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微纪录片的创新性表达分析——以《国家相册》为例

2023-01-16 18:47:12 来源:采写编2022年第12期

□弓力成

《国家相册》是新华社为新媒体受众推出的一档新形态的全媒体产品。《国家相册》创新性地依托微纪录片的形式,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借助新媒体技术、全媒体联动打造了立体化的传播平台,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融媒人才。

关键词: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传播策略

《国家相册》系列微纪录片依托中国照片档案馆1000多万张照片,用小人物展现大时代,用记忆触动当下。自2016年开播至今,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十大影响力纪录片”、第七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微纪录片”奖等多个奖项。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融进节目的叙事,用精简的语言和画面让观众产生身份认同。

一、《国家相册》的表达方式

(一)塑造“讲述人”角色。作为《国家相册》的“讲述人”,陈小波并不是专业出身的电视主持人,她的身份是新华社的领衔编辑,在媒体融合时代,由编辑走到台前成为作品的解析人成为趋势。

《国家相册》以微纪录片的形式打开相册,去讲述国家与个体的一个个故事和梦想,既然是相册,它的历史感和厚重感就需要一个有力量的声音去传递,陈小波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作为新华社优秀的摄影编辑,陈小波和创作团队共同根据当期主题寻找最适合表达的照片。虽然解说词是由导演和编剧撰写的,但陈小波用她的学识和经历将主题讲述出来,在她的讲述中包含了对于所讲主题的理解和阐释。当她一开口,对主题娓娓道来,观众就被带入一个新的空间,那就是本期节目打造的空间。

(二)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照片”在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论中被认为是“热媒介”,因为照片作用于一种感官而不需要更多的联想。老照片承载着历史,在时代发展的长河中,照片用独特的方式直观地向世人展现纷繁往事,又为人们反观过往提供素材。《国家相册》将静态的老照片包装成动态的影像,按照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热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冷媒介”的气质,照片变“活”了。

1000万张照片背后是数以万计的故事,和故事里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如何能够让照片与故事产生化学反应,得益于《国家相册》团队成员们的精雕细琢。对于撰稿者来说,每一个主题都需要大量地阅读书籍和资料,同时进行走访调查,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才能打造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创作团队从平凡人的事迹入手,每集通过三到四位具有典型故事性与代表性的平凡人的经历,折射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如第50期《生命的颜色》中,为建立一座国家级林场,三百多位年轻人走进塞罕坝,一干就是一生,条件艰苦。闫晓娟的父母是第一代林场建设者,她从小就跟着父亲上山造林,中专毕业后闫晓娟也成为了一名林业工作者。经过塞罕坝人一代代的接力,往日的黄沙地变成了今日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在防火瞭望塔上,刘军夫妇工作了11年,在这11年里,他们每隔15分钟瞭望一次,55年来塞罕坝没有发生一起火灾,人们保护大自然,大自然帮助人们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健康发展。

二、《国家相册》的价值体现

(一)重温国家历史。在《国家相册》里总有些怀旧的元素,第一百集《历史的致敬》中,书桌上纹路和颜色像极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家都在用的书桌,两只有年代感的皮包是“最早的中国照片档案馆”,一张书桌、一支笔、一卷打开的底片、两本书和复古的灯饰等,展现出了浓厚的历史气息,也契合了节目的主旨。

战争年代,摄影记者离战火很近,为的就是拍下真实的战争场面,战争中失去的底片不计其数,存留至今的才更显得珍贵。新中国成立后,时任中央新闻摄影局副秘书长的石少华说,战争年代付出血的代价保护下来的底片,如果在和平年代丢了,就是历史的罪人。中国从落后挨打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在档案馆里,凝结着中国人集体记忆的影像随处可见。

改革开放系列主题纪录片中,《国家相册》通过一张张照片把改革开放的历程完整展现出来。随着小岗村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了“大包干”的合同,如今的辉煌与当年逃荒要饭的情况形成强烈对比。在集市一集中,用人们最常见最真实的赶集场景,勾起了大多数人对过去乡村生活的记忆,更激发了年轻一代对热闹集市的向往,正是改革开放让集市红火起来,也正是改革开放让集市逐渐褪去繁华。

《国家相册》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重温老照片里的故事,又同时将集体记忆应用在当下,从而产生集体情感。

