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 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全媒体方案研究

2023-01-16 18:37:11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12期

□张 珊

大国崛起需要媒体力量参与其中,新闻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便是传播价值的深度挖掘,对扩大媒体音量和传播覆盖面具有积极作用。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是传播学层面上的老课题和新探究,对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声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人文和技术两个层面论证了全媒体报道的重要性,提出了把握新时代主题策划“全系列”报道,体现新时代精神谱写“新典型”故事,增强新时代舆论导向“深互动”传播,丰富新时代视域打造“沉浸式”体验等建议。旨在发挥全媒体报道资源优势,为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媒体力量。

关键词:新闻报道;同频共振;中国声音;全媒体方案

传播中国声音是重要的媒体责任,可以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声音是准确描述中国行为、体现中国智慧、解读中国实践、传递中国观点的重要信息内容,新闻媒体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更要传播中国声音,以此来贡献媒体力量。全媒体时代下,广大新闻媒体坚守守正创新的重大责任,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讲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全媒体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为传播好中国声音做出巨大贡献。结合典型全媒体报道案例,分析了新闻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基本要求,论证了全媒体新闻报道传播中国声音的新时代力量,总结了“全系列”“新典型”“深互动”“沉浸式”新闻报道的全媒体策划经验。

一、新闻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基本要求

(一)讲述中国故事,反映人民心声。新闻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第一要素是反映人民心声,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既要大胆创新,也要求真务实,更要关注社会焦点,讲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幸福生活。在泛娱乐化的新闻素材海量传播之时,百姓生活的幸福感彰显无遗。但是真正引发公众深刻思考和感同身受的新闻报道,是那些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优秀报道。这些报道弘扬主旋律、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歌颂团结奋进的时代力量,引发社会关注且在全社会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增强了新闻报道内容的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因此,新闻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首先应讲述那些反映人民心声的中国故事,让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

(二)传播中国声音,树立大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既是在反映人民心声,也是在对外传播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声音应让国际友人听得懂、听得进、能接受、愿接受,形成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新闻舆论场域。让世界更多、更好地了解和认可中国。在全媒体时代下,网络用户激增,以移动互联网为主导的“民间舆论场”已经形成,新闻报道扩大音量不仅要与时俱进更新内容,更要掌握新闻评论和舆论引导的新闻方法,利用更多媒介资源来扩大中国媒体音量,通过多种社交互动方式来传播中国声音。因此,新闻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媒体责任艰巨,应以树立大国形象为发展要务,进而在传播中国声音的过程中让世界和人民了解中国智慧与贡献,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

二、全媒体新闻报道传播中国声音的新时代力量

(一)人文层面:全媒体传播树立大国形象。伴随中国经济崛起和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和中国方案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树立大国形象是最根本的媒体责任。全媒体报道中,具有立体化、互动化、全景式报道的优势,对树立大国形象具有重要人文传播价值。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会直播中,53秒长镜头记录下穿越巨型党徽再摇到国旗护卫队行进的历史画面,向全世界展示了百年大党的光辉形象。在云南大象迁徙报道中,全媒体报道通过全景式动态呈现了“大象连续剧”,让世界人民共同鉴证了中国力量下的生态故事榜样。北京冬奥会全媒体报道中,仅中国吉林网全媒体矩阵推送高达700余篇稿件、300张长图和海报、400个短视频产品、20余场直播、20多场云端连线访谈,全平台累计达到4亿总浏览量,让全世界领略到浩然博大的中国形象。一段段直播、一篇篇报道、一张张图片承载着读懂中国方案的“密码”,向世界传播着真实中国、立体中国、全面中国。

(二)技术层面:全媒体覆盖扩大新闻音量。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对传播中国声音具有扩大音量的重要作用。全媒体矩阵下,“H5+手绘+实景”页面新闻带来的丰富形态、“VR+5G”带来新闻报道的立体化融合、“大数据+AI编辑”对新闻内容整合与甄选,“8K技术+超高速4K轨道摄像”带来实时跟踪定位灵活捕捉的特效镜头,“两微一端” 打开了社交媒体与新闻用户的深层互动。这些都是全媒体新闻技术升级带来的传播优势,进一步构建了“报、刊、网、端、微、屏”等多种载体全媒体传播格局。全媒体阵营下,融合发展与时俱进,一次采集新闻素材,可以通过N次加工生成多种新闻产品,最终通过跨平台多元分发扩大传播覆盖面,发挥全媒体矩阵大范围选材和精准推送的优势。走融合发展道路,让新闻报道实现了“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新闻技术升级与迈进。这是新闻传播技术层面上显现出的巨大优势,全媒体覆盖扩大了新闻报道的音量,为传播中国声音带来了新时代的全媒体力量。

