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探究

2022-08-25 18:53:29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8期

——以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为例

□袁 静

内容提要: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都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如果不能及时把握住“互联网+”的趋势,广播电视在内的这些传统媒体就有可能很快走向没落,比如广播电视,现阶段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的手段也在发生着变化,“互联网+”对广播电视的内容质量、播出形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这直接考验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能力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面对新形势如何能把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结合起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对的新的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

项目名称:本文系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电视节目策划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MSJYJX-2020-020)。

在各省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师资匹配、实验室建设、培养模式、思想教育、生源质量等方面均遇到了非常普遍性的问题,使得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服务地方的能力也不强。因此,地方转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立足专业特点,建设完善的教师队伍,回归学科改革,注重实践环节,明确各高校培养特色,提高生源质量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是河南大学按照新的机制和河南报业集团共同创办的一所以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宗旨的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为了实现学院“建设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的总目标和转设转型的发展要求,传媒学院积极响应学院提出“充分利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资源优势,主动对接,打造学院新闻、编导、广告、网络新媒体等专业集群”的号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与河南报业集团进行校企合作的发展规划。除此之外,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还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增加了新媒体、网络剧、软件实践课时的比例。在师资结构上,引进电视台、报社等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教师为学生授课。本文立足大环境并与学院的发展相结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新观点,新思路。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现状与问题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现状。进入21世纪,很多地方高校相继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相比北京、深圳、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河南省内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比较晚,主要集中在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平顶山学院等非985、211高校。招收生源由于统考形式单一,入学门槛偏低,生源较充足,招生形式稳定。对于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而言,这无疑是有利的。但是各地方高校中的广播电视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存在的问题。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课程不一致,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以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为例,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有教师8名,全部在40岁以下。专业教师均为硕士,博士0人。师资队伍整体较为年轻,学历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专业教师个人制作的作品偏少,专业教师的实践机会偏少。师资培训机会偏少。

由于教师职称学历普遍偏低,获得的教研项目较少,高级别教研项目更少,在课程建设上大多数教师还在如何讲好一门课的基础上下功夫,导致精品资源课较少,课程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

实践教学基地数目不够,专业对口的实践教学平台相对较少,虽然实验室建设逐年递增,新增了大约5个实验室,但是相对于每个年级100一150个学生,实验室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实践需求。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匮乏,实践基地种类单一,这也严重制约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互联网”思维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近些年,互联网快速发展,新媒体快速成长对传统媒体如广播、报纸、电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怎样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有效结合是广播电视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认清新形势的变化,把握媒体发展的变化趋势,传统媒体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才能不被时代淘汰。另外,现在广播电视对新闻的采写速度、新闻视角的把握以及广播电视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编辑意识,在当下,如何更好地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提高节目的质量,提高节目的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时代对各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首先,许多广播电视新闻都具有突发性,面对突发事件,如何进行第一时间的报道,如何有效提高报道效率是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也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洞察力和对突发事件的把握力进行重点培养,这样就能在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编辑。

其次,对于整个新闻事件,广播电视从业者还要进行深度了解和采访,对新闻始终保持新鲜性和质疑精神。对一个新闻事件有了整体了解后再进行报道。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报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才不会影响记者对整个新闻事件整体的判断,除此之外,报道中有时还要通过立一个新颖的标题来吸引观众。

(二)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发生了新的变化。

1.采写风格。由于传统的广播电视采写在写作形式和内容上都受到了较大的约束,采写风格比较死板,这种模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成熟很好地促进了广播电视采写风格上的变化。在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在采写和素材收集上,采写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采写的方式也有所改变,能够满足不同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广播电视的采写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第一,语言幽默,吸引受众。从而使受众对广播电视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吸引受众继续观看下去。第二、采写形式丰富,调动观众的感官感受,把图片、视频、漫画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广播电视节目具有易读性,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

2.采写技巧。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报纸、电视由于传送时效差,传送手段单一,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用户已经不再满足这种传统的信息访问方式。目前,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来源也发生着变化,从传统的依靠广播电视、报纸来获取新闻转变成了用手机、电脑、网络等。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再采写时注重技巧,现在的广播电视新闻对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采写后一定要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发出去,广播电视采写人员还应当提高自己的职业敏感,能够对人们感兴趣的新闻素材做出深度挖掘和报道。

