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变革、困境与对策

2022-09-21 16:23:13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9期

□丁 悦

内容提要:随着智能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大数据时代悄然到来,并深刻改变了原有的新闻报道模式。与传统媒体时期的新闻报道相比较,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在表现形式、报道内容等方面发生巨大变革。但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困境,数据技术发展不成熟、技术赋权时代的伦理等问题突出,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强化新闻报道,培养全能型新闻人才。

关键词:数据时代;新闻报道;变革;困境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技术的发展,我国新闻报道迎来新的发展方向。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不同于传统媒体时期的新闻报道,它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有诸多优势,但是仍然面临着内容同质化、形式单一、技术薄弱等问题,媒体、社会、受众需要合力,探究出合理的路径,解决相关问题。

一、数据时代新闻报道的变革

(一)从文字叙述到可视化呈现。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多为简单的文字叙述,而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致力于改变数字冰冷、零散的特性,使数字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大数据时代新闻报道更加注重图文交互,重视数据的可视化效果。数据可视化指的是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以及用户界面,通过表达、建模以及对立体、表面、属性以及动画的显示,对数据加以可视化解释。

可视化是数据时代新闻报道最基本的呈现方式,是关于数据视觉表现形式的科学技术研究。可视化是一种运用于信息、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学科,而在新闻学领域,它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呈现方式。首先,新闻的可视化以庞大的数据为核心,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整合、分析,进行内容生产和创作,打破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知识壁垒,大大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其次,可视化是数据新闻的载体,用可视化这样一种活灵活现的方式,数据不再显得枯燥乏味,提高了新闻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有效力。同时,可视化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弥补了很多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的短板。传统新闻的生产模式停滞在消息来源单一、发行渠道窄等框架中,未能做出突破,而可视化在生产模式上的创新恰恰弥补了这样的弊端。

(二)从事实挖掘到深度报道、预测性报道。根据陆定一对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这一理论下,相关从业者重视对新闻事实的挖掘。大数据时代,凭借技术的优势和数据的便利性,新闻媒体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加大深度报道和预测性新闻的力度。

从2014年《纽约时报》的《雪崩》获奖以来,多家媒体都将大数据、多媒体技术运用至深度报道中,大大拓宽了深度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图文合一、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等技术手段直接推进深度报道的发展,多角度、全方位呈现新闻全貌。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指出:“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庞大的数据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预测性新闻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预测性新闻也将会往动态连续报道、深度报道、精确报道等方向发展。

(三)从内容主导到以受众为中心。传统媒体时期的新闻报道遵循“内容为王”,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在内容真实新鲜、形式丰富多样的基础上,也更加注重对受众的关注。在数据时代,受众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作为参与者甚至是内容的生产者出现。传统媒体时代是以内容为主导,新闻报道呈现出典型的“中心化”现象,而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以人为中心,新闻报道逐渐去中心化。

不论是微信公众号、微博还是短视频的新闻报道,都有评论和点赞功能,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发表对新闻的看法,对喜欢的内容进行点赞。有的账号会开启转发功能,受众可以把相关内容转发给其他人进行分享。许多自媒体用户自身进行内容创作。这都充分体现了用户积极参与新闻生产的特点,也体现了媒体更加注重受众的体验。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用户是个性化与社会化并存的用户,为了满足用户的精准需求,新闻报道提供丰富的个性化服务。用户可以自己设定信息来源,自己查找、订阅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大数据技术也会根据用户的特点进行精准化推送,这样更容易满足用户多元的需求。但长此以往,容易造成“信息茧房”。同时,网络中的用户还可以作为新闻的生产者,积极参与数据时代的新闻生产。

二、数据时代新闻报道面临的困境

(一)呈现形式单一,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笔者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下大量新闻报道的分析得出,许多新闻的表现形式基本为图表加近千字左右的文字说明。尽管图表等的内容是根据对数据的分析而得出,但是图表上经常使用的符号往往比较单一,分析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说明。只是在近两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动态图等较为复杂的表现方式。

数据的可视化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展现都只是为了更好地讲述故事、展现事实,这个观点无可厚非。但是,长期过于单一的表现形式容易产生内容同质化现象,读者在只接受同一种模式的表达的过程中,难免会觉得生硬、单调。长此以往,容易流失读者,传播效果大大降低。

大数据背景下的新闻报道在呈现新闻的过程中,不断采取新的方法,目的在于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在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表现的时候,形式应该丰富而饱满,但是也要避免杂乱无章的数字堆砌。对数据进行完美的呈现是数据新闻处理过程中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二)技术制约数据的深度挖掘。数据是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核心,没有数据,就无所谓好的创意。许多媒体都喜欢采用数据来进行新闻报道,但是目前我国数据新闻在数据挖掘和数据解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大数据”的分析着重在了解“什么”,而不是“为什么”,技术壁垒导致我国新闻报道在深度挖掘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数据获取的渠道有限。纵观各个平台,数据新闻的数据来源,多数都是二手数据材料。这样的制作方法看似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和时间,但是也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数据新闻的创新发展。同时,数据处理能力也因为技术原因,无法对新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2.专业解读新闻的能力匮乏。近几年,数据新闻高产,其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但是,大多数都是经过“二次加工”的新闻,对新闻的深度解读方面有所欠缺。相比于国外媒体,如在数据新闻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卫报》,他们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相关专业领域的新闻工作者注重对数据的深度剖析,善于去发现数据新闻中隐藏的信息。国内在这方面的专业人士较少,数据分析能力也偏弱。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关键不应该流于表面,而是要借助数据和技术,深层次挖掘数据背后更为深刻、更有内涵的信息,创造更多的沉浸式新闻、预测性新闻,加强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全方面满足用户需求。

