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播竞争力的新闻采编全流程架构体系研究

2022-08-25 18:30:22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8期

□兰佳琪

内容提要:为促进融媒事业发展,为了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新闻宣传采编工作队伍,众多媒体人身兼数职,采访与编辑的职业属性差别正在逐渐淡化。然而即便如此,新闻采编流程中仍然存在些许传播障碍,且已经影响到主流媒体在新闻产品方面的传播竞争力。为此,结合以往新闻采编工作经验,分析了新闻传播竞争力思维,探讨了新闻采编全流程下增强传播竞争力的基本思路,并提出了基于传播竞争力的新闻采编全流程架构体系。希望可以为主流媒体增强新闻产品传播竞争力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新闻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

关键词:传播竞争力;新闻采编;全流程架构;采编体系

优质新闻内容依赖于采编人员的辛勤付出,但是能够优中选优且具备强大传播竞争力的新闻,却是极其苛刻地要求采编工作精益求精。如何在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完善采编流程,架构一套全流程新闻采编体系,成为当前新闻产业和媒体人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因此,文章将极力探索基于传播竞争力的新闻采编全流程架构体系,具体如下。

一、新闻传播竞争力思维

(一)精品化思维。新闻品质是重要的传播保障,更是新闻传播力与生俱来的先决条件,精品化思维是增强新闻传播力的重要方法论。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里,高品质产品获得了口碑效益的巨大传播力。即便是在万众互联的当下,也只有精品中的精品才能在网络中迅速发酵。所以,从新闻编辑层面上来看,精品化思维是打破传播屏障的重要前提,也唯有精品才能塑造新闻行业翘楚,唯有精品才能凝聚传播声望和影响力,真正获得强大的新闻话语权,让传播成为水到渠成之事。

(二)本土化思维。新闻传播不仅要看品质,还要看内容的符合度。这是侧重于大众审美的传播倾向,也是基于新闻受众对于新闻内容的本土化诉求。所谓本土化,便是要求新闻内容和呈现形式上符合本土新闻受众的感知需求。即便是报道国外新闻,也要用国人能够看得懂、听得清、想得通的方式来呈现,否则不符合大众审美取向和接受习惯的新闻内容,势必会造成更大的传播壁垒。因此,从新闻选题到内容取向,再到最终的新闻表达,新闻编辑要具备本土化思维,才能为新闻附加上强大的传播竞争力。

(三)用户化思维。从新闻消费需求来看,新闻编辑最终呈现结果是以用户诉求为导向的价值取向。从新闻节目编排到商业化推送,新闻传播力必将以传播力突破流量池局限。而这种传播力是更具消费潜力挖掘的用户化思维加持,对提升媒体流量效益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而用户化思维的延伸中,新闻编辑是否能够向受众传达精准新闻信息,是否能够获取受众高度信任,也决定了新闻传播力的最终结果。因此,新闻媒体的商业潜力取决于传播影响力,故而必然需要在用户化思维下探索新闻传播力发展潜能。

(四)数据化思维。对于新闻传播力的评价,不能用简单的大小之分来衡量,而是要用更加系统化的数据思维来佐证。用户点击率、转载量、点赞量、评论数、热议度等等,都是可以进行数据化分析的传播力评估条件。用数据化思维来解构新闻采编的全流程各处环节,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新闻传播质量。所以,数据化思维既是5G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媒体融合之后加速新闻生产的传播力要素。未来能够掌握并巧妙运用数据化思维的新闻媒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空间,借助传播竞争力来获取更大的传播价值。

二、新闻采编全流程下增强传播竞争力的基本思路

(一)传播理念革新。传统的新闻采编流程,限定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职业属性,虽然各司其职,能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发挥效能,但是并不一定能够获得最大的传播竞争力。因为在万众皆媒的时代里,最具传播潜力的新闻素材往往来自民间。所以,新闻生产流程如果缺乏全新的传播理念,或因分工过于明确而造成传播局限性。浙江省嘉兴市广播电视集团的“禾点点”新闻客户端秉持“新闻随时相伴,服务在你身边,智慧点亮生活”发展理念,积极实践跨界融合的理念。青岛市广播电视台获评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在融合传播、体系建设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案例都是传播理念革新后获得显著成绩,通过产品形态、传播模式、传播载体方面的不断创新,传统新闻媒体正在向“全媒体”转型发展,传播理念革新带来的空前创造力,才是新闻采编全流程下增强传播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二)垂直领域开发。新闻编辑内容是否能够抢占更多市场,决定了传播范围的大小。与其困顿在传统媒体的新闻专属领域,不如积极探索垂直细分领域的多种传播可能性。比如,传统媒体新京报自从开发了网络传播媒介之后,同步开设了N个垂直细分领域的内容频道,包括新闻直播、新闻快讯、动新闻、新闻评论、视频新闻、数据新闻、图集新闻等新闻呈现形式,更深一步细分新闻内容类型,有国内、国际、家居、健康、房产、财经、旅游、汽车、时尚、教育、文化等类别。定期更新热点排行榜,也会让新闻用户更快获得自己所需的新闻产品。因此,在传播覆盖面无限拓宽之后,垂直领域的新闻素材也会被快速发现,推送新闻内容更符合用户需求,也就产生了更高的新闻传播竞争力。