三、新闻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全媒体方案

(一)把握新时代主题策划“全系列”报道。全媒体报道中不仅要设立新时代主题,更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多个时间点、多种空间维度阐释新时代主题。依据新时代主题,策划“全系列”报道内容,对扩大中国声音和树立大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全媒体新闻报道,应结合新时代主题来设计“全系列”报道方案,达到树立形象和扩大音量的传播效果。

央视新闻“数字十年”系列报道中,宏观主题是报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凡成就,用历史数据说明十年来的重大变化。在数字十年的 “全系列”报道中,有《数字十年 | 从400公里到4亿公里 中国航天不断创新跨越》《数字十年 | 跨越式提升 我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数字十年 | 从11万亿到超45万亿 这是生机勃勃的数字中国》,新闻报道中所提及的重要数据,都是最具代表性且能够反映中国十年变化的历史性数据。用数字揭示新时代变化,用“数字十年”主题来呈现中国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无疑是具有全知视角的宏观阐释,同时也具有客观性和直观性,对树立大国形象具有积极作用。每一篇报道一个细分领域,诸多报道聚合成一组十年变化的惊艳画面,大国形象脱颖而出,“全系列”报道把握了新时代主题,对扩大中国声音具有协同传播效力。

(二)体现新时代精神谱写“新典型”故事。每一个时代都有典型故事、典型人物,他们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精神,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典型实例和范式。传播中国声音需要深度思考“传播什么,为什么要传播,怎样传播”的重大时代课题。而新时代精神需要用“新典型”故事来讲述,尤其是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老故事,在进入新时代后,如何焕发新生机,如何彰显新时代精神,实为传播中国声音的典型范例解读。所以,全媒体方案下,应当着重谱写“新典型”故事,以新故事承载全新的生命力,以此来体现新时代精神。

《新华全媒+丨贵州赤水:“晒醋”老技艺 焕发新生机》报道中,介绍了古法制醋技艺,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挖掘,而且是对非遗传承的新时代发展做出深度报道,呈现了中国故事在新时代下的新变化,看似“老醋装新瓶”,实则讲述了新时代下手工艺人走在时代前沿的创新格局与脚踏实地。赤水晒醋以中药制作醋曲,用大米、糯米等作原料,经过3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具有香、浓、酸、醇等特点,入口风味独特,回味悠长。当地政府加大保护和宣传力度,大力挖掘和培育乡土人才传承这项古老技艺,通过“线上+线下”展示销售,让赤水晒醋这项古老技艺在大山里重新焕发生机。前方记者使用无人机航拍了贵州省赤水市黔老翁醋厂晾晒区,用特写镜头记录下工人在晾晒区查看缸中晒醋成色,同时还有主播通过网络直播方式销售晒醋。新闻画面从厂区到网络销售,从制醋工艺到晒醋技艺,多方面呈现了中国故事。这些非遗传承的“新典型”故事,对传播中国声音具有具象化作用,实为扩大媒体音量和体现新时代精神的重要全媒体方案。

(三)增强新时代舆论导向“深互动”传播。全媒体时代下,引导公众舆论不再是主流媒体一家之责,而是在主流媒体号召和带动下,地方媒体积极参与话题传播,网络媒体积极响应做出客观评论,自媒体以身作则转发、呼吁、传播正能量,所有媒体人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和责任,对舆论错误理解予以更正和校准,对中国故事中出现的反面声音予以驳斥和谴责。在所有媒体人共同努力之下,化解公众错误理解和舆论危机,发挥新闻报道以正视听的重要作用,体现出全媒体时代舆论导向“深互动”传播作用。

