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新生态下新闻价值嬗变探究

2022-08-25 17:54:59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8期

徐金奇

内容提要:随着媒体生态环境变化,新闻价值的内涵发生了明显变化,即及时性转为即时性、显要性转为实用性、地理接近性逐渐淡化、趣味性转为媚俗化。新闻从业者应与时俱进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生态,运用大数据等手段量化研判新闻价值,既要充分满足受众需求,又要注意正确引导,从而使新闻实践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媒体生态;价值内涵;发展变化; 数据分析

新闻价值是指某事实的内涵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受众普遍关注的素质(要素),以及其传递价值观的能力,是新闻传播主体取舍、安排新闻的依据。

某客观存在或某件发生的事实,能否成为新闻,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关联二是关心。关联是指在多大程度以及用怎样的方式与公众利益相关联,关联程度越高,则新闻价值越大,如关系到我们衣食住行的价格、市场供应、城市建设等等,均因与我们生活工作关联密切,而受到关注。关心指的是某存在、某事实是否能满足我们的感官需要,如好奇、趣味等心理满足,明星动态、体育赛事等均属于此类。

一、新闻价值的内涵不断发展变化

在新闻的远古时代,所谓新闻的主要内容是官方信息简报和商业信息,由于功能单一受众有限,不论是传播方还是接受方,都不会考虑“价值”。1833年,美国人本杰明在纽约创办了《太阳报》,被认为是美国的第一份大众化报纸,为吸引受众阅读,传播方开始研究受众心理,其取材多为琐事,但注重人情味,受到读者欢迎。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提出“与众不同的、有特色的、戏剧性的、浪漫的、动人心魄的、独一无二的、奇妙的、幽默的、别出心裁的”采访要求,被认为是新闻价值理论的开创者。1上世纪初,经过美国和日本学者长期摸索总结,新闻价值的概念逐渐明晰,并明确了新闻价值要素。在中国,新闻价值的概念,主要由徐宝璜、邵飘萍分别从美国、日本引进。上世纪50年代起,新闻价值理论在中国经历了认同、批判、接受的曲折过程,直到1978年,新闻价值才被确定为选择新闻的重要依据。

新闻价值具有六个要素,其中真实性与及时性为不变要素,而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为可变要素。何为可变?从新闻本身考量,就是某存在或者某事实的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不尽相同,也正因不同,新闻价值才有大小之分,从认知者角度说,因人与人内在“三观”差异,对外部事物认识也仁智互现,有时甚至大相径庭,所以不同人群、不同阶层对某新闻价值大小判断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人,在人生不同阶段对同一新闻价值认识也是不一样的。新闻价值的可变要素,更是随着时代发展以及新闻传播渠道变化,呈现比较剧烈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改变了媒介生态结构,不仅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受众,还促使受众的阅读习惯从深阅读转变成浅阅读、由慢阅读变为快阅读,而且阅读态度也发生转变,从被动接受变成积极参与,这些导致传统的新闻价值内涵潜移默化间发生了明显变化。

二、新闻价值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是及时性向即时性转变。什么是新闻?“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事实的报道”是当前国内比较认可的定义,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及时性则体现了新闻的鲜活度,传统新闻学要求新闻从业者及时地报道新闻事件,在受众接受新闻时,新闻发生时间一般为“昨天、不久以前”。在互联网环境下,这种价值标准已从“及时性”进化为“即时性”。网络媒体的发展及相关技术进步,让原创新闻成为稀缺资源,而独家新闻更是难能可贵,要想在新闻传播方面占得先机,新闻发布时效变得格外重要。传统媒体由于受层层把关、采编播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在时效性方面很难占据优势,在互联网环境下,新闻的生产已不再专属于专业媒介,而是人人可以手持话筒,信息发布从“及时性”转变成“即时性”,也就是新闻随发生随报道,不断滚动播发传播。与此同时,“即时性”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为追求时效而陷入碎片化传播的窠臼,甚至滋生假新闻。更不得不提及的是,一些新媒体为追求时效,对文字把关不严,错字、语法错误时有发生,有的新闻甚至不能卒读,这需要受众警惕,不要受其误导降低自己文字水准。

