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民族语广播

2022-08-25 18:13:29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8期

——民族语广播视频化初探

□石莲凤

内容提要:随着4G网络的普及,新媒体已进入短视频阶段,短视频也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为适应时代发展变迁,打破传统广播的传播限制,云南广播电视台民族广播在保留传统广播的提前下,改变内容生产方式与传播策略,自2016年起探索新媒体之路,在民语广播视频化方面取得了些许成效。本文以云南广播电视台民族广播为例,通过分析民语广播视频化的必要性、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效果,总结民语广播视频化的经验,并对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民族语广播;短视频;新媒体;传播;少数民族

一、民族语广播视频化的背景

视频化,顾名思义即将各类信息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与传播。短视频传播方式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媒介传播模式和形态。据2020年公布的数据,抖音的日活用户量超过6亿;2021年四季度,快手的平均日活用户量超3亿,短视频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容小觑。因此,要想使原本就“小众”的少数民族语广播崛起并欣欣向荣,需向拥有大流量、用户众多的网络平台借力,成为与短视频时代同进步的“积极者”,并将短视频作为重要的传播手段之一。

短视频传播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看得见”是短视频最直接也最具优势的特征。比起“只闻其声”的传统广播,视频能看到具体画面,直观感受信息,传播效果更佳。其次,短视频“短”且以“移动化”的形式进行传播,利于快速吸引受众,广泛传播。在这碎片化的信息时代,人们大多利用碎片时间获取信息,作为媒介的手机和信息载体短视频正好满足人们的这项需求。另外,“即采即发”和“分享即传播”的移动化模式,使内容产出和传播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最后,短视频具有社交化、趣味性、注重情感唤醒的叙事特征,受众与信息发布者能直接进行交流,距离感被缩小,信息反馈也及时。因此,从前处于“幕后”的民族广播,充分利用短视频的传播优势,让社会大众“看见”民语广播的传播价值。

二、“看得见”的民语广播

20世纪50年代,云南广播电视台先后开设了西双版纳傣语、德宏傣语、拉祜语、傈僳语、景颇语5个语种广播,成立民族频率,服务对应语种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因五种少数民族均为跨境民族,因此民语广播也辐射南亚、东南亚跨境民族地区,至今已近70载。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的话语权、影响力不言而喻。云南广播电视台民族广播(以下简称“民族广播”)为对象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各类信息和实用技术,同时也向社会大众传播民族文化,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传播价值。但随着媒介、网络技术的发展,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多,民族广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出现了弱化的现象。为适应新的传播模式,在保留短波广播节目的前提下,民族广播从2016年起走新媒体融合创新之路,突破传统广播传播的限制。继微信公众号图文、音频进行传播之后,2019年进入民语节目视频化的探索阶段,传播效果良好。在此,梳理、总结民语广播视频化的的经验,以求进步和分享。

(一)民语主播从“幕后”走到“台前”。“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时代已经过去,民语广播的主持人从播音间走进大众视野。民语节目视频化后,主持人穿戴民族盛装,用民语参与短视频录制、专题直播、科普讲解,甚至能在直播中与观众拉家常。主播与受众的距离感被拉近,传播效果也更佳。2021年11月,云南昆明至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开通之际,民族频率西双版纳傣语团队跟随采访团前去试乘体验并推出了视频,由傣语主播玉光尖出镜主持。视频在微信和抖音推出后,仅当天浏览达500多万次,转发及点赞量都突破了10万次,甚至受到境外中老铁路沿线国家民众的关注。视频浏览者除了傣族外也有众多非傣族用户,该视频在众多中老铁路的报道中脱颖而出。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中,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铁路经过西双版纳并设有站点,是此视频受到关注的原因之一,但傣语主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傣族同胞来说,熟悉的民族语言和服饰,使其在看视频获取信息的同时,潜在地实现了民族关系认同,产生了情感共振,这也是民语主播的价值所在。

(二)“内容为王”仍为民语广播视频化的核心生产力,联动多个部门生产优质内容,多平台发布扩大传播力及影响力。云南台传统民语广播节目分为每日新闻、广播专题、民族文艺节目三大板块,每个语种每个时段节目时长为45分钟。因广播节目的性质和传播方式与短视频不同,尽管部分内容通用,“民语广播视频化”在内容生产方面仍需做大量的努力,才能适应新媒体、短视频平台的传播。

