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传统文化的融合表达与传播

2023-01-16 18:04:10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11期

新媒体视阈下传统文化的融合表达与传播

——以《国家宝藏·展演季》为例

□郭玉皖

《国家宝藏·展演季》因展而生,通过文艺作品展演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宝。这一文化类节目热播,受益于传统媒体的良心制作和新媒体广泛的传播渠道。运用个案分析方法对10期节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传统文化在《国家宝藏·展演季》中呈现形式多样,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渠道立体,且能够通过互动感召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传承责任,为今后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提供理论价值。

关键词:《国家宝藏·展演季》;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播

《国家宝藏·展演季》自2021年10月23日起播出,央视频、央视网、央视影音、Bilibili、优酷、腾讯、爱奇艺等各大网络平台同步上线。节目正片共10期内容,另外有先导片和元旦特辑。每期有主题分别为少年十八岁、乾隆乾隆、星汉灿烂、惟石能言、止戈为武、一梦大唐、国风运动会、一字千钧、国风童话,以及文物特展启动仪式。且每期有三件创演国宝,分别由三位创演者表演节目。截至2021年12月,节目全网视频播放量达9300万。CSM63城收视率中第二期排名最高。自播出起不断抛出关于传统文化的现实话题,同时秉承“文化为主,娱乐为辅”的理念。本文着重揭示《国家宝藏·展演季》如何融合传统文化和抛出现实话题,如何保证七成的原创节目占比,新媒体如何创新传统文化的的传播生态,同时,从小处着眼,探讨文博类节目之于文化自信、对外传播的意义。

一、《国家宝藏·展演季》的新媒体融合表达

(一)打破文物时空,升级视觉造型。在智能影像传播语境下,处理好技术、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在内容叙事、思想内涵、价值引领等层面重构文化类节目高质量发展体系,具体表现在节目视觉突破中,节目组重视并主动协调好智能技术与艺术文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

《国家宝藏·展演季》广泛采用AR、MR和XR等影像技术,实景与虚拟技术相结合。第六期以“一梦大唐”为主题的展演,创演国宝有“文成公主像”由歌手阿兰·达卡卓玛表演歌曲《你的心就是我的愿》,全息投影布达拉宫和拉萨雪山作为舞台背景,创演者似乎直接站在了布达拉宫广场下、走在拉萨雪山脚下,视觉冲击力强。LED开合车台、天轨吊装及移动设备、纱盒投影、冰屏柱矩阵、全息设备、灯光设计、音频设计等,这些技术通过互相辅助,成就传播的强大心理感召效果;采用的“AI+VR裸眼3D”拍摄技术,让演员突破传统舞台空间呈现形态,给观众带来了焕然一新的视觉体验。

(二)建构视听统一,实现在场体验。《国家宝藏·展演季》意图协调艺术表演形式与观众在场体验,将国宝中固有文化元素优化组合,融合新技术、新形式和现代化审美意趣,还原故事场景。以“一梦大唐”为主题的第六期节目,由三件国宝串起节目主题。梅兰芳第三代传人胡文阁展演国宝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以京剧为表达形式,结合电脑制作,创演出仙山琼阁的视觉场景,努力讲好杨玉环的悲情故事,撩拨观众的在场情绪,在声画高度协调的场景中实现具身传播,强化身体在场体验。

声音在节目构成中占比大,《国家宝藏·展演季》节目的音乐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原创音乐的展示和起承转合的背景音乐。《国家宝藏·展演季》节目特别之处在于,国宝本身缺乏听觉刺激,缺少了一个感知象限。通过节目,不论是故事讲述,还是艺术再创作,并没有把国宝生硬地搬上舞台,而是将“创演”作为语境、“故事”作为底色,对国宝单一的表现形式进行现代化的包装和改造,为大众和市场输出诸多精品作品,合理地保留国宝的文化内核,又开拓性地将听觉功能加以运用。

(三)立体舞台呈现,强化故事内核。《国家宝藏·展演季》以“访谈+节目”的表达技巧,营造沉浸式观影体验。展演节目中采用大量影视化镜头语言和运镜方式,通过舞台表演和后期电脑制作组合的方式解读文化内涵。国宝作为历史存留,满布时间印记,饱含时代故事。

《国家宝藏·展演季》选取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极具故事性的片段:《入画》,巧用AR,摒弃了以三维前景大环境辅以舞蹈的传统呈现方式,借助增强现实技术提供的实时动态反射计算能力,在舞台前设计了一个涟漪荡漾的水面,镜像反射了整个舞台空间,将极富美感与张力的舞蹈融入《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意境之中,让舞蹈本身成为AR内容呈现的主体,创造出以舞入画的绝美感受。第七期“国风运动会”主题,国宝展演讲解时的舞美效果,塑造了富有故事性的画面,用裸眼3D制作出烂漫的紫藤萝树,解说员们站在树下,阐述紫藤的生命力和花样游泳队员的韧性。

