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与感动:用影像讲好河北故事的样态升级与创新

2022-10-18 15:42:07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10期

□陈婧薇 周 苑 杜学靖

内容提要:地域文化是讲好地方故事的重要体现,是该地区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如何讲好地方故事、传播地域文化是当今地方卫视节目制作的难题,其影像创作的过程需要用更多元的样态方式进行表达与创新。本文从河北卫视创作播出的真人秀节目、电视文化专题片以及长城网播放的微视频作品为例,分析用影像讲好河北故事、彰显河北地域特色并弘扬河北地域文化的创新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河北故事;地域文化;影像化传播;样态升级

基金项目:2020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故事影像传播的地域文化认同与传播效果研究》,(项目编号HB20XW021)。

地域文化体系是指根植于一个特有的地域内,当地百姓依据集体习惯、文化习俗、社会变迁发展,创造出独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在动态演变的历史进程中,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推动文化传承和文明进步的精神动力。如何推动地域文化的可视化保存与传承,是当前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重点研究领域。本文以河北卫视综艺节目《你要去哪儿》、纪录片《燕赵传奇》、长城网新媒体平台推出系列微视频《崇礼故事》三部作品为例,探究河北故事影视化传播的叙事策略。

一、新媒体语境中影像化的样态升级

影像内容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作为综合型艺术来讲,影像更反映了特定的时代特色、地域情境、民族传统的社会文化现象,并致力于通过影像化表达出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地域文化是影像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纪录片中就出现了地域文化的影子。而在当下新媒体语境中,地方台综艺节目也开始尝试通过节目场景设置、情节安排等方面,将属于当地独有的方言文化、饮食文化、建筑特色、历史文化等展现在受众视野里。河北卫视制作播出的国内首档盲游式文旅体验真人秀《你要去哪儿》,不仅创新了旅行类真人秀节目的“玩法”和规则设置,更用全新的形态样式实现了讲好河北故事的路径创新。节目用充满未知的“盲游问路”形式确定嘉宾旅行路线,尽显河北的地方特色;以饱含情感的路人故事彰显河北的人文价值内涵;用记录真实的沉浸式体验创新河北故事的传播形式,极具温情地表达出燕赵大地与河北人民的梦想与责任。

(一)充满未知的盲游问路尽显河北地方特色。对于真人秀节目而言,任务和规则的设置是节目可看度的核心要素,决定着节目的整体定位与走向,特别是对于未知悬念的设计是吸引受众持续关注的重要环节。《你要去哪儿》突破了传统旅行类真人秀节目对既定路线的依赖程度,用嘉宾询问式盲游的设计激发了受众对未知旅程的好奇心,同时,又将四名嘉宾分成两组竞速赶往目的地的规则增加了节目的悬念与对抗程度,刺激嘉宾在旅途过程中展开竞争,展现出未知看点。

其次,在整个盲游的行程中,镜头跟随嘉宾的路线全景观地展现出河北大地的地方特色,让河北地区之外的受众能够更好地了解燕赵文化的底蕴与深厚的历史。在展示燕赵风俗文化方面,镜头记录了打树花、吴桥杂技、唐山皮影等河北非遗文化,使观众感受到民间艺人在传承民间艺术时的艰辛与执着;在打卡河北名胜古迹方面,四位嘉宾的足迹经过了狼牙山、城子峪长城、秦皇岛、保定古城、白洋淀、木兰围场等经典景区,让观众从画面中领略到大美河北的风采和魅力;在宣传河北新农村建设方面,通过曾经登上央视的传奇村长方文平、瑜伽书记卢文震等人在美丽乡村建设及扶贫工作中取得成绩为素材,令观众真正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饱含情感的路人故事彰显河北人文价值。纵观当下各卫视的旅游类真人秀节目,大多把目光和线路放在了出境游的选择上,过度注重国外的风景与奢华的线路以及明星嘉宾本身的热度,但是却忽略了传播地域特色与人文价值。《你要去哪儿》不仅做到了宣传河北地方特色,还兼顾了主流电视媒体的人文关怀与人文价值功能,实现了文化认同的建构与引导。

节目用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彰显出情感的力量,嘉宾们跟随着路人的脚步,看到了奉献的故事、梦想的故事和职责的故事,更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伟大,感受到平凡之中的温暖与喜悦。例如“烈士之女”邓小岚传承父亲的遗愿,退休后义务支教马兰村;“十三代打树花传人”王德满因训练和表演伤痕累累却无怨坚守非遗文化;承德张三营羊倌小伙虽不断遭遇困难却依旧怀有建设家乡的雄心梦想;为涞源西官庄村留守儿童创办免费小饭桌的严敏文老奶奶,年近耄耋,只因故乡情怀……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使嘉宾动容,更唤醒了屏幕另一端每一位观众传递爱与希望的决心。

