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探讨

2023-01-16 17:57:50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11期

□庞 猛

伴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也需要不断提升和强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传统媒体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以下是笔者就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提出的拙见,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采访;写作

数字网络信息技术和终端电子设备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新闻信息的获取方式。数字化信息传播方式的广泛推广,使广大受众深切地体会到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互动性和选择性,这些都是之前传统新闻媒介所无法具有的巨大优势。正因为如此,媒体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新闻受众多元化实时化的信息需求在5G网络海量云端存储的应用发展中得到了更好满足。作为新闻人,一定要抓住时代新机遇,不断深入探索当代社会新闻信息与媒体融合之间的发展趋势,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

一、促进媒体融合的主要因素

(一)人们对新媒体的需求日益提升。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新科技新产品的大量运用普及,人们获取信息资讯更加方便,互动性和趣味性也更强了。人们通过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得新闻信息。相比较而言,人们自然而然地会选择更高效更有互动性的新媒体,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纸质媒体一无是处,被时代完全淘汰。相反,作为新闻人应该发挥自身独特而深厚的优势,积极拥抱新技术,实现媒体融合的跨越式转型发展。传统媒体经过长期发展而累积的权威性、严谨性、真实性等优点一定要同时搭配上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移动性强、互动性好、个性化足的优势,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代市场的最新需求。媒体融合的意义,不是把新闻信息通过数字化方式简单地表达出来,而是需要具体地从媒介功能、资源共享、人员协调等多个方面进行交互融合,最大地保留传统媒体的权威优势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二)融媒体与新时代的发展道路更接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闻信息的传播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融合媒体应运而生。如今社会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低成本、低门槛的新媒体传播途径使得大量信息涌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获得更有品质、更有趣的新闻资讯,旧媒体的传播模式也不得不插上数字化翅膀。新的传播方式并不意味着新闻传播目的的改变。人们永远追求全面、准确、真实、客观的新闻信息,这个核心需求也正是融合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人“内容为王”的天然优势,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这个流量信息社会自然会附带更多的商业属性。现如今,一部智能手机在手,人人都可以做信息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如何在泛娱乐化的信息传播中,提高全民的新闻信息传播素养,抵制低俗劣质新闻,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此新时代需要实现媒体融合,这样才能强化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从而确保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融合媒体的传播力巨大。传统媒体结合新媒体孵化出的融合媒体,具有两者的共同优势,再辅以大数据裂变传播的速度,深深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时代永远是选择站在更开放更先进的传播方式上,随着大量人民群众的参与互动,融合媒体汇集了大数据下的信息集合。丰富的内容输出、高速的传播、海量的互动,这些因素共同打造出具有无限商业价值的融合媒体信息产业,没有人能够离开现代的数字化社会,同样没有人不受到融合媒体传播力的影响。

二、新闻采访与写作在融媒体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一)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不足。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除了具有过硬的新闻采编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多种数字化处理技能,比如拍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采编手法,在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贴近采访,快速准确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用全景式、全方位、全天候的深入报道让新闻第一时间正确地传播出去。跨入融合媒体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现在,只具备娴熟的文字写作技巧等基础职业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积极挑战自我,主动学习灵活新颖的融合媒体采编技术,认识到自身业务能力的短板,不断地提升新闻人的敏感度,用新媒体讲好新故事。新闻工作者要跳出传统媒体固定的思维模式,主动拥抱新媒体新技术,运用更加灵活高效的写作手法,做出更加优质的新闻作品。

(二)新闻采访写作中的问题。采访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基本功。在传统新闻采访当中,有一些新闻工作人员自身的基本功不扎实,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采访方式死板生硬,提问采访的提纲书面化、形式化,没有任何深度和互动,导致被采访者不能自然地表达最基本的内容,这样低质量的采访是不可能获得优秀的新闻稿件的。不仅读者不能体会到新闻的有效性,连采访对象也都不满意。另外,为了展示新闻信息内容的精准性,很多新闻工作者都会通过数据引用的方式。但是,事实表明,过度地引用专业的数字数据会影响到新闻核心内容,有喧宾夺主之嫌,造成新闻价值流失。

