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的创新发展与数字化转型

2022-10-18 15:50:53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10期

□郭子雪 徐铭泽

内容提要:戏曲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历经八百年推陈出新成就了今日盛况。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已深入文化产业各分支领域,各艺术门类不断丰富内容和表现形式,辅之以声光电结合的多元化舞美设计,带给受众绚丽的感官体验。相较之下,戏曲领域的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传统戏曲的呈现效果在现代科技造就的舞美效果面前略显寡淡,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因此,传统戏曲的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关键词:戏曲、艺术史、数字化、文化产业

一、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发端于远古时期祭祀仪式,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在祭祀时要用人作为神鬼所凭依的实体;同时,巫者身穿巫服,手拿特定的道具,在音乐的伴奏下载歌载舞、口中念念有词,以此来娱乐神鬼,这种仪式便是“后世戏剧的萌芽”。后来,经过汉魏时期的百戏、隋朝时期的歌舞,民间表演艺术得到了逐步发展。唐代的歌舞戏和参军戏,已经开始以故事情节为主,由演员装扮成某种角色,用歌唱或念白配合表情动作,根据规定的情境进行表演,基本上形成了戏曲的格局。北宋时期“杂剧”兴起,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民间出现了专门演杂剧的“勾栏瓦舍”,也就是现在的剧院,民间勾栏瓦舍上演的杂剧,注重故事情节,继承了唐代参军戏与歌舞戏的模式,丰富了戏曲表演形式。南宋时期,杂剧在宋、金分治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在南宋统治地区出现了以南方曲调为唱腔的南戏,在金国统治地区则发展为以北方曲调说唱故事的诸宫调,后者对元代的杂剧有着重要的影响。元代是中国戏曲的辉煌时期,元杂剧虽然名为杂剧,但与宋初那种以诙谐逗笑为主的短篇杂剧不同,元杂剧故事情节渐趋复杂,演出时间明显加长,内容和形式得以丰富完善,甚至有了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有些作品开始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比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到了明清,戏曲的发展高潮迭起,成果辉煌,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都是戏曲艺术作品的集大成者,此时期各地方剧种也纷纷兴起,此后中国戏曲逐渐进入鼎盛期。

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显示,我国当时活跃的地方剧种有300种之多,戏曲艺术的繁荣盛景可见一斑。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娱乐方式也日趋丰富多彩,电影、流行歌曲、电视剧、武侠小说、电子游戏充斥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戏曲市场的大面积萎缩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00多个剧种如今仅剩百余种,其中部分剧种仅仅活跃于农村。传统戏曲正在流失大批量受众,亟待革新。 

二、传统戏曲创新方式

传统戏曲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内容上,传统戏曲故事题材多为历史人物的颂扬、英雄事件的重现、神话故事的表达等等,题材来源时间较为悠久,缺乏时代感与创新性,无法顺应市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而现行市场的多元化演出形式比如话剧、舞剧、音乐剧等多采用现实主义题材,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再现与重现,亦或基于现实生活的二度创作为主要内容来源,贴合生活,贴近受众,使受众面得以最大化扩大。形式上,传统戏曲近年来多为经典剧目复排,在以“唱念做打”为基调的基础下,停留在了舞台剧时代,没有搭上电影、电视、小屏传播的快车,也未融入多元化表现手段加以呈现,同时受制于其唱腔、台词、化妆、道具、舞台布景等因素,无法给观众带来更加直观和新颖的视觉感官冲击,进而无法吸引更多受众群体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关注。

传统戏曲作为戏剧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类型剧目有着共通之处,适用于创意产业发展规律与传播逻辑。近年来,不乏某些地方戏元素被引入不同艺术门类而跨界成功的例子。比如与流行歌曲的融合,歌手谭维维邀请陕西华阴老腔老艺人合作演出的现代摇滚《华阴老腔一声喊》,将两种看似不搭边的音乐表现形式巧妙糅合在一起,配合现代舞美的应用,构成了一段震撼人心、传唱度高的音乐作品,这样的土洋结合,让更多人认识了华阴老腔,也使华阴老腔这一“土得掉渣”的古老戏曲艺术重新焕发出了时代的光彩。再如台湾省台北新剧团2019年改编的《赵氏孤儿》,在传统老戏的骨骼上,用一些创新的元素对其进行包装,舞台布景和服化道具使用非传统戏曲的形式进行表现,通过现代戏剧观念的剪裁和剧场效果的发挥,增强戏曲表演的试听感受,“新中见老,老而弥新”,在大陆巡演中取得热烈反响。再如前一阵短视频平台上风靡的国风戏曲动画片《戏瘾患者》,将传统戏曲的表演形式、服装扮相用动漫人物表现出来,加上现代音乐和动漫效果的运用,短短两分钟的视频看得人心潮澎湃,吸引了众多年轻戏迷和动漫爱好者。又如外国名著的京剧化改编,上海京剧院曾改编法国文学家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又名《情殇钟楼》,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为唱念作打的表现方式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将大量的唱放在人物内心冲突激烈的情节中,用音乐歌舞表现气氛的鲜明对比,舞蹈上以传统的京剧身段为基础,辅以西方舞蹈的动作和舞步,舞台布景空灵、简约、写意,化妆、服饰延续了京剧的传统,是一个成功的跨文化传播案例,成为了京剧舞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成功案例,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戏曲的生机与活力,传统戏曲转型发展大有潜力可挖。

