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媒视角下的幸福及美育研究

2023-01-19 18:59:42 来源:采写编2023年第1期

□田丰硕

本文将从现代传媒的视角出发,研究在现代传媒的影响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发展的底层逻辑与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在短视频平台中,人们是否获得了真正的幸福感。并且在最后,提出美育的方法,利用抖音等现代传媒手段,对美育文化进行宣传,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减少狂欢化“感官性文化”的负面影响,在美的体验中,形成健全的完美的人格,并借此探索真正的幸福。

关键词:美育教育;现代传媒;幸福感;狂欢化

基金项目:2021年度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在大学生中的传播研究”。

由于本文涉及多个领域与理论概念,因此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对现代传媒视角下的幸福及美育研究进行系统性讨论——

第一部分,本文将针对现代传媒的角度进行阐述。现代传媒与传统传媒相比有更加显著的特点,它能够更好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让观众实现与事物的“零距离”接触,观众可以通过现代传媒平台,制造一个狂欢化的第二世界,通过这样的方式,现代传媒与狂欢化联系了起来,本文的狂欢化的理论主要来源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和对话理论。

第二部分,本文将对“真正的幸福”进行阐述。在本部分,主要将围绕个人的幸福与集体的幸福,平面化的刺激与深层次的幸福进行讨论,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生活的影响下,人们将感官性文化的享受奉为圭臬,当作释放生活压力的工具,但是感官性的享受无法指向一种个人的成长和集体的“幸福”,最终也决定了该类文化享受不具有“真正的幸福”的性质。

第三部分,本文将对美育与现代传媒以及美育的关系进行阐述。美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传媒的发展,为美育发展提供了机遇,也让美育发展受到“低俗文化”的冲击,如何处理好这类矛盾,促进美育的发展,引导人们探寻真正的幸福,是本部分讨论的重要问题。

一、短视频与狂欢化的盛宴

(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2011年,快手短视频公司实现了国内的“短视频”第一股,标志着短视频从自发和零散的混沌发展正式走向了规模化与市场化的舞台。短视频兴起的原因,与资本运作有关,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快节奏的“碎片化的时代”。(何国平 2021)

1.机械碎片化的时代。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走向一种“机械化”的固化,成为了资本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零部件,人的本质在弱化,社会性的“功能”在不断地强化并固化。人们的时间被忙碌的奔波切割成“碎片”,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异化劳动不断增强,但人的本质力量难以实现真正的对象化。(陈春萍 2005)所以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复杂的劳动情绪,难以通过劳动和劳动成果本身实现释放,于是,为了维护资本运行的秩序,短视频产业应运而生。

在短视频平台,用户之间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释放劳动情绪,实现“暂时的释放”。在巴赫金的狂欢化的理论中,人们在狂欢节中实现平等的对话,在暂时的狂欢中,人们到达了完全颠倒的第二世界,展示出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自我,实现对自我的释放。(刘晓伟 2014)。在这个过程中,用户通过这样的短视频体验,释放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实现了“主我”的满足。由此看出,短视频是时代的产物,这也就对短视频的形式进行了限制,在后文,会对短视频的形式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2.短视频平台的推广逻辑。上一节本文讨论了短视频产生的时代背景,在这种背景下,视频的时长为了适应用户的需求被迫缩短。又因为视频时间被压缩,短视频无法完整地描述一个故事,只能通过快节奏的叙述和夺人眼球的方式让用户驻足短视频平台,增加视频的播放量和用户使用的时长。在大数据的参与下,用户的个人偏好被探知,大数据会根据用户喜好推送给用户一系列同类的视频,让用户对短视频产生心理依赖。在这种逻辑的指导下,用户在短视频使用的过程中实际上是“短视频的附庸”,自主选择性和独立思考性难以显现。(郑莞雨 2011)在这种狂欢化的背景下,用户的狂欢仅仅是大数据支配下的狂欢,没有达到真正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用户的真正的幸福感在此逻辑下受到了威胁。(张乐楠 2019)

(二)狂欢化的中的漠视。上部分我们就短视频的兴起进行了论述。本部分我们在上部分的基础上,对短视频狂欢背后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分析短视频是否指向真正的幸福。

