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跨界叙事研究

2022-09-21 16:24:34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9期

□郑彩云 安婧华 张子琪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兴媒体迅速崛起,迫使传统媒体转型,并逐渐与新媒体融合。传统电视新闻的叙事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电视新闻的叙事方式需做出变革。本文主要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跨界叙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跨界叙事

课题项目:2022年度河北省广播电视研究项目“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跨界叙事研究”(项目编号:XM2215)。

融合新闻是与传播平台相对应的新闻传播方式,主要是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的新闻信息传播活动,包括多媒体采集、统一平台加工、多媒体发布和受众互动等过程。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现状

(一)电视新闻受众流失。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产生冲击,电视媒介产生的新闻信息也受到了影响。近年来,电视的收视率不断降低,电视新闻的观众也在不断流失。媒介融合背景下,每一个新闻作品都呈现多元化特征,其新闻的参与性、互动性更加吸引受众。而电视新闻传递给受众的信息相对单一,同时受众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参与感低、互动性差,导致传统媒体电视受众在不断地流失。传统的电视新闻叙事主要采用的是线性叙事,以事件的发生为时间顺序,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作为故事情节进行新闻报道。传统的电视新闻叙事方式缺少和观众的互动,观众只是被动地接收新闻信息,无法进行参与。媒体融合时代下,非线性叙事方式更能够吸引观众。

(二)电视新闻的影响力降低。最初电视媒介是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并且通过电视媒介报道的新闻信息具有权威性,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其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覆盖范围广,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新媒体能够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呈现重要信息,并且能够及时地反馈给受众,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突发事件中报道者不一定是记者,可能是亲历者或者是目击者,他们传播的信息更具有权威性,更真实。面对突发事件,专业记者赶往现场也需要时间,在时效性上相对滞后。例如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记者当时正在九寨沟旅游,结果发生了地震,记者通过手机拍摄直接进行新闻播报,获取了现场第一手资料。当记者和亲历者的身份重合时,进行的传递更有效、更快速。所以当受众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并且能够接收到全面及时的新闻信息,同时还涉及专家、网友等不同领域的观点,受众就不再单纯依靠电视获取信息,电视对于受众的影响也在不断地下降。

(三)融媒体从业人员缺乏。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在采写、编辑、制作、发布环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相关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从业者需要具备整合传播策划能力和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能力。传统的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职能较为单一,只是负责电视媒介单一渠道的新闻信息的采写、编辑、制作、发布,不涉及其他媒体渠道的新闻信息采写、编辑、制作、发布。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从业者需要掌握多种技能,熟悉不同渠道新闻采写、编辑、制作、发布流程。

二、传统电视新闻的叙事方式

(一)叙事视角。传统电视新闻报道是通过采访、编辑、剪辑、录制、播出完成。记者获取新闻素材只是作为记录者记录新闻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并没有去参与新闻事件。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在记录的过程中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以旁观者的视角还原事情的发生。通过采访事件中的人向观众传递信息、记录新闻信息,并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二)叙事时间。传统电视新闻叙事时间分为两种情况,第一以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叙事顺序,依照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然后呈现新闻内容。第二是电视新闻节目为了更好地呈现节目效果进行编排,按照自己的时间顺序进行新闻内容呈现。传统电视新闻更多采用的是以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作为新闻呈现的顺序,完整地还原事情的发展过程,让观众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始末。如电视新闻《求才,莫让才求人》在叙事时间上是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结合节目呈现的效果进行编排,开始是以山东省青岛市人才引进政策的颁布、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事件发展的时间线索。中间穿插关于当事人的采访内容来凸显青岛市人才引进政策的问题,使得新闻内容更真实、更具有看点。

(三)叙事空间。传统电视新闻叙事空间是通过剪辑的技术手段体现的,通过剪辑手法,使得多个镜头的组合来叙述事件完整的发展过程,解释情节与事物的联系。但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呈现的电视新闻画面相对单一。