陈旧的新闻采访角度和提问方式都严重地制约了新闻工作者的发散思维,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张弛有度的采访能极大地保障新闻采访的效果,而高效的采访是优质新闻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传统新闻管理机制的创新动力不足。新闻作为大众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其规范性与真实性必须要受到严格控制,这就使得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与写作时会受到一定的管制。而传统的新闻管理机制更加强调限制性管理,其意图虽然是好的,但是很容易影响新闻工作者创新思维的发展。对于相关单位及管理部门来说,如何强化新闻管理机制的创新动力,如何协调限制性管理和开放性管理的比重,这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与写作的优化策略

(一)练好新闻人的基本功,丰富采访手法。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工作者在实际采访能力方面要掌握“全媒体”业务技能。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做单纯的文字工作或者单纯的视频拍摄工作,而且还要做数字化技术的多面手,要具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操作能力,要能够通过多种媒介技术的融合来完成信息的制作采编。在正式新闻采访之前,要提前分析不同媒体传播的特点,制订不同的采访方案,掌握最重要的新闻细节。要保持新闻客观真实的本质,不能随意不经验证转载别人的素材。在新闻采访工作当中,要能一个人分担多个人的角色,集多项技能于一身,能独立完成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同时,制作出的作品要能够为其他媒介平台共同使用,实现多渠道传播。伴随着数字化媒体的全面应用,新闻已经不再是电视和报纸刊物的唯一载体,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越来越多的途径蜂拥而至。方便快捷的资讯获取方式并不会改变人们对高品质新闻信息的追求,而这也是传统媒体新闻人的基本功。“内容为王”精品制作“内容+服务”再加上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共同构成了融合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谁能输出优质的新闻内容,谁就能抓住当下的受众,新闻内容审核就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审核有三个大的标准:新闻内容真实丰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单纯地依赖后台技术审核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严格的人工审核,才能确保输出的都是优质的新闻内容。扎实的新闻基本功,完善的内容审核机制,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催生出融合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业态。

(二)定制化地制订采访方式。就现实而言,目前大多数新闻工作者并没有跟上融合媒体的步伐,保守而习惯性地采用千篇一律的模式进行采访工作,这样的结果就是同质化的产品比比皆是,缺乏创新。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新闻工作者务必要从思想上转变旧的模式束缚,设计新的采访方式,定制化地针对不同采访对象、不同采访事件制订不同的采访大纲,使采访过程多样有趣灵活,提升采访效果,为写作积累优质素材。比如记者想要采访一名护士,需要提前了解当前某一地区的医疗护理水准,护士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特别是在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护士工作的新重点,具体到这个护士的从业背景、性格秉性等等。在充分地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善于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营造轻松高效的采访空间,拉进彼此的距离,引导护士表达出更多内在的有价值的内容。这样的定制化采访方案,是在充分分析采访对象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来的有效方式。

(三)运用好云采访、云直播手段。通过全媒体联动手机终端,实现了多地区、多部门、多角度实时互动直播,这些都是融合媒体时代下新的采访传播渠道。这期间涌现出一系列优秀新闻节目,比如,2022年人民网的《代表委员云调研》《两会夜归人》等,这其中《两会云客厅》通过5G技术手段搭建两会云客厅虚拟演播厅,实现了从现场到“云端”,打破了线下采访的制约,依托5G技术实现了低延迟、强互动、高画质。参与“云对话”的嘉宾、代表、委员,可以“一键入厅”,与主持人交流互动,手机和电脑端屏幕前的观众也可以扫描二维码进入《两会云客厅》的微信社区“值班室”,与现场嘉宾、主持人互动,共同参与这场“现场直播”。这样的云节目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关注并收看了《两会云客厅》的著名学者曾祥敏就表示,这种“云端对话”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局限性,提高了大家的“共同体意识”。“节目运用5G和可视化技术,综合了图文、视频、动画等形式,丰富了用户的视听体验,推动了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与以往相比,当前为配合疫情防控措施,媒体工作人员在进行快速报道的同时又要保证自身的健康安全,这些变化都极大地促进各大媒体探索新科技设备和技术的迫切需求。“云采访”等技术实现了不同虚拟场景和现实外景播报及互动采访的场景穿梭,满足新闻呈现的多样化需求。

