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采访中“短平快”新闻语言趋势研究

2023-01-19 18:24:08 来源:采写编2023年第1期

□马 宁

融媒时代下,现场采访出现了新闻语言“短平快”的发展趋势。这与新闻受众阅读习惯变化有关,记者也有必要改变以往时期的采访报道策略,设计“短小精悍”的新闻语言,构建“平实无华”现场采访条件,加强“快中有序”的新闻语言融媒报道实践。有利于扩大新闻报道传播力,有利于促进精品内容制作,有利于满足新闻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获取需求。

关键词:融媒时代;现场采访;“短平快”新闻语言

融媒体报道中,采访对象“千人千面”,采访问题应依据采访对象的年龄、职业、学历、文化背景、事件角色等关联因素来设定。若问题指向不明,采访对象回答“模棱两可”,新闻采访价值将荡然无存。网络受众群体并不介意新闻信息的“太短”,但是非常注重在15秒之内获得有效信息的阅读丰富性。若是采访话题不能直指人心、发人深省、叩响主题,那么新闻价值将会大打折扣。结合当前新闻采访语言“短平快”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出现场采访构建新闻语言的建议。

一、“短小精悍”的新闻语言前提

(一)设疑技巧:书面“留白”表达。采访之前记者进入新闻现场,需要对采访内容设疑。此时设疑并非针对采访对象,而是针对新闻受众的设疑启发。设疑有利于引发观众对于新闻信息的兴趣度,但是设疑不能全盘托出全部内容,而需要在“留白”中引发新闻受众的好奇心。如:《说说我们的新时代丨“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每天骑行在山水画中”》,开篇导语设疑“您眼中的新时代是怎样的?”记者与观众共同思考,展开对各地新变化的探索,“留白”部分便是百姓的新生活。

(二)线索技巧:信息“碎片”整合。有些新闻采访报道受到跨平台传播的容量限制,很难在极短时间内,展现出新闻事件全貌。此时,应留给新闻受众足够的探索空间,让碎片化的新闻信息成为观众探索新闻实质的“药引”。有些记者采访中口语表达出现了书面化特点,咬文嚼字并不利于新闻线索铺垫。因为受众对信息线索的关注点集中在事件起因、发展过程、事件结果等方面,无效的新闻线索信息则会产生阅读干扰。所以,在整合新闻信息碎片时,应考虑到新闻受众阅读习惯,以短小精悍直指主题内涵的新闻线索为主。

二、“平实无华”现场采访条件

(一)信任感:亲和“对话”表现。揭露新闻真相需要莫大勇气,很多采访对象在面对记者时所产生的不自信、紧张、恐慌等负面情绪,主要来自记者身份造成的压迫感。从新闻语言的构建条件来看,现场采访中新闻记者语言应“平实无华”,与采访对象如普通朋友“对话”一般,用亲和力较强的对话方式控制节奏,获得采访对象的高度信任。现场记者可以尽量从三个方向构建亲和力较强的新闻语言。

其一,基于采访对象职业视角的等位对话。如果采访对象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可以从采访对象职业感受层面展开话题。采访对象所具备的职业经验和体验独一无二,聊到采访对象擅长领域,心理防备感弱化,再有针对性地展开采访话题可以避免采访对象心理设防。

其二,基于采访对象生活视角的联想对话。拍摄前可以与采访对象就某些生活话题展开交流沟通,从采访对象对生活变化的看法展开对话。生活场景便于展开联想,采访对话中可以引申出幽默诙谐的桥段,进而构建自然、和谐、轻松的采访对话氛围。

其三,基于采访对象旁观者视角的侧面对话。现场记者采访前应对新闻事件背景和发展倾向做足充分调查,从而找出设立旁观者视角的话题“潜台词”,暗示采访对象“事不关己”,提示采访对象在特定情境下如何应对,引导采访对象回答出观众想要了解的答案。进而形成相互信任的采访对话基础条件,让采访报道顺其自然完成各种对话问题。

(二)参与感:渲染“互动”氛围。人际传播学非语言系统中涵盖了体态语、客体语、类语言、环境语等。现场采访应充分调动“互动”氛围,运用多种非语言互动增强采访现场的氛围感,让镜头前的采访对象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同时让屏幕前的观众潜移默化地进入新闻互动话题,于新闻采访报道情境之下产生共鸣。

一方面,体态语应结合采访内容而定,眼神、表情、肢体动作均可做出微小调整或专门设计。若采访对象对新闻事件真相有所隐瞒,现场记者可以给出质疑的眼神。若采访对象努力说出真相却有片刻犹疑,现场记者可以给出鼓励的表情。若采访对象描述新闻事件时语言晦涩难懂或表达不清,现场记者可以用肢体语言指导被访者清晰语言构思和表达。