1.民语短视频内容生产突出“民族性”的特点,确保内容优质多样化,并配有汉语字幕。民语短视频与其他海量视频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民族性”。各个短视频平台是开放、共享的平台,民语短视频不仅为对象地区的民族群众服务,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化、风俗、美食等也成为众多用户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窗口。所以,民语视频号内容的设置与生产极其重要,配上汉语字幕助读也非常有必要。民族广播的5个语种用民语注册并认证了微信号和抖音号,为受众便于搜索,微信和抖音同名,即“傣泐金湾”(西双版纳傣语)、“相丽勐傣”(德宏傣语)、“傈僳傈瓦”(傈僳语)、“拉祜雅”(拉祜语)。开通两年以来,已制作推送短视频作品近5000条。内容设置结构为:每日民语视频新闻、民族文艺、专题、直播及其他。因语种及服务对象地区不同,除了部分新闻及专题外,每个语部所呈现的具体内容并不统一。每日民语视频新闻主要为国内、国际、省内及对象地区相关的新闻,翻译成民语后拍摄,并在当天制作完成并推送,确保新闻的时效性。一则新闻一条视频,传播效果最佳,也便于受众转发分享。民族文艺主要为本民族的各类风俗文化,这部分内容也最受欢迎,浏览量及转发量最高。拥有丰富素材的前提是,需要深入当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录、搜集。5个语种的民族文艺浏览量均高,但用户偏好却不相同,如“拉祜雅”的受众较喜欢拉祜族传统说唱和乐器,“景颇之声”的受众较喜欢现代流行的景颇语歌曲。民语视频专题部分主要有时事政策解读、人物故事、科技卫生、法律常识等。专题拍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好前期策划,拍摄优质视频,并做好适应多个平台推送的准备。2021年1月,我国《民法典》正式实施。为了让少数民族群众也了解并学会用《民法典》的知识维护自身权益,民族频率策划制作了“民语亮典”系列专题短片,每个语种100集,以“民语主播解读+MG动漫呈现+汉语字幕助读”的形式以案释法,解读最实用的民法典知识。视频先后在微信、抖音、云视网、七彩云端等平台推送,总浏览量超过1000万,受到众多对象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反馈,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法治宣传的一大亮点。

2.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短视频时代,为获取大流量变现,哗众取宠、低质量内容的视频比比皆是。入驻短视频平台的主流媒体,具有“以正视听”、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各省市广播电视台。云南台民语广播作为主流媒体,坚持引导主流价值观,促进社会认可。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民族频率推出了《民族之声话两会》视频版,第一时间帮助各族群众及时学习领会两会精神。该节目获得了中宣部的肯定。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严峻,民族频率也相应推出了疫情速报、防疫小贴士、国家积极应对疫情的各项措施等视频,使少数民族群众了解当前疫情形势,做好防护措施,并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3.短视频的呈现应抓重点、控时长。按照抖音及快手的算法,时长较短的视频完播率更高,完播率高的会推送给更多人。我们尝试过将一个时长为7分30秒的民语专题视频分为完整推送和拆分成6个短视频推送,长视频浏览量到达8000次后难以再增长,而6个短视频单篇浏览量都超过了3万次,并有众多留言反馈。经验显示,在保证内容完整的情况下,时长控制在1分钟内的视频传播效果最佳,专题片或者稍长的可拆分成多个视频推送。

4.多部门联动合作,多平台发布,以达到资源共享和传播最大化。融媒体的性质决定了多部门联动、资源共享才能产出优质内容。民族广播是广播节目部门,并不具备拍摄视频的设备和技术,因此需要联动台里的其他部门合作,共同策划并制作民语视频节目。2018年至2019年民族频率联合新闻、经济频率、新媒体中心,深入民族地区,精心策划,推出了9场“云南直过民族精准脱贫大型融媒体系列直播”,全景式展现直过民族脱贫奔小康、行进新时代的生动实践。在广播、9个微信公众平台、云视网、云南手机台、“乐直播”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传播效果最大化。9场直播点击量超过800万人次,互动活跃,收到众多好评,这次直播也为后来民语广播视频化奠定了基础。