1.“主我”背后的“非我”。上部分,本文论证了短视频的狂欢化,在狂欢的场域下,人们达到了真我的表达。(刘惠玲 2017)但是,在分析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多数用户在短视频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被动使用和被动认同的情况。在视频浏览中,用户对主流视频进行非主流的评论,该评论有极大的可能性受到网暴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我被更强的主我所压制,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难以实现。大多数用户以从众的形式参与到了短视频的沟通交流中,人们难以实现真正的自我表达。(张荣 2010)

2.平面化的模仿。近期笔者对近来兴起的抖音热词进行现场调查,在受访的18人中,有16人不知道抖音热词背后的真实意义。如“老六”,该词汇指的是在csgo游戏中,游离于五人团队中的玩家,由于具有独立于团队的特点与出人意料的游戏方式,被游戏玩家称为团队第六人。但是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下,该词汇的应用场合与基本词义出现了扩大,并且应用到了日常生活中。由于短视频的娱乐性和碎片性的限制,很少用户会主动对短视频内部的内容进行考证和思考,在这种模式定型之后,用户习惯于平面化的模仿,并且以“潮流”自居。人们在此类的交流中得到了身份的认同感与满足感,但是从内容上来看,这种认同缺乏可持续性与发展性,对人的人格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且由于短视频形式的限制,平台与短视频作者通过对内容进行猎奇化与迎合大众口味的低俗化,滑稽化的方式,吸引用户的眼球。如抖音视频中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等迎合消费主义以及其中擦边球的低俗内容,将对用户的行为和思想产生消极的影响,对用户的审美观和幸福观、恋爱观产生巨大的冲击。

总结本章内容,从短视频的兴起与传播机制来看,短视频的狂欢仅仅适用于劳动情绪的适放,属于自我麻痹式的精神鸦片(范学亮 2018)。在休闲之余,短视频会利用其内在机制与大数据抢夺用户更多的空闲时间,将用户引导向“非我的幸福”。那么,如何寻找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关于这些讨论,将在下文继续论述。

二、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讨论

(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阐述。生活总是有指向的,有一定的目的性。(于晓权2008)在这种目的性的引导下,人们出于格式塔的完型心理,不断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追求内在心理的完善,是一种不断“为我”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在寻找目的性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人们的本质力量得以寻找对象化的寄托,于是幸福感由此产生。 痛苦几乎不可避免,但我们之所以热爱生活,从根本来说,就是因为我们还觉得生活有意义,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快乐的力量可以与痛苦相抗衡,甚至痛苦在快乐之中可以得到消解。马克思认为,人的幸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感官上的满足,二、理性主义下的“克己复礼”。三、道德观念下的利他的幸福。(于晓权 2018)这三个层次,将成为我们分析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是否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的主要依据。

(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短视频。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抖音短视频属于符合当今碎片化时代的“感官化,碎片化”的文化。在内容上,受短视频形式的限制,视频内容往往呈现出猎奇性和平面化,用户往往不能通过短视频的途径得到真正的收获,短视频在现阶段,绝大多数内容仅仅可以为用户提供短暂的娱乐与消遣,在本质力量难以实现真正对象化的今天,人们的劳动情绪被积压,并通过碎片化的短视频进行释放,这就导致在短视频评论中,存在大量的“网暴”与跟风现象。短视频平台成为了人们释放情绪的“狂欢节”,但是这种狂欢背后,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平等,反而是一种更加疯狂的“制度化的打压”。

由此看来,用户在短视频中的快乐大多数仅仅局限于感官上的刺激,在狂欢的平台下,理性主义的力量微乎其微,并且理性还将面临网络暴力的威胁。同时,在这样的背景下的道德感,并不占据主要地位,反而,人们的道德感还会通过上文提到的情绪利用理论,成为网络暴力的诱因。在缺乏正能量主流意识形态的平台,道德的力量显得微乎其微。虽然短视频平台中,不乏一些优质的主播制作的弘扬正能量和真善美的作品,但是在大环境下,优质的作品一旦流量化,自然会有一些劣质低俗的跟风者以迎合低级趣味和吸睛的方式吸引用户关注度,在总体格局上呈现出“劣币逐良币”的现象。综上所述,短视频无法给用户带来真正的良性体验,在短视频平台,人们往往处于自我麻木的满足,被“奶头乐理论”陷阱所吸引,将剩余无几的精力彻底消耗殆尽。(蔡金娥 2021)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当今教育界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三、美育教育与诗意的对抗