另一方面,客体语和环境语的变化在采访画面中非常醒目,记者应根据新闻现场环境,有针对性地调整服饰语言、画面场景,将个人语言风格通过各种客体语嵌入新闻场景之下,形成对新闻现场的语言氛围装饰。让采访对象产生平等对话感受,渲染现场对话“互动”氛围,形成扩展采访内容的先决条件。

(三)代入感:适应“角色”人称。观众之所以对新闻画面感受不深,往往是因为出镜记者“角色”代入感不强。由于网络受众对新闻素材的感受处于“虚拟场景”之下,能够赋予新闻场景强烈代入感的新闻语言画面,往往才能吸引观众产生联想,并进入新闻情境。而代入感源于记者身份“角色”的迁移或转换,从而用第一人称讲述新闻故事,让观众产生更为强烈的代入感。

第一,因采访对象不同,记者呈现给观众的个人身份“角色”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人物采访中应以采访对象身份或职业特点来假设记者“角色”。在人物采访报道《带你认识妇女署必不可少的“元气团队”》中,因受众群体锁定在“女性”这一特定的群体范围之内,记者将自己描述为热爱美食的青年少女,假设为有些许心理困惑的失足少女,将采访话题设定为联合国妇女署日常工作中的“小确幸”和“小烦恼”,均符合女性新闻受众的传播话题,角色代入感更强,新闻受众话题参与感得到改善。

第二,因采访主题不同,记者创设的假定身份“角色”可以依据新闻情境而做出调整。比如,体育采访中,出镜记者的假定角色身份可以是体育爱好者、健身达人、球迷、体育明星粉丝等等。在旅游行业采访报道中,出镜记者的假定身份可以是旅游爱好者、旅行观光者,也可以是“导游”或解说者。因新闻报道主题不同,记者假定“角色”带给观众的情感共鸣不同,所以可依据采访内容对“角色”人称做出调整,确保采访内容符合观众预期,满足新闻受众进入新闻情境的感知需求,加强新闻采访的整体代入感。

三、“快中有序”的新闻语言融媒报道实践

(一)情境前提:契合事件“语境”。现场采访通常情况下“一镜到底”,新闻语言在采访实践中应丰富信息量,以此来满足用户对新闻事件的阅读兴趣。但是即便提供了新闻信息,也不见得能够完全符合观众预期,此时新闻“语境”的营造非常重要,需要从内外环境两个层面搭建现场采访的新闻“语境”,使之契合新闻报道的场景变化。内部环境主要是对打造新闻报道场景的技术升级,外部环境主要是对新闻采访中临时突发状况采取应急预案。

一方面,在直播类的采访报道中,画面多样、场景变化都会影响直播者的语言输出,可能造成逻辑混乱。所以搭建采访布景时,应尽量以无需更换的现场背景为主要素材,必要时可以通过虚拟演播室搭建固定采访场景。比如,在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中,身处北京演播室的新华社记者,可以和代表委员实现“裸眼3D”般的面对面交流,在真跨屏和全实景的现场报道中完成所有采访计划,新华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通过5G、CAVE、MR、LED屏幕多角度三维缝合等新型技术,构建多通道立体式的虚拟现场采访情境,利于对新闻报道采访内容做出适当调整。因为虚拟场景所有布景程序由采访报道的技术团队控制,所以新闻语言的场景化符合采访内容,生成的新闻语言对应采访情境而设,可以契合新闻事件调整布景规划,可控性更强且针对性更佳。

另一方面,采访报道中记者新闻语言依附于不同“语境”,句段连接处跳跃、断裂时有发生。应提前设置备用采访文稿,如新闻事件发生临时转变,快速调整镜头并使用备用采访稿件,对当前新闻事件突变、转折、结果变化做出客观报道。例如,《公益会客厅》栏目记者来到绵阳道社区,采访志愿者穆桦阿姨时,遇到紧急情况。采访当天下午,记者跟随穆阿姨一起在社区进行环境清整,路遇心脏病突发的老人捂着胸口,几位正在巡逻的志愿者随即赶到现场,紧急联系了患者家属并将老人送往医院。采访对象原本是参与志愿者行动的社区工作人员,因为临时遇到突发状况,对志愿者的采访终止,转向对空巢老人和接受治疗的患者,实际上并不影响新闻内容正常报道,仅需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详细报道即可。观众看到了志愿者“救助突发疾病老人”的行为,远比“空口无凭”的报道更具新闻传播价值。