一位抖音博主发布了一条揭秘假酱油的视频,整个过程里并没有使用黄豆原料,仅添加呈味核苷酸二钠、香精、色素等添加剂就勾兑完成。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网友热议“科技与狠活”的周边话题,某国内酱油产业首屈一指的老品牌,言辞正义地称自己家酱油符合国家规范,并表示会向多个短视频账号追责。这则声明看似是维护自家品牌的“正义之举”,实则却是引火上身,让广大网友迅速将“假酱油勾兑”舆论迅速配对,等于是主动对号入座。该事件进一步发酵,有网友借此话题炒作,民众一时间陷入食品安全危机。主流媒体有必要澄清事实讲明真相。伴随舆论发酵,全国各地媒体积极响应,先后发布了《“科技与狠活”背后的食品添加历史复杂较量,中国智慧如何解题?》《“科技与狠活”背后 你应该知道的食品添加剂真相》《嘴里少点“科技与狠活”》《“科技与狠活”走红,食品安全不容忽视,玩梗也要适可而止》《科技与狠活的背后,食堂安全保障系统》《食安|科技与狠活,是恐慌还是正确引导?》。这些报道从食品安全检验、添加剂合规指标、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健康饮食规律等多个层面展开报道,安抚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情绪,网络互动话题逐渐回归理性,体现出了媒体引导公众舆论的重要责任意识。

(四)丰富新时代视域打造“沉浸式”体验。近年来“沉浸式”新闻成为全媒体传播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展现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声音的全媒体方案下,沉浸式体验带给观众新鲜感。但是技术层面的视觉冲击力只是新闻制作创新,更多细节处理体现在内容生成和深度加工等层面。在借助AR、VR、5G、H5等新技术之后,新闻报道内容的视觉传播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内容丰富度也在不断提高,为传播中国声音创造了优势条件。

以《喜迎二十大丨泉城秋色图》H5页面新闻为例,横屏画卷中用“手绘+实景”的视觉特效聚焦泉城济南的美丽嬗变。用户通过扫描进入H5页面平台后,可以看到湖光山色、明府清韵、群泉竞涌、万家灯火、盛世如歌、鹊华烟雨、时和岁丰、三川锦绣八个场景。在沉浸式新闻中,融入了鹊华烟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佛山影落镜湖秋”等泉城特色,集合报道文图、音视频、多形态链接等丰富内容,带给观众丰富的“沉浸式”体验。盛世不负韶华,映入眼帘的是金秋时节济南红山翠谷层林尽染之美、泉水竞相喷涌之盛、城市日新月异之变、人民安居乐业之景,给浏览者以“人在画中游”的沉浸体验感受。通过立体化手绘呈现新时代变化,借助实景拍摄贯穿系列报道内容,让用户足不出户看到泉城秋色美景,更体会到“文明典范城市”的魅力形象,无疑是展现中国故事美好画卷的重要全媒体报道方式,对传播中国声音具有丰富体验和开拓视域的重要作用。

四、结论

最后,新闻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应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反映人民心声,应在传播中国声音的报道中树立大国形象。全媒体新闻报道为传播中国声音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带来了新时代媒体人的传播力量聚合。人文层面上,全媒体传播为树立大国形象带来了丰富的报道内容;技术层面上,全媒体覆盖扩大了新闻音量,让中国声音传播更远、影响范围更大、让中国声音越来越洪亮。全媒体方案下,应结合新时代主题来设计“全系列”报道方案,达到树立形象和扩大音量的传播效果。同时应当着重谱写“新典型”故事,以此来体现新时代精神。除此之外,应注重引导“民间舆论场”,化解公众错误理解和舆论危机,发挥新闻报道以正视听的重要作用,体现出全媒体舆论导向“深互动”的传播作用。最后应当丰富新时代视域,通过各种新型媒体报道技术打造“沉浸式”的新闻体验,让广大新闻受众体会到中国故事中的美好画卷,为传播中国声音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蔡斐.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目标、框架要点与推进路径[J].学术探索:1-11.

[2]李建飞,蒙胜军.全媒体时代的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以短视频输出为例[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24):118-120.

[3]贺陶.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记者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东西扶贫协作致富故事为例[J].中国报业,2021(24):36-37.

[4]钱晓悦.中国故事之“深”与中国文化之“远”——访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端午奇妙游”执行策划、总制片程万里[J].中国广告,2021(09):98-101.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