(三)记录真实的沉浸式体验创新河北故事样态。全球化的浪潮和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地理范围内的文化差异”不再显现或趋于消解。受众的审美体验和收视习惯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可视化书写与传播,在消费文化为主的经济社会,人们对“新奇”的认知门槛逐渐升高,与之共存的是“深度认识”的浅层化,这对讲好地方故事而言,又是一个新的挑战。节目《你要去哪儿》通过嘉宾询问路人去哪儿就必须跟随路人去哪儿的设置要求,使嘉宾不仅要跟随路人的行走线路,还要跟随路人沉浸到其原本要经历的事件当中,用他们在事件中的第一视角和主观体验大大增加了节目的奇观化与陌生性,打破真人秀节目的固有边界并创新了河北故事的讲述形式。“奇观”不只是声音和画面带来的视听感受,还是深层次的心理体验,它最大的特征就在于非常态化的呈现与陌生化的场景与事件。面对众多依赖明星热度与奇异风景风情的众多旅行类节目而言,《你要去哪儿》别具风格地选择乡村、深山、学校、林场等朴实却不普通的真实生活场景,凸显了河北故事的时代内涵、拓展了河北故事的内容深度、丰富了河北故事的影像形态,为河北卫视后续开发节目价值与创新节目形式起到了启示与引领作用。

二、地理空间中故事化的整体观照

中国文化是复数的集合式,彼此各有特色又相互依存。地大物博的华夏大地呈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生命蓝图。地域文化在长期动态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共性与个性共存、一体与多元并存的特质。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其著作中所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地域文化具有贴近性、大众性,是中华文化的根,是抒写地域文化故事化的源头之水。地处内陆、靠近黄河的山西人民,深受黄土文明和中原文化的影响,憨厚、守旧、朴实是山西的地域文化传承;临海的地域位置、跨国交流的港口城市,造就了广东地区开明、包容、勇敢的地域特色;蕴藏着人类未解之谜的泥河湾盆地(河北境内),同样也书写着燕赵大地的文化特色。本部分以河北卫视推出的大型电视专题文化纪录片《燕赵传奇》为例,该栏目从“成语故事”“红色太行”“文脉雄安”“丝路河北”“行走的博物馆”等多个系列制作,选取具有时代穿透力的人文故事,在精准编码中续写诗性故事,在古今对比中,建构文化自信,展现不同时代的河北文化特色,让观众一同领略独具特色的河北故事。

(一)精准编码,续写诗性故事。媒介的出现为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提供了新的道路,影像是宣传地域文化的最优途径,其符号的编码化是开发和挖掘文化价值的组成部分,比如拍摄地方宣传片、塑造人文特色、打造文旅产业等,都需要对地域故事进行精准化编写,对影响进行故事化编写,更易被观众所接受,画面语言在读图时代极大地消解了地域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不管以何种方式或内容编码,地域故事的呈现必须具有准确性、真实性,精准编码不仅是对文化的精确书写,还是对受众心理的准确把握。

地域文化不是抽象的虚伪存在,也不是既有的确定的事实,其是一个不断“生产”的过程,城市形态表征和文化是在变化中发展的,是结合社会语境下发生历史的流变。自古以来,我国作为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展现,因此,在地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同样也需要诗性语言的使用。何为运用诗性语言传播?它指“传授者以富有诗歌特征的符号编解码,采用诗歌渠道进行信息交流的传播活动。”由此可见,富有诗意、音韵之美的诗句,语义简练、内蕴丰富,为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为通畅的路径。古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特色,说起杭州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之称,而地处燕赵大地的河北省,“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是荆柯刺秦留下的文化符号。在电视文化纪录片《燕赵传奇》中对燕赵大地故事重新诗性化续写,比如“保定古城与地道战”短片中,对当地冉庄村村口的老槐树以及树上的大钟,都重新赋予符号化的意义,在诗意中讲述燕赵故事。

(二)古今对比,构建文化自信。历史在当年也是生活,是旧有的文化,是故人的生活,它对于今天的意义是投射生活,融汇贯通。河北地处华北平原,其地域文化被称为燕赵文化,是因为所处的范围在战国时期燕国和赵国的大致区域,神话中的炎黄和蚩尤大战发生在河北保定,荆轲刺秦、邯郸游侠是燕赵文化的起点,近代以来狼牙山五壮士、西柏坡革命根据地等更谱写了文化华章。“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是燕赵文化的缩影,古老的燕赵文化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纪录片《燕赵传奇》中,采用多重场地的“N+1”模式讲述燕赵故事,将情境真实再现、讲述者深入场域之中,各场景在层层递进中,打造沉浸式的仪式场域,在短片“杨六郎守三关”中,运用当今文化和古时对比,是现代与古时的和谐共处,现在的雄安新区代表当下的河北地域文化,杨六郎藏兵洞是宋朝留下的智慧文化。在影像化的故事呈现中,将边缘文化展现给他者,在文化了解、认同的递进价值意义中构建起文化自信。在当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地域文化更是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自我更新的活力,焕发出新的时代力量。