(四)培养使命意识,打造全方位创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新闻工作人要查漏补缺,积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公信力。利用高科技设备和数字化信息手段,积极探索新闻传播的新形势,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产品创新体系。在思想上培养革命使命感,在行动中实践革命创新性,在方法上落实到位。比如,在写作手法上不断探索新手法,推出“云新闻”“云数据”等一系列创新节目,用视频动画和情景互动的方式,让严肃刻板的新闻报道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吸收。这中间就要求新闻记者拥有多媒体表达技术(全景VR、H5互动等),在多个媒体平台广泛推广。

(五)新闻人要有工匠精神。新闻工作者要想打造精品赢得市场口碑,离不开对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坚持原创,求真求新。一个精品的新闻报道就像一个历久弥新的工艺品,无论何时都能用高品质的内容、精彩的表达形式、深刻的主题思想赢得市场和受众的欢迎。在新媒体信息化时代,要想做出精品的新闻作品,新闻记者必须要掌握最新的技术手段。比如,手机终端直播当中全景和局部拍摄的技巧和自然切换;比如直播当中,如何活跃现场氛围,如何引导受众进行适时互动;如何把内容上传分发到其他的传播平台(应用APP、微信、微博、网站)。这一系列的工作内容要求记者不仅基本功到家,还要多技能傍身。科技手段加持精品内容让新闻媒体行业得到颠覆性发展。在这个低门槛泛娱乐的多媒体传播时代,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政治觉悟都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严格地要求自己,用匠人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才能打造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新闻作品。新闻事业对党和国家、人民负有重大责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应有的道德品质。新闻工作者要时刻牢记自己所承担的光荣使命,严肃认真、兢兢业业地把新闻工作做好,守好舆论阵地。

(六)新闻写作能力的创新与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写作采访的方式单一刻板,内容表达也相应死板,客观却枯燥的新闻报道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在媒体融合时代,音频加上视频等多媒体多重感官的结合,突破了单纯文字的表达局限,使人民群众能更好地融入到新闻内容中去。两者对比,融合媒体具有更大的优势,所以传播也更加广泛,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新闻工作者在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获取丰富多样的新闻素材。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灵活的写作手法,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将采访编辑的信息整理后生动地呈现出来,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大众对新闻的关注度。这些都要求新闻工作者加强自身新闻内容创作的看家本领,耳聪目明储备广博的知识,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同时掌握先进技术,理清思维,激发创作热情,认真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新闻宣传工作。新闻记者不是小说写作家,不能浮光掠影道听途说,要深入到基层,培养深厚的群众根基,了解真实的情况,运用自身的专业和技术手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闻节目。

四、总结

总之,媒体融合对新闻采访和写作水平的挑战是巨大的,但是不能因此摒弃掉传统新闻采写的专业优势和宝贵经验。作为新闻工作者,不仅仅要掌握现在市场上的媒体技术,更应该充分发挥媒体人的学习力、适应力和创造力,为新闻采写业务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单超,徐美香,谭嘉平.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4(06):107+109.

[2]张桂云.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J].传播力研究,2019,16(04):102-103.

[3]凌月云.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方式的创新探究[J].传媒论坛,2021,9(12):27-28.

[4]刘立亭.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研究[J].记者摇篮,2021,12(11):68-69.

[5]林彤欣.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探究[J].传媒论坛,2019,12(05):78+80.

[6]李颖.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J].西部广播电视,2017,15(22):141.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