二、新媒体下传统文化传播生态创新

技术是文化的创新,新技术赋予文化传播更多可能。新媒体环境的不断更新,传播形式不断迭代,传统的电视节目需要靠更立体的传播渠道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国家宝藏·展演季》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生态,主动制造话题,实现多平台共展,尊重互动成果。

(一)多元矩阵:新媒体拓宽传播渠道。节目注重媒介融合的跨圈层传播。节目通过“电视+”的形式使节目线上和网络线下同屏共振,使得受众在电视播送的传播之维拓展出更具活力的双向度传播疆域。节目组通过新媒体化的表达,在年轻人喜爱的B站、抖音、微博、豆瓣等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使用新颖的方式诠释肃穆的国宝,让国宝变成可感的画面和鲜活的故事。顺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紧扣市场发展特点与观众需求,成立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实行“融媒体统筹+全媒体跟进”的运作模式。《国家宝藏•展演季》得到了央视总台国际传播规划局、央视网国际事业群的大力支持,并获得CGTN、CCTV中文等对外传播媒体在You Tube、Facebook等平台的多次推介。

(二)议题设置:满足观众情感需求。节目话题性强,通过明星吸引公域流量。微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节目相关话题阅读总量达82亿,共斩获86次全网热搜热榜。据深度文娱数据研究统计,《国家宝藏·展演季》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微博大号及各微博KOL共发布节目相关微博424万条。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央媒客户端发布4.57万篇相关报道,各主流媒体发布相关稿件1.75万篇。在Bilibili平台上,该节目播放超640万次,评分高达9.9分,弹幕内容更是显示出了节目的话题设置能力。

节目通过把握受众审美需求,实现年轻化表达,让观众产生共鸣。重塑与构筑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同时,情感要素在推动着民族认同的形成。节目通过多种舞台形式展演,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情感需求,其中包括:话剧、民乐、流行音乐、现代舞、芭蕾舞、京剧、皮影戏、体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乐器合奏、木偶剧等。

(三)互动仪式:民族认同催化精神共振。节目对媒介原有属性进行了超越,使得电视文本向电视仪式方向倾转,由此增强观众民族认同。出自戈夫曼的互动仪式概念,后由柯林斯发展,指具有象征性意义的程序化活动。我们目前处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断裂”和“失衡”社会中,现实社会里,存在公共情感严重失范的状态。然而,当情感缘自于文化的激发,置身于社会关系之中,作为交流方式进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时,它们就是“公共的”,是互动仪式激发与传播的公共情感。节目借助CCTV国家宝藏微博、微信等多媒体平台,引导观众通过互动投票的方式选出二十七件国宝入驻故宫的《国家宝藏特展》,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议延伸至场下,延伸节目的传播效果的同时,也是在强化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艺术是具有表现情感意义的符号,原创性的节目更加突出民族精神张力。《国家宝藏·展演季》深谙IP的符号力量,借故宫文华殿作为展厅,使其成为节目创作的助推器。展品融入原创节目展出开放后,受众可实地参观国宝,实现对节目文化意义的具身传播。由此,“节目带文博”成为国宝出圈的新策略,民族文化也在展厅的参展推广中获得了更持久的生命力。

三、新媒体助推中华传统文化出圈的意义

新媒体有着内容再生产和传播渠道优势,能够扩大传统文化传播主体和受众群体,能够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和交流融入现代传播体系,主动构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和话语体系。《国家宝藏·展演季》的开播让文博类节目迎来话题热潮。节目所呈现的作品,比如音乐、话剧、舞蹈,积极地推动了艺术原创作品产出;节目所设置的话题,比如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中华传统文化自信等,传达认同,增进社会共鸣。

(一)创新节目内容,增强文化共识。新媒体时代,故事化表达备受青睐。《国家宝藏·展演季》的创作团队对节目台本进行了科学的设计,每期节目均选取了精华片段加以呈现,文本内容基于对国宝价值的尊重,以将每一个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国家宝藏解构重建,“删繁就简”“揉碎打散”,再以国宝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为线索,串联起宝藏穿过时光岁月的典故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内容,深度开掘了其内在文化价值,与传统文化类节目专家解读式的传播方式有较大区别。

节目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积极关注现实困境,使得效果令观众大为震撼。比如媒体无孔不入的今天,“手写”这种文化记录的方式就日渐被忽略。节目第八期中演员李思思展演《万岁通天帖》临摹表演中,创造性地运用电脑程序来模拟机械臂运动路径,同时配合精妙的舞蹈,生动地完成了一次字帖的现代化临摹。