(四)叙事结构。传统电视新闻通常采用线性叙事结构,按照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进行新闻报道,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逻辑结构来组织故事情节,是一种不断解除悬念的连贯的叙述方式。“线性”这个词更强调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前因后果,事件之间的关系。电视新闻虽然是以视听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但是一个新闻作品的呈现需要进行合理的编排和构建,在整个新闻视频中必须有一个严谨有条理的线索。因此线性叙事结构逻辑较为严谨,情节故事通俗易懂又符合常规,将新闻信息传递给观众时,不会产生歧义或者是误区,不会造成受众的误解。传统的电视新闻按照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进行报道,如电视新闻《求才,莫让才求人》,主要围绕山东省青岛市人才引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通过记者调查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山东把人才制度改革攻坚行动列入2020年度九大改革攻坚行动作为开端,然后引出青岛市招引人才中出现的问题为例,青岛市2014年建立海尔时代风景小区人才公寓,吸引140多名高学历人才购房居住就业。但这些人才到来之后,却发现房子在市南区,户口落在市北区,孩子上学只能舍近求远,这一部分作为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6年时间,他们奔走于有关部门寻求解决办法,但却被推来推去。这使得引进的人才面临选择离开青岛,回老家发展,这一部分作为新闻事件发展的高潮。结局是记者介入采访,客观反映人才诉求,深度调查问题原因,结合电视问政,最终推动了问题解决。

(五)叙事主体。传统的电视新闻叙事主体通常是记者、主持人、评论员,都是专业的新闻人员进行新闻事件的讲述、报道。在电视新闻中以画面、声音、字幕等形式进行新闻事件的讲述,而讲述的主体就是主持人和相关专业人士。如电视新闻《求才,莫让才求人》,叙事的主体是评论员和记者,评论员通过青岛市人才引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记者针对青岛市人才面临的困境和问题进行调查和采访。记者和评论员是此条电视新闻叙事的主体。

(六)叙事立场。传统的电视新闻叙事立场通常是以新闻机构的立场作为叙事立场,在报道新闻信息时,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完成准时新闻原则,对新闻信息进行把关、筛选、传递。如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公共频道《民生直通车》播出的电视新闻《求才,莫让才求人》,记者介入采访,客观反映人才诉求,深度调查问题原因,结合电视问政,最终推动了问题解决。以客观反映真实问题,舆论监督的叙事立场,进行新闻内容的把关,最终呈现给受众。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叙事方式

(一)叙事视角。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叙事视角呈现多元化,除了记者作为第三人进行记录新闻事件,呈现客观真实的新闻事件给观众以外,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参与者都可以进行及时记录,并且作为公民记者提供新闻素材,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新闻事件的讲述,以“我”的口吻进行观点的表达,让新闻事件更加具有说服力和真实性,更贴近受众。让观众看到电视新闻的时候,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性,并且能够满足观众对于信息获取的需求,贴近受众的心理。如2022年3月21日东航坠机事件,通过采访当地的居民,通过居民的口述获取当时飞机失事瞬间掉落的过程,以及飞机坠落的残骸,通过第三方的视角还原飞机坠毁的瞬间过程。

(二)叙事时间。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叙事时间并不是单一按照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报道,而是根据受众对于事件的需求,更好地吸引受众为目的进行新闻事件叙事时间的编排。电视新闻叙事时间除了正序以外,可以进行倒叙或者是插叙来描述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新闻事件用倒叙的手法,可以追溯到过去,模拟还原过去发生的事情。如对张桂梅进行新闻采访,讲述张桂梅对教育做出的无私奉献,采用倒叙的方法可以回忆过去张桂梅的生活、办学、教书育人等事件。

(三)叙事空间。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叙事空间多元化,不再是单一的采访素材存在的地点,可以通过剪辑技术形成不同时空内容,穿插到同一新闻素材中,呈现多时空的新闻故事。在电视新闻中可以添加数据地图,了解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