(二)激荡爱国情怀。随着电影《战狼》的火爆,“爱国”对于年轻人来说已不再只是宣传口号。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各类影视作品如《觉醒年代》等以革命历史为题材,收获了众多好评,尤其是获得了大量年轻人的点赞和评论,潜移默化中将“爱国”情感嵌入他们的思想。

在《国家相册》的每一集里几乎都少不了战争年代的画面,有对侵略者暴行的仇恨,比如《胜利的日子》《血染的黎明》;《人民的抗战》记录了中国人民顽强抗战的画面;《大国强军梦》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在《前进!前进!进》中,那耳熟能详的曲调,是镌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爱国情。

在2019年国家公祭日推出的《为什么铭记?》这一集中,依托深沉的音乐、惨烈的画面以及幸存者的口述资料,例数了抗日战争中“万人坑”“集团部落”“慰安妇”等惨痛的历史。抗日战争不仅是过去的历史事实,而且这种“落后就要挨打”的感情记忆,更能提醒当代人居安思危,召唤爱国主义和民族认同感。

(三)创新纪录片形式。提到国家题材的电视纪录片,如《大国崛起》《航拍中国》等,这些纪录片的内容辉煌蓬勃,展现出中国的发展气势,同时发挥了“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国家相册》平均每集5分钟,一改纪录片冗长、宏大的叙事风格,呈现出新型的微纪录片形态,在短时间内迅速触及本集主题。

当下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风靡,面对眼花缭乱的信息,人们不得不提高大脑的接受速度,就连观看消遣娱乐的综艺节目,很多用户都会选择倍速播放,或者关注弹幕超过了节目本身,所以面对一集超过30分钟的纪实类纪录片,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观看。为适应用户时间碎片化的现状,将纪录片“微”下来,也并非易事。《国家相册》的制作标准很高,每集不到6分钟的时间按照电视标准来制作,对创作团队来说挑战很大。虽然每集解说词只需要1500字左右,但经过层层把关修改,曾经上万的文字精简成精华。“微”且精成为了《国家相册》叙事的特点。

三、《国家相册》的传播策略

(一)内容加技术融合。在传统的纪录片中,照片也是一种常见的素材,但由于纪录片以影像为主,只会将少部分照片贯穿其中来弥补历史资料的不足。而《国家相册》打破这样的传统,将照片作为主要的叙事资源,所有的主题均源自静态的历史照片,同时运用可视化技术、3D特效、AE、C4D、动画模拟、虚拟演播室等呈现出一个“照片动起来,历史活起来”的画面。从视觉效果来看,老照片“动”起来,增加了真实感和亲切感,这是静态照片所达不到的。

在《一个不能少》中,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全中国文盲占比较大,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扫盲运动,其中一项就是在跑步比赛前,需要先在本子上写出规定汉字,方能出发,谁先写完谁就可以先出发。为了让观众体验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操作,此时的画面中展现了一个正蹲在起跑线写汉字的青年,随着“镜头”的切换,青年的背影逐渐模糊,看起来与纪实画面无异,从写完汉字,奋力向前跑去,静态的照片里叠加上动态的跑步动作,这样的技术操作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扫盲时期的大动员。

新媒体技术更新迭代,好的内容虽然需要新颖的呈现方式,但故事本身和如何讲故事才是融媒时代关注的重点。《国家相册》叙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照片和事件的真实性,而后用小故事展现大历史,让观众从每一个“小我”中见证历史和家国的变迁。将技术与内容融合,就是做到运用恰当的技术去呈现内容。

(二)情景再现强化集体记忆。对于纪录片来说,真实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国家相册》通过动画模拟、3D特效、可视化数据等方式再现人物及其所处环境。在第61集《长江第一桥》中,陈小波在讲述修建长江大桥的原因时,出现了市民排队等待轮渡过江的场面,通过抠像技术,陈小波身着白色衬衣和黑色长裤出现在甲板上,与排队的民众穿着无异,仿佛置身其中,一时让人难以分辨,也感叹节目组的精心安排,不仅情景再现,还做到了共同感受。修建长江大桥的困难集中在武汉段,汛期水流流速每秒可达5至8米、水深40米,通过可视化数据配合真实的武汉段画面让人一目了然。

影像话语以其独特的技术力量,通过再现具体场景、人物、事件等,通过视听语言、空间组织、场面调度、蒙太奇、光线和叙事内容等为观众营造在场的VR体验,勾连历史与现实。在特别节目《武汉“不服周”》中,画面对比展现出武汉日常热闹的“过早”与疫情期间空荡的街道,武汉城与武汉人坚韧的气质源自历史的风云激荡,大风大浪里武汉就像是个硬汉,带着坚忍不拔的精神“不信那个邪”,面对疫情的危机,武汉人一起扛过去,情景再现画面将历史与现实穿插,承接过去与现在,唤醒民众集体记忆又达到情感共鸣。