此外,节目超越观念性的产品实物,在锚定国家认同的途径中产生并获得。由此产生的助力,使得传统文化可以更多更好地下沉到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中,受众内心的家国观自然而然地连结、印证和反向映射。优势文化资源在充分利用下,节目可以构建差异化传播效果与影响力,甚至达到了收获大众的情感认同和资本注意力的结果。《国家宝藏·展演季》终章抛出了时代话题“何以中国?”博物院、博物馆、研究院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呼吁人们应该更多地走近国宝、走进展览、走进博物馆,增加对于传统文化的共识。

(二)建构身份认同,凝聚民族精神。《国家宝藏·展演季》文博类节目直观展示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强大魅力,推动了现代家国共同体的受众建构。观众在节目中随嘉宾体验民俗、学习文化,产生了民族文化认同的情感共鸣。第七期节目中,中国体操队创演的《飞天乐舞》,呈现出丰富的敦煌文化内涵;讲解员解读时,更是将动作力量抽象为民族精神力量。《国家宝藏·展演季》塑造的身份认同,渗透至创演者的创作意图,从最初“投其所好”转向“以我为主”。《飞天乐舞》的构思过程中,海量搜集浏览敦煌文化的系列作品,尝试打破审美民族壁垒,用创新展演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确立文化自信。

节目用深描的手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作品细数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第八期创演的《云梦睡虎地秦简》,从不同展演角度解读秦简,区别于《国家宝藏》第一季以“喜”为主题的节目,《国家宝藏·展演季》选择了“衷”墓葬中的战地家书木牍,选角现代军人来歌唱家国情怀。不仅给军人思家的情绪提供理解窗口,更是歌唱了军人坚毅的精神。诸如此类的,还有同期展演的YH127甲骨窖穴,表演者包括来自不同省份的孩子,“车同轨,书同文”的文化认同,团结的各族人民。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展演强化了身份认同,凝聚民族精神。

(三)助力对外传播,重塑国家形象。突破节目模式固化的阻碍,丰富文博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结合新媒体发展新趋势、新浪潮,为文化输出的内容矩阵的建立,为国外观众强化感知中国文化的创造条件。结合智能影像前沿技术,创新中国文化的媒介呈现形式,进行导向正确且有效的对外传播,增强我国文博类节目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此外,传播者要深刻分析对外传播领域的状况,准确把握舆论趋势,总结文博类节目对外传播的规律,切实增强文博类节目对外传播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国家宝藏·展演篇》播出后获得了超过百家海外媒体机构的主动报道,包括法国《欧洲时报》、德国金融报刊、意大利综合新闻网站等各大外媒外网的称赞。节目以全新视角讲述中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重新审视中国文物的魅力,仿佛走过了一段令人久久不能平息的心路旅程。

文博类节目具备深刻的传统文化底蕴,创造性的节目生产,是展示文化力量的窗口,有助于重塑国家形象。文博节目的国际传播关乎中国的对外形象建构,要求具备智能融媒体思维的文艺生产队伍致力于打造国际知名的文博类节目品牌,能够在国际平台展现国家风采和大国担当。与创意产业合作进行作品创作,提炼优质资源,以此不断完善本土文化IP,实现主题化重构和再造。《功夫学徒》是芒果TV与Discovery首次跨国联合制作的作品,立意占位高,主题创新,选择基于互联网经济的中国物流、沙漠治理、 人工智能、环保建筑、智慧旅游等九大创新领域,紧扣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播出渠道创新,涵盖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国内媒体和国外媒体,实现了外展形象、内聚民心。

四、结语

媒体融合为文博类节目探索多样态传播提供路径,为展现传统文化持久的魅力提供变革机遇。文博类节目要坚持与时俱进,挖掘文化的内涵,打破文物时空,运用立体呈现方式;创造性运用新媒体的文化传播生态,使得新媒体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出圈利器。节目强调用户文化参与的潜力同时,亦不能低估了媒介运行中固有文化格局,尤其在文化类国际传播领域。始终坚持真善美的创作导向,打造文化精品,刺激文化消费,推进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在智能融媒体时代创造性挖掘优质文化、多维度呈现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段鹏,宋芹.文化共生与技术赋能:文化类节目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中国编辑,2022(03).

[2]王璇,赵小灿.厚植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文化类节目传播模式——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J].中国编辑,2022(06).

[3]姜鹏翔.地标·记忆·共同体:文化类节目的国家认同建构[J].青年记者,2021(24).

[4][意]史华罗.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