天器与古典故事结合的海报等。人民日报的H5新闻作品贴合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既包含了成长中的青少年群体热衷的有趣好玩,也涵盖了富有活力的青年和中年群体追求的新闻价值与相关知识,还囊括了老年群体注重的情感联结与社会温度,助推人民日报的H5作品传播受众覆盖老中青多层群体。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UGC即用户生成内容成为显著特征,H5作品中用户具有参与权与主动权,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闻作品叙事中。人民日报在《一起回到妈妈的少女时代》的交互设计中,利用图像获取技术,让用户与合成软件进行互交,上传的照片通过肖像识别保存至软件内部后,与数据库设定的“甜美范”“运动范”等加以匹配,生成结果海报。用户自主把控阅读进度,打破线性叙事方式,在注重社交、互动的同时,提升用户的在场感与参与感。

五、视听感染+沉浸式体验

传播效果是用户对于H5作品的评价标准,也是评价作品质量好坏的直接反映。人民日报的H5作品,拥有高质量的视觉画面与和场景完美契合的听觉效果,为用户打造出一场场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体验。从视觉和听觉上,为用户塑造出一个拟态环境,给用户一种“亲眼所见、亲身体验”的错觉。

在2021年春节期间,人民日报新媒体制作推出的H5《今年春节,这张特殊贺卡,你想送给谁》,以建党百年为主题,契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特殊时机,满足网友春节送祝福的节点需求,营造了温馨的视听沉浸氛围,一经上线立即走红,H5全网点击量2800万次,生成贺卡1600余万张。还有人民日报新媒体联合Bilibili推出的互动微电影《抉择》,切合剧情的视听语言,沉浸式的交互模式,引发青少年网友追捧,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各平台的观看互动量超过1000万次。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H5作品,截至2021年11月阅读量均达10w+,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搜狐网等竞相转发,大量受众进行分享讨论,广受好评。

参考文献:

[1]徐平.游戏场景普及反间谍法律知识[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12-07(007).DOI:10.28907/n.cnki.nxwcb.2021.004796.

[2]彭兰.新媒体时代语态变革再思考[J].中国编辑,2021(08):4-8.

[3]张阳.从“5W”模式看《洛神水赋》文化节目的创新策略[J].视听,2021(11):44-45.

[4]王朴真.人民日报社“麻辣财经”融媒体工作室新闻产品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21.DOI:10.27103/d.cnki.ghebu.2021.000518.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