(四)叙事结构。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叙事结构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非线性叙事结构打乱时间顺序,将人物和情节切割成许多片段,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故事包,每一个故事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相互独立,可以全方位地讲述新闻事件。如采访张桂梅,张桂梅是电视新闻的主要人物,通过对张桂梅不同角度的叙述,新时代的女性、教育育人楷模等,吸引观众深入了解事实,也可以将张桂梅关键的人生转折点作为单独的片段,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新闻信息的传递,让观众能够更加有兴趣来了解张桂梅这个人物。非线性叙事结构更多是通过叙事时间和叙事故事的分割、穿插带来多样性,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了解事情的欲望。

(五)叙事主体。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叙事主体包括主持人、记者、评论员、公民。每一个新闻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都可以成为新闻事件的叙事主体,通过公民讲述新闻事件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兴趣,并相信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东航坠机事件有很多电视新闻信息是附近居民的口述,以及记者到现场采访的视频。

(六)叙事立场。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有更多的受众参与进来,叙事立场就发生了变化,更多以参与者的身份、个人的立场进行信息的传递,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叙事立场不再以媒体机构为出发点,而是以受众个人作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发表自己对于新闻事件的看法和态度,让观众看到电视新闻报道的时候,更加贴受众,具有亲切感。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未来发展

(一)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传统的电视新闻只是通过电视媒介向受众传递信息,受众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二者之间较少互动交流。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兴起,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单一,可以从不同平台获取新闻信息。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需要加强与受众的互动,让受众积极参与新闻过程。在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加入技术手段,比如扫描二维码、手机摇一摇获取新闻信息,让受众主动参与,并且加强互动。

(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1.短视频平台。随着用户行为习惯的变化,短视频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迫使主流媒体也不断入驻短视频平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必然会进行跨界传播,借助短视频短小、快速传播的特点,根据电视新闻素材进行剪辑,短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同时保证了新闻信息的质量和视觉体验。

2.新闻客户端。电视新闻素材可以进行加工,在新闻客户端上进行播放,通过H5形式传播,产生二级传播效应,如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H5|夜·姑苏繁华图》,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了助力经济消费复苏,体现苏州在疫情之后不断释放的经济活力,凸显夜苏州的消费热潮,作品构思融入了沉浸传播的理念,浓墨重彩的生活场景,底层配上香暖的姑苏乐风,图中有“手”图标的地方都是可以点击进去的,“滑动云游夜姑苏”,指尖动下即跳出新画面,看到各种潮流信息。通过趣味互动让用户以玩游戏的方式,手指滑动之间,了解苏州经济复苏中的宿、文、吃、健、游、娱、购,唤起用户情感萌动,情不自禁想要参与其中。

3.表现形式多样化。第一,电视新闻+慢直播。慢直播是指长时间现场直播,在直播过程中没有主持人和记者,也没有任何剪辑,是客观记录的过程。在直播画面上相对单一,主要以监视摄像头录制的画面为主。这种形式与传统电视新闻直播是有一定差异的,传统的电视新闻直播都是要根据新闻内容进行画面转化的,并不是在固定的机位和镜头保持长时间不动。而慢直播是做无声的记录者,让用户在观看直播内容的过程中去参与,在参与过程中产生用户间的互动和交流。如疫情期间,火神山医院的搭建过程采用的就是慢直播的形式,全程24小时记录,用户在家全程24小时可以观看,并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叹国家的力量和搭建的速度。

第二,电视新闻+VR沉浸新闻。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无限延伸,通过VR技术,我们可以随意选择角度和场景,进行新闻内容的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获取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结语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已经不能满足受众需求,需进行变革。传统电视新闻必须要从电视新闻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变革,才能够实现传统电视新闻的转型。只有通过创新融合的方式才能吸引受众,提高电视媒介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牛晨婧.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旋律叙事研究—以央视新闻客户端为例[D].山西大学,2020.

[2]张明婧.电视新闻融媒体叙事的百姓视角与体验表达—以央视新闻疫情报道为例.[J]新闻前哨2021(2):16-18.

[3]石长顺.融合新闻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14.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