(二)语速控制:符合受众“习惯”。现场采访中的最大新闻价值来自采访对象,然而在实际采访活动中,也有沉迷于表达的记者夸夸其谈,抢占了采访对象的发言时间和空间。把握语速成为保障采访质量的重要一环,设计符合受众“习惯”的采访语速尤为重要,对新闻受众理解报道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其一,是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新闻语速和编排内容控制。比如,《屋檐之夏》《花样老友记》《忘不了餐厅》《大有聊头》《温馨夕阳》等栏目,针对老年群体报道新闻内容。现场记者采访对象也多为银发老者,在采访过程中语速放慢,让老年人听得清、听得懂,成为控制语速的采访要点。再如,《介休少儿新闻》《盛京好少年》《豫见好少年》《新闻同学》等针对少儿群体设置的新闻栏目,应尽量简化新闻报道的书面语言,语速控制上缓中带快,让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形象、具体,从而吸引少年群体成为忠实观众。若新闻采访语言刻板生硬,显然并不适合低年龄段受众,故而还需对新闻报道语言进行年轻化设计。

其二,是针对固定行业和职业创设的新闻栏目,应在采访中设计符合该职业或行业特定的新闻语言,在语速控制方面可做出适当调整。比如,《美丽乡村》《每日农经》《农业新闻三十分》等新闻栏目,因为受众群体多为农民,而且需要向广大农村的农民朋友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所以在讲解这些新型农业技术或科技时,理应放慢语速,达到详细解读和重点讲解的现场采访报道效果。但是娱乐新闻受众关注槽点,财经新闻受众关注涨停信息,体育新闻受众侧重比赛结果,此类新闻采访报道可适当加快语速,对重点新闻信息着重处理放慢语速即可。

(三)揭晓答案:悬念起伏“转折”。采访过程中,前期铺垫的新闻线索需要在后续采访报道中逐一揭开,此时新闻事件“转折”成为观众最为注重的新闻信息。那么在采访过程中,现场报道记者也要根据受众心理,尽量制造“转折”,以新闻事件发展结果的“转折”来扩大话题量,达到更为良好的传播效果。

其一,是对于新闻事件本身发展结果“转折”的细致报道。2022年网络生态治理中,多家互联网平台账号显示IP属地,公众号、微博、小红书、头条号、网易号、百家号等社交平台、自媒体平台账号的ip属地全部公开。公开IP属地作为一个特殊新闻事件,目标是减少恶意造谣等行为,但是净化网络生态,不应止步于公开IP属地。那么新闻采访中,则可以将网友热议的内容作为话题中心,如:IP属地是否应当被公开,是否侵犯了内容发布者的隐私权,公开IP属地是否能够遏制谣言,净化网络生态环境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等等。如此设置采访话题,可以对热点新闻事件逐层剖析,揭开新闻线索中各处悬念,通过新闻事件“转折”推动网友热议,形成舆论引导和新闻话题延伸。

其二,是对“热点”新闻事件发展结果的采访内容编排“转折”。热点新闻事件:来自重庆忠县的王女士以4500元卖出150份扣碗类熟肉产品,因未标注产品相关信息,被顾客邵先生以出售“三无产品”起诉,法院二审判王女士退还4500元货款并给予十倍赔偿,共计约5万元。新闻标题设为《大妈卖150碗熟肉被疑似职业打假人10倍索赔》,新闻采访中对网友批评买家“故意碰瓷”“钻法律的空子”“坑老人不道德”等观点作出评价,将其作为新闻事件“转折”的切入点。网友的声讨与“假一赔十”的商业信誉形成对立面,新闻事件结果虽然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但是网友声讨却成为了事件转折的舆论中心,所以报道价值犹在,采访中可以侧重于网友对“职业打假人”的关注,从而让新闻事件悬念迭起,勾起新闻受众阅读兴趣。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融媒时代发展,新闻采访语言更加“短小精悍”“平实无华”“快中有序”,内容表达触及受众群体,形成了独特的新闻语言发展趋势。“短小精悍”可以界定为新闻语言的设计前提,设疑技巧应注重书面表达的“留白”空间,线索技巧应侧重对新闻信息“碎片”的整合。还应构建“平实无华”的现场采访条件,用亲和“对话”表现来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感,通过渲染“互动”氛围来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同时还需适应记者假定的“角色”身份人称,从而让观众产生代入感。最后应注重“快中有序”的新闻语言融媒报道实践,新闻采访情境应契合新闻事件“语境”,语速控制应符合受众“习惯”,揭晓答案时应激发观众对新闻事件悬念的猜测,并在“转折”中激发新闻受众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丁维丽.探微报纸新闻采访的语言技巧与情感把控[J].记者摇篮,2021(11):81-82.

[2]李红燕.移动直播中出镜记者的言语信息组织问题与对策[J].采写编,2021(07):41-42.

[3]李朝渊,贾治秀.从香港“修例风波”期间CGTN采访视频的语言选择看媒体身份塑造[J].西部学刊,2020(17):125-129.

[4]王召杰.访在“云端” 根植现场——探析行业媒体如何借力“云采访”做好全国两会报道[J].报林,2020(03):32-33.

[5]龚怡洁.电视新闻访谈记者的语言风格与采访策略浅析——以《面对面》董倩为例[J].东南传播,2020(05):43-45.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