(三)社交平台互动。全新的新闻报道形式中,社交媒体平台具备更强大的新闻传播空间,这是因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社交互动增强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与其说是新闻媒体需要社交平台的推送功能,不如说是当前终端用户更习惯于这样的新闻信息获取方式。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资源持续扩大的趋势下,运营商也会倾向于新闻流量集中的用户群体,进而产生了新闻传播的迭代效益。虽然新闻编辑不屑于依靠用户数量来维持新闻传播量,但是社交用户却决定了新闻内容是否能够真正快速传播。所以,文字报道正在探寻适合当前用户所需的图文形式,直播新闻正在开发短视频新闻的表达方式,而更多H5页面新闻、AI新闻智能编辑、Vlog新闻等多种形式的新型新闻技术,也是为了迎合当前的用户新闻阅读习惯变化,更是为了创造社交平台方面的新闻传播互动。当社交资源成为新闻传播互动的驱动力,传播竞争力也必然将与时俱进。

三、基于传播竞争力的新闻采编全流程架构体系

(一)精品化思维下“选题”决策环节精进。新闻主题与新闻传播竞争力密不可分,当选题符合大众审美取向,才容易打造出具有强大传播力的精品新闻产品。如果选题范围未能进入大众视野,或者选题的价值取向与受众需求不符,那么这样的新闻内容即便是扩大了推送量,也不可能登上热搜榜。传播影响力是在浏览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依靠口碑宣传形成传播力的迭代。所以,精品新闻产品首先是“选题”赢在了起跑线上,而且精品化思维的加持下,也会让新闻传播竞争力得到前所未有的精进。

以往时期,选题来源于公众爆料,编辑记者凭借从业经验来判断、发现、选择新闻主题。但是精品新闻并不能完全依靠采编人员的工作经验,反而需要在“选题”决策环节上尽量捕捉更多新闻线索,并探寻那些更有机会打造成精品新闻的重要素材。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智慧媒体平台上线iNews系统,采用了数据引擎的关键词搜索技术和自然语言检索技术,可以同一时间内对数以万计的新闻线索进行主题化排列,相当于直接筛选出最适合当前舆情导向的选题范围。那么这种高效率的“选题”决策方式,必然能够辅助新闻编辑简化选题流程和决策,从跟不上网络舆情发展速度到超越新闻传播速度,真正借助选题空间范围的缩小来确保时新性,真正为打造精品新闻创造采编工作便捷性。

(二)本土化思维下“采访”垂直领域延伸。在本土化思维下,采访内容是否能够被公众真正接受,还是取决于推送内容的针对性及符合度。简而言之,越发契合公众心理需求的新闻内容,越加能够启发受众的新闻阅读兴趣。因此,传统媒体对垂直领域的新闻信息探索必须具备更强的开放性,而且要找到这些新闻信息与本土受众所需的契合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记者招待会中用“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完成了现场直播。这种技术升级带来的是横跨时空的“面对面”采访便捷性,也是代表委员们“远程异地同屏访谈”的本土化新闻报道升级。在众多垂直细分领域,并不需要采访团队完全实现零距离交流,在采访技术和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即便是异地采访也可以借助新型通信技术获得传播便捷性。

在本土化思维下,采访对象已经打破了空间局限性,新闻编辑也需要适应这样的采访形式,最快时间完成新闻稿件部署。可以前期与各类细分行业建立合作联盟关系,行业内部信息线索共享之后,新闻编辑和发布速度也会随之加快,传播力自然与日俱增。如非必要不用记者亲临现场,可以采取场外连线的方式获取一手新闻信息。运用这种快节奏的新闻采访和编辑方式,必将加速新闻传播速度,也必然是提高新闻产品传播竞争力的重要方法。