三、融合视域中城与人的角色烙印

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将河北故事的传播形式进行了升级,单一的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逐渐被摒弃,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打破了电视为主、网络为辅的工具论,实现了媒体融合背景下,从“相加”到“相融”的根本转变。地域形象是该地区文化的反映,一旦形成就会积淀于人们的记忆之中,成为脑中的集体无意识存在,人们往往对该地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会生成一定的集体想象,影响人们对其所属地域文化的认同与传播。地域文化的影像叙事平台大都是以地方台为主,其是传播地域文化的关键,但是媒介技术的更迭下,亟需拓宽故事讲述的路径及形式。因此,河北电视台积极响应互联网思维,在创新中健全全媒体发展体系,借助长城网这一新媒体平台,对用影像讲好河北故事展开了积极探索与尝试。本部分依托长城新媒体推出的微视频《崇礼故事》为例,分析其以人为本诉说地域之情、弘扬地域文化的优势及特征。

(一)以人为本诉说地域之情。文化和历史都是依托于人而存在的,讲好河北故事需要强调大众的关注度,抛开“阳春白雪”的叙事策略,侧重从普通人的社会生活中对地域文化进行可视化呈现,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地域文化魅力,通过简单易懂的叙事吸引受众关注。另一方面,影像作品呈现更重要的是展现人。通过人去了解文化,把镜头对准普通人与地域文化之间的故事,挖掘城与人之间背后的感人之事,同时,以人为切入点讲述河北故事、宣传河北文化,是受众获得文化认同的首选路径。虽说每一位个体所在区域是不同的,生活背景是不同的,但其对于人类情感的认知是相融相通的。系列微视频作品《崇礼故事》聚焦崇礼现场,参与冬奥筹办或备战的工作人员、场馆建设者、媒体宣传、教练员、医护工作者及志愿者等人物,讲述他们与崇礼的故事,在他们的故事中让受众了解崇礼、了解张家口,进而深入走进河北的历史与文化,展现河北的区域特色、文化特征。在“崇礼故事之冬奥植树人”短视频中,总工程师杨建忠负责冬奥核心区的绿化工作,他用自己四十余年的工作经验,将绿色崇礼展现给世界友人;90后急诊科医生樊殊婧以生命的守护者的印象,彰显人文价值,抒发地域之情。

(二)群体传播弘扬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具有经济推动力,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收益,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正如法国社会学者布尔迪厄所言,文化也是一种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

随着社会经济效益的发展,追求精神的享受成为大众的初衷,停下脚步,慢慢生活成为社会的热潮,有特色、有文化底蕴的城镇,成为人们离开熙熙攘攘的城市之后的首选地点,地域文化形象的成功塑造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更好地传播当地文化。《崇礼故事》不仅做到了以普通人的故事,构建河北文化特色,而且通过冬奥会向世界友人展现新的崇礼,通过镜头向国人展示崇礼独有的地域特色,即天然的冰雪世界。“崇礼故事之冬奥‘洋’使者”中主人公墨轲是德国人,他是张家口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主任,在中国生活了38年的他,跟随着一张张库大道上载着货物的骆驼的图片,走进了张家口这个城市,向世界推介张家口,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讲述崇礼故事、张家口文化、中国文化。

综上所述,河北卫视和长城新媒体平台立足地方、深耕本土,是聚焦讲好河北故事的职责所在,也是优势所在。在全球化的今天,河北地域文化的可视化保存与传承是用影像讲好河北故事的传播重点,在以河北故事为主题主线的各类影像作品中,通过游戏环节设置、节目场景安排、镜头视觉呈现等,全景式地展现河北地域特色,不仅让地域历史文化“活”了过来,更以城与人的故事诉说了燕赵大地的动人情怀。

□参考文献:

[1]谢清果,李海文.地域文化传播视角下文化自信的实现逻辑[J].中国文化与管理,2021(02):20-26.

[2]孙欣.城市台地域文化影像建构探析[J].新闻战线,2021(22):

102-106.

[3]王媚娇. 四川地域文化在纪录片中的影像化呈现研究[D].成都大学,2020.

[4]李海文,谢清果.诗性传播:中国姓名的大众传播之道[J].教育传媒研究,2019(06):52-56.

[5]刘波,蒋潇潇.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对外传播的路径创新[J].中国电视,2021(10):20-23.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