第二是“显著性”向“实用性”转变。在西方的新闻学中有这样的公式:名人+普通的事=新闻;普通人+不寻常的事=新闻。2“名人”或者“不寻常事”体现了新闻的显著性。相比新闻的显著性,新闻的实用性更为便捷实用,如股市行情可以查看投资动态、决定投资方向,汽车行业动态则可帮助普通人赏车选车,对于实用性新闻信息,无需新闻发布者从技术角度研判价值,只能看其对受众是否具有以及具有多少实用价值。传统新闻媒体受到容量限制,其传播内容很难做到老少皆宜,而在互联网环境下,由于技术能力的支持,网络媒体内容几乎无限,受众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寻找需要的频道、信息,事实上,网络媒体依靠数据分析,有选择性地向用户推送其感兴趣的领域新闻,充分满足受众个性需求。不知不觉间,我们突然发现新闻“显著性”向“实用性”转变,受众的需求起到了导向性作用,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受众的主导作用也有明显的弊端,那就是接受信息“偏科”明显,受众看似接受海量信息,但仅局限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容易陷入“信息孤岛”窘境。

第三是地理接近性明显淡化。接近性包含地理接近和心理接近两个方面,其中地理接近曾是取舍新闻的重要依据,“遥远的某地发生一场水灾,不如报馆门前死条狗。”曾是某些西方媒体的至理名言。而在交通日益快捷和信息无孔不入的环境下,空间距离感逐渐消失,因而地理接近渐渐淡化。回顾近年来引发我们强烈关注的新闻事件,无一不是激发某种感情的共鸣,而引发我们的兴趣,是否本地事件根本不在考虑之列。与此对应的,心理接近性得到增强,这主要得益于网络媒体的交互手段使心理距离更加趋近于零,达到了传统媒介甚至不敢想象的效果。可以说,空间距离已被网络媒介的虚拟性消除,并建构出虚拟化场景,因而,空间距离感不复存在。当然,对一些非热点事件,新闻价值的地理接近性仍然存在,如打通断头路、增建公园、生活类物价调整等等。

第四是趣味性向媚俗化转变。趣味性是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之一,受众越感兴趣新闻价值越大。趣味性,一是内容新鲜奇特,二是表达方式引人入胜。传统媒介时代是媒介资源稀缺的时代,新闻从业者可以从容地原创内容、挖掘独家新闻,并在表达方式上着意装饰。互联网环境下,受众的阅读方式由深阅读转向浅阅读,如何在极短时间内让某类新闻受到关注,进而实现眼球经济,发布者往往进行媚俗化和煽情化处理。媚俗化体现在选材和言语两方面,发布者牢牢抓住年轻受众的猎奇心理,将新闻题材或言语进行新奇的处理,使新闻内容和形式娱乐化、消遣化。值得警惕的是,发布者往往只求吸引注意力,不顾公序良俗,弱者被当作嘲笑对象,偷奸耍滑被视为聪明智慧,等等,不一而足。

三、如何应对新闻价值变化

不论新闻价值取向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新闻价值的理论并未过时,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受众心理,同时借鉴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依然可以深耕新闻价值理论,研判新闻价值大小,不断提升新闻内容的可读性、实用性,从而吸引受众阅读新闻。

马斯洛的人生需求理论认为,每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求:一生存,人人需要吃饭、穿衣、休息;二安全,大家都需要稳定安全的社会秩序,需要安全感;三归属感,需要和谐的家庭关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四获得尊重,得到社会认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得到家人、同事、朋友的认可和依赖;五自我实现,当具备一定能力时,实现自己的理想,帮助到更多的人,为社会创造价值。我们在考量新闻价值时,认真考虑这五个层次的需求,看一则新闻能否满足人们某类需求,不失为我们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方式之一。

另外,鉴于我们已身处大数据时代,新闻从业者可以借助于大数据,对新闻价值做量化分析,比较精准地分析判断新闻价值要素。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及解读世界的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哈佛大学教授加里金指出:“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3在过去,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灌输型的,新闻传播者往往居于传受关系的“发射”位置,新闻价值主要取决于传播者的单方面判断,受众对什么样的新闻内容感兴趣、持何种观点,传者并不了解。而掌握了有关大数据信息,则可了解掌握受众的阅读习惯和信息偏好,找出更符合受众口味的信息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报道角度、写作风格,为其推送相应新闻信息。在这个层面,传者不再是新闻价值唯一决定者,而是由传者和受众共同决定。

注释:

1石晶.互联网时代新闻价值嬗变对新闻采编的影响研究[M].山东大学,2015.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3李岩.开发智慧西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8).

(作者单位:石家庄日报社日报编辑部)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