(三)人文关怀缺位,伦理问题突出。尽管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有着强交互性、可视化传播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对数据的过度追求和过多的受众自由导致新闻报道过程中人文关怀缺位。

近些年,尤其是在新媒体、自媒体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舆论场域允许受众参与新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虚假新闻泛滥、媒介公信力降低等问题也频频出现,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伦理缺失问题备受争议。

数据驱使下的新闻报道从多方面进行创新,但是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的改变,都应该明确一个观点:新闻报道的核心都应该是人。大数据带有明显的工具理性色彩,在新闻报道中过于强调数据,导致技术凌驾于人之上。同时,数据时代的算法黑箱、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严重,新闻专业主义遭受质疑。

(四)专业人才缺乏,团队建设落后。我国从传统新闻到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的转型时间较短,改革不够彻底。在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的转变过程中,能够适应新模式的专业性人才还在学习、摸索过程中,不论是在思维方式还是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承认有不少后起之秀,但是,专业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依旧缺乏,有默契、协调好的团队也比较缺乏,同时团队在建设过程中,改革所需要的思维、技术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存在矛盾。

三、数据时代新闻报道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数据运用,创新报道形式。大数据是一种技术背景,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学的概念。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与此同时,不断解构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闻报道必须顺应新的社会模式,积极利用数据技术,加大报道形式的创新。

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要加强和原有新闻报道模式的合作,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改变单一的报道模式,利用庞大的数据库和丰富的渠道平台加强新闻报道的多样性。首先,利用多平台合作,在APP、微信公众平台、短视频、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上进行报道,并利用“社交+内容”的传播形式,大大拓宽了传播渠道;其次,全息式的报道形式,图、文、音视频共存,在技术的辅助下提供全方位体验。

(二)打破技术壁垒,强化沉浸式新闻。过于丰富的媒介技术和碎片化的时间使得受众变得异常浮躁,喜欢短小的新闻,依赖视频、图片而不喜欢文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新闻深度的探索。针对这种情况,媒体要打破技术壁垒,结合VR、AI等先进的技术,强化报道深度,发展沉浸式新闻。

所谓沉浸式新闻,是让读者和受众置身于丰富而多元的信息环境中,从而产生浸入式的感受与思考。这其实就是从声音、感官等多方面来获得对新闻更全面的认识。而沉浸式新闻的发展对促进新闻报道的深度也意义重大,调查性新闻、专题报道等新闻类型的深度可以进一步加强,同时报道类型也可以更加丰富。

沉浸式新闻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借助数据资料,全面展示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与之相关的事件,进而引发人们对这一事件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思考。大数据时代借助数据的便利性,新闻报道可以加强这类新闻的发展。

(三)重视新闻报道的人文主义关怀。技术赋权背景下,可以通过推动报道的故事性,从细节出发,来加强新闻报道的人文主义关怀。

以人为中心、开放包容的媒介形态的核心之一,即是关注作为受众的人。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要尊重人性,媒体要用柔软的力量打动人心,获得情感共鸣。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要善于利用技术的优势,从平民视角出发,从细微之处出发,从生活中的真善美出发,彰显人文主义关怀。同时,媒体也要避免在报道中加入过多的主观情绪,避免带错误的节奏,误导受众,传递不正确的观点。

(四)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保证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有良好的未来,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势在必行。新的媒介方式也是新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是促进新媒介不断发展的动力。新的思维生产方式首先表现在对新闻人才的全新要求。

首先,要对媒体从业人员进行进修培训。大数据时代是一个人人手中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那么对人才的需求早已经不限于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而更多的是需要很好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全才。针对传统媒体时代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强化大家的互联网思维,在保留传统媒体优势的同时,加强大数据时代的培训。当下人才要求高,不能只会撰写文字或者拍摄视频,而是采写编评审样样都拿得出手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要加大对新力量的培养。高校、相关单位要加强多学科背景全才的培养,高校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等课程的建设,同时要多和国内外优秀的高校、单位进行交流合作,共同进步。同时,国家、社会和相关组织机构应加强资金投入,在有限的条件下,争取最短时间内达到人才满足或者基本满足需求的状况。

四、结语

大数据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热度不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闻报道必定会不断创新改革。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不断成为一种新闻现象,是现存的新闻的一种特殊叙述形式,并且形成了特有的报道机制。大数据的新闻报道在不断发展和被接受的过程当中,已逐步融入主流领域,我们要更好地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创新,立足于时代背景,不断促进新闻报道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缪苗苗.大数据时代新闻报道新模式的思考[J].传媒论坛,2021,4(05):57-58.

[2]张琮滟,余杨.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于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J].传播力研究,2019,3(35):167.

[3]江敏.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生产——以央视网报道十九大为例[J].视听,2018(10):155-156.

[4]韩舒宇.大数据时代新闻报道新模式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8,2(24):34+36.

[5]王梅宇.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J].数字传媒研究,2018,35(07):38-40.

[6]谭紫颖.大数据时代新闻报道模式分析[J].电视指南,2017(22):35-36.

[7]毕铭瑶.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创新模式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11):7+26.

[8]王枢.大数据时代传统新闻生产的变革研究[D].湘潭大学,2017.

[9]聂妍,匡晓沁.以英国《卫报》为例浅析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兼谈对我国报业的几点启示[J].科技传播,2017,9(19):78-80+82.

[10]刘萍英.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J].记者摇篮,2020(03):

83-84.

[11]万颖.大数据新闻的创新与困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50(05):151-156.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大学)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