(一)美育教育与短视频。美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完美的人格,超越自我的有限存在和意义,回归人们的精神家园,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引导人们追求真正的幸福。(周军峰 2014)美育与德育不同,美育追求人们拜托自我的束缚,进入一种纯然超我的状态,在无功利的情况下去寻找真正的美。(叶朗 2009)美学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应该将美学教育融入生活,而在短视频已经广泛进入人们日常交际领域的今天,短视频成为了人们接受美育教育的理想平台。美育的加入,不仅有利于短视频用户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短视频平台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将美育大量引入短视频平台,使具有美学价值的视频进入大众的审美视野,有利于唤醒人们沉睡已久的纯然的心灵,并对部分低俗、迎合大众低级趣味的内容实现美的感化,受UGC形式的影响,用户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可以是使用者,又可以是创作者。(王觅2013)所以,美的感召作用得到双向加强,美育的大环境得以营造。(李冰心2019)

在这种美的环境下,人们的本质力量和劳动情绪得以抒发,人们不再是情绪与资本的附庸。人的本质和人的作用得以显现,人们得以从碎片化与机械化的生活中得到暂时解脱。在美的狂欢中,人们得以发现真我,这种美的愉快的体验将会反作用于人们所从事的劳动,人们会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去寻找自己真正热爱的职业,或者利用业余的时间去寻找真正的自我,而不是仅仅成为资本的附庸,人们的麻木状态在美的感召下得以缓解。美与虚无,假恶丑,在这种积极的感化中实现了诗意的对抗。在这种感召下,人们通过短视频得到的幸福,将从简单的感官上的刺激中解脱,真正的美在视频中得以传播,人们会出于本心去呵护美的存在,理想和道德的力量在这种呵护情绪中被释放出来。(陈松涛 2021)在这种积极的连锁反应下,用户的幸福境界与生活质量将得到提升,人们将有更多的意识去追逐“真正的幸福”。

(二)短视频平台的推动。上文的论述,表现出了美育引入短视频的可行性与积极作用。但是,在当前大环境依旧不明朗的情况下,光靠用户的觉醒与推动,难以真正将美育纳入短视频的大环境当中。要想将美育真正纳入短视频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必须依靠平台的大力支持。一、平台应大力加强内容监管,加大对低俗、过于滑稽的内容的抵制,避免低俗内容污染美育内容。二、平台应设立专门的美育模块,将美育内容集中到一个频道中,这一措施,一方面减少了其他内容对美育的消解和腐蚀,另一方面,有利于用户精准定位美育视频,提高用户对美育内容的辨识度与认可度。三、短视频平台需开展美育模块激励计划,大量引进优质的美育内容,对美育内容的创造进行奖励,引导更多用户投身于美育创作中,让美育更好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四、结语

将美育纳入短视频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短视频的良性发展,能在美的荒漠的时代唤醒人们美的心灵,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唤醒人们追寻真正的自我,去寻找有枝可依的真正的幸福。美育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狂欢化的时代,美可以让人们追求理性,寻找本真,在完善的人格的基础上,摆脱机械化的生活,引导人们追求“主我”,并回归人本身,以提高人生境界为旨归。

□参考文献:

[1]周军锋,梁华府,高敏.蔡元培美育思想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借鉴意义[J].黄山学院学报,2012,14(04):61-63.

[2]陈春萍.异化劳动的扬弃与和谐劳动的建构[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7-13.

[3]张荣.庄子技术观“二律背反”实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01):26-28.

[4]张乐楠.狂欢化理论视域下的“土味文化”——以抖音短视频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8):70-71.

[5]于晓权.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D].吉林大学,2008.

[6]刘惠玲.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8(12):107-109.

[7]叶朗.美在意象——美学基本原理提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03):11-19.

[8]蔡金娥,朱俊伟,邱亿天.传统文化给娱乐至死的“奶头乐”电视节目降温[J].视听,2021(04):10-11.

[9]郑莞雨.社会化媒体浪潮下的碎片传播分析[J].中国广播,2011(11):67-70.

[10]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