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视角下融合新闻实践研究

2023-01-16 18:31:04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12期

技术视角下融合新闻实践研究

——基于《第一财经》视觉与艺术中心项目小组访谈分析

□靳梦迪 雍 容

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融合新闻”已经潜移默化在新闻实践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运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分析《第一财经》视觉与艺术项目小组的新闻内容的生产流程及其实践中“融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探究发现,在新闻内容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渠道的多样性和技术素养要求的全面性,从而探讨在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深远影响,希望对微观上解决“融入”难题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新技术;融合新闻;新闻实践;平台

《第一财经》为上海电视台旗下的知名品牌,于2003年创立,主要向用户输送专业、原创的财经内容和讯息。它的平台包括了APP、网站、电视节目、杂志、报纸等,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技术的“融合”。融合新闻是新闻业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当个人融入时代的技术更迭时,新闻实践中技术是重要的一环。从“电视热”的浪潮到“web3.0”社交网络的无限延伸,新闻媒介的发展与技术息息相关。从技术到人,从电视、互联网到媒体“全才”,都呈现出“融合”趋势。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内容与平台的背后,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融入“阵痛”。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宏观上,在技术的支持下,新闻业的发展是在不断前进的;但从微观上,对于“人”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将通过实际参与观察和访谈,为新闻发展的幕后制作者提供“融入”的案例与建议。

一、研究设计

《第一财经》视觉与艺术中心项目小组长年奔波在新闻一线,以“扶贫开发”“党的献礼”“疫情下的上海”等为创作主题,深入到素材所在地进行资料收集和采访,其实践性非常强。其中的新闻人——编辑、后期、摄影记者等,都是从《第一财经》报纸的图片记者转型成为了财经类纪录片的制作者团队。这一转型也契合了“融合新闻”实践的团队合作趋势:新闻的媒介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在融合过程中都发生了变化,让采编写以及审核等过程变得越来越集中统一,即“超级记者”和“超级团体”,同时也带动了传统媒介组织的转型以寻求持续发展。

对《第一财经》视觉与艺术中心项目小组7位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其中包括6位工作人员及1位实习生。结合该团队制作“马尾绣”“祝贺党成立百年献礼片”“扶贫成果”等纪录片的过程,对受访对象的记者身份、转型困惑、新闻产品生产和审核等进行了详细了解。受访者Z是组长,为该小组的核心人物,负责内容较为全面,并且为《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工作时间长,受技术的影响较为深刻。以及最后结合已有的资料,针对第一次访谈过程与所得补充完善访谈问题,针对较为微观的方面进行了二次访问。

二、研究结论

(一)内容融合:多元生产与呈现。新闻生产借助数字技术进行了传播的创新,制作的创新。在技术的影响下,记者身份的重要性便被稀释了,人人通过社交和网络都可以成为事件的报道者和传播者。受访者Z认为在社交平台和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他们的新闻内容生产要更加注重与当下实际的结合,时刻关注对素材时效性和真实性的把握。其他受访者表现出对一手材料来源的高度重视,不仅要做到内容的丰富性,也要做到新闻生产传播的多样性。

所以在用户共享资源、共创文本情境下,用户生产内容给新闻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社交媒体成为了新闻当事人以及其他目击者第一时间进行传播信息的途径;另一方面,专业媒体和相关机构仍是互联网上鉴别信息真伪的重要传播节点,可以有效利用用户生产内容的模式,融进自身的新闻生产流程,加工制作更有价值的作品。在“全民皆媒体”的时代,新闻生产的专业性和全面性就需要成为新的吸引点。例如在制作《薪火》系列专题片时,受访者们走访了多个省市,对当事人进行采访和收集资料,以更加真实准确的内容进行新闻内容生产。不仅如此,该团队围绕“财经”的大主题,开发制作了多个专题纪录片,对扶贫助农、财经人物等都进行了综合报道,真正实现了内容的多重整合。

(二)渠道融合:智媒技术的嵌套与整合。从融合的实质来看,就是利用新旧媒介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发展,最终形成一条全新且有效的传播链条。从该团队新闻生产的发展来看,其融合主要是在新闻资讯的获得和传播渠道上进行多元化升级,从单一的报纸形式拓展到APP、短视频账号、微信公众号等。

受访者Z提到,新闻产品不仅在《第一财经》的APP上投放,还会在网站、公众号等平台上进行推送;同时运用先进的智媒技术,例如通过大数据完成对用户的精准推送。渠道间的相互合作,将新闻的传播模式变得更加迅捷和技术化。互联网的发展,让技术重新塑造了新闻采写、编辑、分发与评论管理等流程。H5、人工智能的新技术,让新闻的表达更加全面而生动,让用户更加沉浸地感受传媒作品的魅力。

在技术的支持下,新闻的实时生产模式和传播渠道都得到了质的改变,将不同媒介技术所具有的优势有效融入到传统媒体中,弥补其短处,从而实现内容的有效生产和传播。受访者Z认为多渠道的传播提高了新闻内容的点击量,将新闻内容投放到多个平台进行传播,这也扩大了其内容的影响范围。