三、互联网形势下形成电视编导专业特色的教育环境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广播电视从业人员需要创新的倡导,学校教育中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建设理念也要更新,在教学中注意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的分布,改进教育环境,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和技能的专业创新人才。

学习环境的创新。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第一场所,所以应该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有所成长。

为了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促进高校的发展,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地方高校增加资金,重办有质量的实验室,高校和各地方媒体、电视台共同合作培养出采编播一体的专门人才。在和地方电视台合作的过程中,学校要适应新的人才引进模式和计划,重新制定出符合培养模式的培养方案,不仅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加深对广播电视专业的理解。

目前,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设施基本齐全,学校投入500多万元建设了专业实验室6个。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相关实验室和教学场地主要包括摄像摄影实训室、非线编辑实训室、高清编辑实训室、中心数据库、平面软件实训室以及80座计算机机房等“系统化、专业化、智能化、应用性”的校内综合教学实训平台。

四、新形势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教学模式上的改革与发展

(一)广编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采写、拍摄、制作等方面的训练,熟悉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方法和制作技能,具备广播和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等方面的基本管理能力,具备视听结合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创作的基本技能。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不断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加大实践实训力度,着力培养学生的“采、编、播、摄、录、演+网络传播技术”多种实践应用技能,培养适应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创意型、创作型、创业型“四创型”传媒专业人才。

(二)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模式中的互动发展。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改革的过程中,各高校要加强和优秀媒体公司、广告公司的合作,结合各企业的资源,发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优势,构建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使学生在工作中能够尽快适应,真正成为媒体所需要的人,而不是纸上谈兵。

(三)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电视编导专业建设整体目标和思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紧紧围绕“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成为一个产业支撑坚实、教学体系先进、课程设置合理、教师队伍优良、教学条件现代化、教学管理规范高效、教学质量和水平较高、具有良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品牌专业。

1.构建“145”实践育人模式。一个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四个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校内实验教学平台;校外实习、实训、实战平台;专业比赛与学科竞赛平台;创新、创业、创作实践平台。“五个结合”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课与小课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实训与实习、实战相结合,学生作品、作业与专业比赛相结合。

2.“创新人才培养”和“创作优秀作品”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特色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打造传媒人才培养与服务平台。针对传媒人才“创意与操作一体化”的培养要求,学院探索了一条以校内生产性实训为主体、以校外集中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为两翼的“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创作优秀作品,打造学生毕业作品创作与推介平台。发挥教师工作室和学生专业社团优势,开展创作活动。依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各级媒体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创作平台。

五、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策略

(一)培养多元化师资队伍。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于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2009年9月开始招生,学制4年,是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教师引进过程中要注意教师来源的平衡,教师毕业学校的多元化,年龄构成的多元化,学历层次的多元化,注意对博士研究生的引进。

(二)制定专业建设与整体发展规划,突出时代性。首先各高校自身是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的,学生学习的知识层次丰富,尤其是广播电视编导这个专业在整个大学4年的学习中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在工作岗位中发挥出优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技术设备是构建完善校园实践基地的基础,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教学实践技术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独自制作电视节目。培养出有高理论素养、动手能力强的专业化人才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最终人才培养目标。

(三)调整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突出全面性。本专业确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确定“政治素质过硬、艺术修养深厚、技术素质全面”的培养目标,确立“创新人才培养”和“创作优秀作品”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特色发展理念。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节目策划、创作、制作、传播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政治水准、理论修养和文化创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系统、文化系统、网络机构及其他社会传媒业从事策划、撰稿、摄影摄像、播音、表演、传播等方面工作的传媒与艺术专门人才。即: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者,影视戏剧节目的导演者,文化项目的创意者,影视文化的研究者,新媒体的应用者。

本文就新形势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状,并结合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状以及发展作出了分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国内传媒教育领域中的参考书很少,为此,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教材建设,重视对优秀实践性教材的评估和发掘有很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茜.〝互联网+"思维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技能提升策略[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0,No.649(07):48-49.

[2]王玉晶,王春朋.〝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研究[J].采写编,2021(2):2.

(作者单位:河南开封科技传播学院)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