(三)“看得见”的传播效果与影响力。传统意义上传播价值是满足社会大众获取与传递信息的需求,早期的传统媒体正是承担了传递者的重任,但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传—受”结构被改变。自媒体时代,由原有的媒介中心转向表述中心,每个人都拥有了话语权,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递者。主流媒体入驻各个平台,即可以向数以亿计的用户传播信息,同时也接受这些用户的监督。民语视频节目亦如此,视频传播效果如何,看平台数据便一目了然。截至2022年3月,云南台民族频率5个语种开通运营的5个抖音账号和5个微信公众号共有粉丝40.3万,平均每30日浏览量为3000万次,年度浏览量约为5亿次;新闻、优质民族文化视频常常会出现“刷屏”现象,很大程度上补充了传统广播的传播不足。显然,在短视频平台及其他新媒体平台推送的民语视频,传播时效性强、效果反馈及时、互动性强,影响力“看得见”。

三、民语广播视频化的不足及提升策略

目前,民语广播视频化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生产、运营中仍有不足,主要表现在表现手法不够丰富、主播主持风格单一、团队职业技能有待提高。要形成完善的民语视频发展体系,需要对不足之处进行提升。

(一)关注内容差异化,打造传播特色,形成民语短视频品牌。目前,因缺乏经验及技巧,民语视频表现手法不够丰富,缺乏自身特色。虽然民语本身是一个特色,但仅靠这个特色在海量的视频中难以胜出。应关注内容差异化,打造自身传播特色。一方面,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总有好奇的心理,加之相对垂直的内容契合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机制,获取关注并不难。另一方面,设置标签式的叙事方式和人物形象等,形成特色,加深受众印象。“快速上划”式的浏览方式,往往前几秒就决定了视频是否会被关注,并推送给更多的人。因此,个性、有趣的开头是获得大流量的密码,如幽默的开头语、好看的片头等。每个主播因性格、知识储备的不同而展现的形象和个性也不尽相同,应找到适合自己的主持风格。如民语新闻内容呈现较生硬,少数民族群众理解困难。应尽量选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并以通俗易懂、生活化的方式来进行呈现。总之,有内容、有特色才会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形成民语短视频品牌之路任重而道远。

(二)提高民语主播的综合职业素养,注重培养“民汉双语”主持人。广播主持人,大多在“幕后”对着话筒发声,视频化对民语播音主持人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语广播视频化后,部分主持人出现了面对镜头表现力欠缺、主持风格单一、缺乏自信、汉语主持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主持人是信息传递的纽带,播报和主持的风格不但展示自身的文化魅力,还决定节目传播效果的好坏。因此,民语主持人应走出“舒适圈”,提升职业技能。首先,加强民族文化的知识储备,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增强综合能力。其次,勤练基本功,从容面对镜头;备稿充分,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在播报中合理融入自我情感和认知,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最后,加强“双语”主持能力的培养。短视频传播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因此急需培养双语主持人。相关部门应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民语主持人的汉语主持能力,主持人加强自身学习,以便承担双语主持的重任。

(三)提升民语团队视频生产能力及运营技能。因语言问题,民语视频制作过程中必须要有通晓民族语言的人配合,或者直接由民语节目工作人员制作,云南台民族频率便是如此。民语主持人不仅要主持播出,还要承担稿件采编、翻译、视频制作、推送和平台运营工作,参与到广播节目和短视频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所以,采用集中培训和自学的方式,提升团队的各项职业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也为提高视频质量和更好地适应变迁中的融媒体发展做好准备。

四、结语

总之,借助当下短视频的传播力进行民语广播视频化,与现阶段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相符合,既补充了传统广播的传播限制,提升传播价值、扩大影响力,引导少数民族地区的主流价值观和正确舆论导向,也为社会大众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跳出单一的广播传播方式,视听化、多元化、多渠道的传播体系,使民语的传播价值和影响力重新“被看见”,逐渐获得社会认可。

□参考文献:

[1]罗青.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J].传媒,2020(22).

[2]赵亚光.互联网环境下广播传媒“内容为王”的重构与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9).

[3]旺珍,刘晓地.少数民族播音员主持人特殊素养的培养[J].声屏世界,2021(2).

(作者单位:云南广播电视台)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