(三)用户化思维下“编辑”内容与时俱进。用户思维对改善新闻编辑方法具有深远影响,是因为编辑内容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新闻产品服务的对象和范围。网络与新媒体传播背景下的新闻早已不再局限于纯文字报道,面对融媒体传播的形势,新闻产量和新闻质量同等重要。也唯有建立良好的用户思维,才能从新闻受众视角去找到适合广泛传播的新闻素材,再通过新闻加工来进行优化,编辑出那些能够加速传播的新闻产品。当前,在新闻内容编辑方面,AI人工智能承担了更多编辑工作,如新华社通过“Magic”智能生产平台,在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制作了上万条短视频;人民日报社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的“智能云剪辑师”,具备人物动态追踪、多方位修复视频画质等智能编辑功能。但是毕竟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取缔编辑记者的主观工作,所以还要在使用新技术的同时逐步增强对新闻市场的考察力、增强对用户思维的判断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编辑的传播竞争力,有必要在得到采访稿后的第一时间,运用新型AI智能编辑技术对采访稿内容进行审核并加以修改。提高新闻出品速度的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对比同一时间发布的其他同类型新闻信息,剔除掉无用的重复信息来确保时新性。从而让终端用户眼前一亮,让新闻受众真实感受到新闻内容的与时俱进。通过主观经验和新型技术提高新闻编辑质量,在迎合用户思维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新闻传播竞争力。

(四)数据化思维下“云端”编辑系统升级。“媒体云”技术的升级带来了“云采编”的新兴媒体服务,而且因此衍生出“云端”新闻资源的共享化发展。5G和人工智能等新兴媒体技术出现后,新闻大数据在“云端”存储的条件被无限放宽。而且“云端”特色的新闻生产体系具有更强的应变性和系统化优势。应变性是因为“媒体云”所收录的新闻信息源来自各个领域,跨媒体平台在一个更具开源的环境下可以获得更多适合自身用户的素材内容。所以,应变性也是因媒体共享条件完成了“云端”升级,让新闻媒体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容易。从“云采编”的应用效果来看,具有绝对系统化的新闻生产优势。这是因为云技术升级之后,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来加速新闻生产。云采编可以认为是辅助记者在特定场景下完善新闻采编活动的必要工具,5G全息影像、5G+AI声像分析,慢直播固定机位拍摄等等,均对新闻编辑结果的优化具有深远影响。

“云端”编辑系统升级是基于数据化思维的全新发展路径,而新闻编辑真正获得传播竞争力的方法也必然离不开数据化思维。诸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AI云剪辑”支持镜头质量评测、穿帮镜头检测。新华智云的“媒体大脑3.0”通过智能技术识别有害信息,降低了审核工作的成本。此外,从分发的终端上看,报、刊、台、网、端、微、屏全媒体矩阵也已是常态化操作,媒体正在积极拓展新的渠道和平台。新浪新闻App正探索将优质内容分发到智能穿戴、智能音箱、智能家居设备等终端,以满足用户在云时代多场景信息需求。在内容评测、审核环节,数据化的智能技术也将缓解人工审核压力。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编辑的传播竞争力,有必要在新闻生产环节加入“云端”编辑系统,并完成全新的技术升级,以便最终全面提高新闻产品的传播竞争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竞争力思维是精品化、本土化、用户化、数据化的媒体战略构思。但是在新闻采编工作流程的层面上,还要革新传统的传播理念,开发更多的垂直细分领域,积极探索社交平台互动资源。建议传统主流媒体在提高新闻传播竞争力的发展道路上,架构全新的新闻采编全流程体系,在精品化思维下“选题”决策环节精进,在本土化思维下“采访”垂直领域延伸,在用户化思维下“编辑”内容与时俱进,在数据化思维下“云端”编辑系统升级。

□参考文献:

[1]魏星奎.打造新闻精品  提升党报核心竞争力——绵阳日报社推行全流程精品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城市党报研究,2022(01):77-80.

[2]张秋玲.全媒体人才战略的初步探索与实践——以郑州报业集团“正观”客户端为例[J].中国报业,2021(09):21-24.

[3]何晓燕.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采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法[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08):137-139.

[4]高艳萍.强化以“过程+质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浅谈烟台日报社新媒体采编人员绩效管理实践[J].新闻文化建设,2020(11):5-6.

[5]孙飞.新媒体下电视新闻采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3(30):132.

[6] 赵智明.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引发的云采编思考——以新技术应用看新闻生产流程再造[J].中国广播,2021(02):52-55.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