三、传统戏曲数字化转型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新一代信息传播技术向文化产业各领域全方位渗透,畅达了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提升了文化产业链上下游各端的协同性。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文化+科技助力文化艺术作品创作生产,线上+线下助力消费传播环节。加之近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是题中应有之义。

戏曲的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数字化科技的运用。现代剧场与传统戏台在空间纵深、区域划分上有着较大的区别。“品”字型舞台、镜框式舞台是当下各大剧场主流的舞台类型,而传统戏曲的呈现受制于戏台空间限制,多以简要的舞美布景、道具设计进行,放置在现在的主流舞台上略显单薄且不适应当下巡演运输逻辑,难以实现系列演出巡演计划。因此,数字化科技手段能够在舞台效果、运输流通等环节很好地解决问题。多媒体元素的融入能够营造沉浸式体验感,也能在制作上实现可重复循环利用,节省部分制作成本。

二是对线上虚拟空间戏曲演出的拓展。当前线下演出一个重要的现状是,作为剧院方,有限的档期更愿意提供给市场知名度高、带动消费能力强、反响好的演出剧目;作为戏剧艺术生产方而言,更多的演出场次才是促使艺术生产力快速提升的关键要素。这样的现状使得传统戏曲除了“点播”和特定时期特定场合的演出场次,很难获得市场的主动推广。加之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线下演出空间急剧收紧,使得本就缺乏演出场次的戏曲更加难以得到演出机会。基于这一矛盾的现状下,线上虚拟空间成为了传统戏曲拓展演出市场的不二之选。前面我们说到,传统戏曲停留在了舞台剧时代,没有搭上电影、电视、小屏传播的快车,所以线上演出的拓展方面,传统戏曲大有潜力可挖。但受制于线上虚拟空间的技术要求,传统戏曲无法摆脱穿戴设备的束缚,难以实现真正的感官交互,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戏曲的呈现效果,难以与线下演出氛围形成对等局面。场景的架构、合理的技术选择、受众群体的多元化拓展便成为了戏曲线上虚拟空间转型的关键因素。

中国戏曲剧目种类繁多,大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在经历文化体制改革前,戏曲未曾进行市场化探索,因此难以适应市场化运作合乎情理。布鲁诺·弗雷与沃纳·波默林在《艺术与经济学》一书中就“如何公开推广艺术”从政府视角提出了艺术的遗产价值:个人也许会珍视一件文化产品或者是文化活动,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是为了他们的后代,遗产价值在于后代并没有办法通过今天的市场来表达他们的偏好,如果这些艺术并不能被后代传承,有价值的艺术创造传统也许会无可挽回地丢失。基于上述语境,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代表之一,既是传统审美的结晶,又是历史积淀的遗产,其遗产价值不言而喻。所以戏曲成为了我国国宝级的艺术形式。在全球化背景下,戏曲甚至成为中华儿女寻找情感寄托、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属的对象。从这一点上来说,传统戏曲的存在本身就是巨大的宝藏。而让传统戏曲在市场化和数字化的加持下开新芽是锦上添花。

基于艺术生产、消费的相关理论基础,文化金融学从无形资产评估、文化产业信贷市场机制建设、私募股权、互联网金融+等维度对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匮乏、资产无形化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思路。而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有助于戏曲生产方加以运用,通过金融手段的引入,充实现金流,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适应科技手段的进步。在传统戏曲的创作、消费、传播过程中,引入更为成熟、优质的技术手段,最大化拓展演出空间,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的格局,最大化拓宽受众群体,是实现传统戏曲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层意蕴。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