(三)全媒体联动实现矩阵传播。“纪录片产业已经构建起传统媒体、新媒体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立体传播网,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传播平台,成为纪录片的主战场”,在这样的趋势下,新华社作为主流媒体充分发挥受众广、公信力强等特点,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的全面融合,推进全媒体平台建设。新华社为《国家相册》搭建了强大的全媒体报道平台,其中包括新华社“四微一端”、新华网、《中国记者》等,新华社、新华网两个官方微博在发布视频的同时发起“#国家相册#超级话题”的讨论,吸引网友的点赞、评论及关注;微信方面,充分利用社交软件的分享功能,产生裂变式传播,并在公众号“新华视点”“新华社”“新华网”进行宣传;在新闻客户端,呈现出视频、本期简介、往期链接、微博微信好友分享及热门评论等内容,打造立体传播界面。除新华网外,《国家相册》第一季在腾讯网、爱奇艺等网站转播,同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频道、地方台一些新闻频道播出,再加上户外大屏,形成屏幕联动的矩阵式传播,让纪录片的传播范围更广。

2018年《国家相册》系列融媒体产品出现,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相册》(第一辑),聚焦“时代变迁”的主题,共收录了10集微纪录片,创造性地使用漫画书风格展示文字与图片内容;第二部《国家相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家国记忆》,共收录13期微纪录片,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两部图书内,均可扫描二维码线上观看纪录片。此番线上线下的联动宣传,不仅助力《国家相册》的传播效果,更加强了对历史的传播。

(四)全媒体人才的角色转变。在《国家相册》创办一周年研讨会上,新华社总编室主任、《国家相册》策划人白林讲到,《国家相册》是为新媒体受众创新创意推出的一档新形态的短视频节目,这是众多创新实践中的一个探索。

《国家相册》的成功离不开创作人员角色的转变,他们都曾是传统的新华社文字或摄影记者,变成如今的导演和编剧。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打破了单一线性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新的创意和想法,不再只是被动利用新媒体的形式,而是要充分立足传播内容寻找合适的包装形式。《国家相册》每集历史的讲述都是对创作人员跨媒体思维的训练,机遇和挑战同在。总导演李珂勇说,这与传统报道的业务体验完全不同,每个记者都在更新自己的业务体验,接下来又会把全媒体思维方式和运作模式带回到日常报道中,进而实现媒体融合背景下对记者编辑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完成全媒体人才的转型。

四、结语

《国家相册》已开播至第二季,每观看一集就将观众带入一个历史场景中,每一集独立叙事,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在表达方式上,陈小波用平静的语言结合一张张有温度的照片,讲述影像背后的故事,用历史的记忆打动现代人,让每个人通过情景再现感受到熟悉的场景和画面,也正是每一个平凡人铸就了所处时代的记忆,从而产生身份的认同。

《国家相册》用微纪录片的形式,在媒体融合时代大潮中获得成功,得益于丰富的内容资源与新媒体技术的碰撞,以及创作人员融媒思维的应用,让故事找到了合适的表达方式,同时整合传播渠道,打造立体传播平台,也为日后全媒体产品的诞生和推广提供了范本。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在影像记忆中纵览百年国史—系列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同名图书出版发行”[EB/OL].http://news.cnr.cn/native/gd/20180604/t20180604_524257588.2018-06-04.

[2]李保森.《国家相册》与集体记忆的建构[J].电视研究,2018(03):47-49.

[3]骆志伟.近五年央视播出的国家题材纪录片的传播特征[J].电视研究,2018(07):77-79.

[4]傅新泉.唤醒民资集体记忆的影像叙事策略分析—以新华社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为例[J].新闻传播,2020(08):32-36.

[5]樊启鹏,李瑞华,任伯杰. 2018年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J].电影艺术,2019(03):118-122.

[6]马权威.融媒时代微纪录片的语境重建与情景再现—兼论微纪录栏目《国家相册》叙事策略[J].电影评介,2018(08):98-100.

[7]本刊记者.再现历史深处记忆—《国家相册》创办一周年研讨会综述[J].中国记者,2017(10):66-68.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