(三)人的融合:多场景的协作传播。互联网的出现,最大的特点便是让用户之间的即时互动成为可能,及时传播、及时反馈。受访者L和受访者H认为当下的新闻工作者需要的是将自己融入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掌握新的生产技术与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新闻产品的产出。受访者R也提到,学习相关媒介技术是让制作者更好地融入技术潮流的重要途径,所以技术不仅改变了新闻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模式,也需要新闻人不断地深入学习。受访者Z也认为他们的转型受到技术的影响是最大的,包括运用H5技术进行内容生产,也是为了拓展不同的传播场景,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融合新闻”对媒介技术的相关制度和媒介组织的内部管理、新闻工作者以及受众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受众阅读习惯的影响,令新一代的新闻受众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消费者,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个性化和沉浸式的阅读方式。新闻内容要以受众为中心,尊重新闻实践伦理,实现多场景多平台的有效内容输出。

三、启示与反思

(一)生产到纪录:全面投入新闻实践。在新媒体与旧媒体之间的融合趋势下,传统媒体面临挑战,融合是其必然的选择。通过新媒体合作创作,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平台和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1.搭建合作的平台,提高新闻的生产效率。在媒体工作时,需要的是团队成员的共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纽约时报创新报告》曾建议要实现以上目的,需要的是编辑与运营、技术等部门的强力合作,进一步提出要实现不同部门间的流动任职,以及让运营参加内容选题会等具体措施。技术给团队的协作带来了更加快捷的途径,让团队间的即时合作成为可能,以支持生产更加专业深入的新闻产品。例如该小组在制作马尾绣相关纪录片《桃花妈妈》时,初期为该小组组长进行选题接洽并确定;然后需要《第一财经》集团专业的采访记者进行人物访问;图片、视频资料收集及文案、后期制作等由小组成员完成;最后交付审核上线。这一过程不仅是该小组的通力合作,还有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员配合。

2.开发多样的主题,覆盖新闻的时效生产。内容是当下新闻生产的重中之重,所以,契合时代的主题,能够更好地让用户接收到有用且新颖的信息。

例如该项目小组主要承接纪录片的制作工作,通过实地拍摄采访、后期剪辑,然后投放到《第一财经》的网站、APP等平台。其中涉及的采编写以及审核,均由小组成员完成。同时,在制作《薪火——红色金融1921-1949特别专题》(为该项目小组在2021年7月1日之前制作的系列纪录片,包括上海、瑞金、陕西等九个省市的采访和拍摄。是6月21日到28日推出的专题片。)系列献礼片时,配合H5技术打造全景沉浸式的栏目,让用户结合当时的社会氛围回忆党的历程,达到有效的知识传播目的。

3.再造多线的流程,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该小组的作业主要是接到项目——设置计划——采访拍摄——整理采访稿,制作纪录片脚本——剪辑制作——小组负责人审核——项目的上级负责人审核。这个流程将小组成员的任务最大化,负责新闻纪录片产生的全流程。

在该新闻生产机制中,一方面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得到了提高,工作为弹性时间,项目由团队进行洽谈承接,不需要坐班打卡,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同时在事实的基础(尊重采访内容)上进行叙述和创作。另一方面,该团队的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能独立担任新闻产品的制作和输出,达到了人员上的多线程生产,能够把握住新闻内容的时效性和新鲜性。

所以在实现人员和技术的融合时,多线程的新闻内容生产方式能够达到新闻内容即时有效的传播。

(二)从技术到实践:把握融合的时代性。转型并非简单的一个过程,新媒体技术的冲击、新作品制作需要的能力和技能,这些都是转型过程中需要接受和学习的。总结来说,融合新闻的生产是随时代发展的选择,但是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人转型进度是否跟得上行业的总体转型,他们的问题,也许是一个普遍问题,一个整体问题。

媒介技术的发展在后期非常迅速,迭代也比较快速,一方面要时刻关注新媒介的出现,另一方面在数字技术以及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多种形式的媒介在一定的技术意义上实现了融合,将互相排斥化为了合作。但对于从业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地学习掌握,并且随着行业的“全面”的要求,让新闻人更需要加速前进。融合的方式让他们能够一步步摆脱传统媒介的桎梏,结合新媒介技术的精华之处。融合已成方向,需要的是调整生产,再进行新闻创作。

当下“融合新闻”的发展更多将目光放在了平台技术上,对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加强,并且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事实。总的来说,现阶段的新闻实践更进一步验证了媒体融合和转型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提醒了实践过程中存在着问题亟待解决,不同的个体面对的是不同的“融合”困难。

四、结语

5G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让比技术更重要的方面成为了用户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新闻内容,以及获得新闻过程中的服务质量。当下多种多样的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同时,这些平台是向所有人开放的,其中接入的快捷度、界面的友好交互,以及内容的排布质量等都成为增强用户黏性的条件;另一方面,平台的运营包括账号性质控制、内容的上传审核维护等。以上对于平台的要求,技术都能够帮其实现,包括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技术之外需要考虑的,融合新闻中还要关注的是人的创造力与执行力。


□参考文献:

[1]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J].国际新闻界,2006(05):31-35.

[2]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创始人迈克·麦金教授[J].新闻与写作,2009(08):25-28.

[3]彭兰.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J].新闻界,2012.

[4]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J].中国记者,2007(01):80-82.

[5]冯昭奎.新技术革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J].机械与电子,1986(05):22-24.

[6]彭兰.“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3(03):120-125.

[7]陈昌凤.媒体融合中的全员转型与生产流程再造——从澎湃新闻的实践看传统媒体的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5(09):48-50.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