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下民生类微视频新闻内容精耕细作的融合报道研究

2023-02-22 14:19:43 来源:采写编2023年第2期

□杨亚红

内容提要:民生新闻关注民众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状态等内容要素,但是在融合报道的大趋势下,很多精品内容难以得到快速传播。原因在于创作素材狭隘、呈现方式约束、内容话题性匮乏等。文章结合民生类微视频新闻内容生产经验,从视觉元素、人工智能、多方取材等角度,论证了新闻内容精耕细作的传播要素,同时提出了新闻编辑加强“创作者”思维引领,重视“剧情化”构思设计,充实“画中话”思想解读,扩大“画外音”传播能力等建议。

关键词:民生新闻;微视频;精耕细作;融合报道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新闻媒介环境的不断发展,民生类视频内容的传播也进入到了智媒时代,其传播渠道、传播方向和传播语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适应融媒体报道环境,民生新闻内容创作转向微视频方向。虽然微视频报道具有娱乐性、参与性、丰富性等先天传播优势, 但是并不代表民生新闻内容可以随意选材,也不能滥用视频制作技术,否则将会限制民生新闻微视频的创作表达力。文章将结合微视频创作特点,以智媒时代的融合报道为案例,探讨了民生类微视频新闻内容精耕细作的传播优势、出品要素以及融合报道策略。 

一、融合报道中民生新闻微视频的传播优势

(一)虚拟场景的娱乐性。以往时期民生新闻注重写实,新闻场景构建了以人物、事件、转折、结果为导向的真实场景。这样的报道内容虽然能够为广大民众带来重要资讯,但是对启发民生思考和传播民生新闻的帮助不大。伴随网络视频用户迅速增长,大众审美取向也发生一定变化。新闻节目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脱离严肃古板的新闻场景,有利于拓展民生新闻话题的趣味性。而微视频恰恰是引经据典、动态呈现、丰富视角、增强互动、扩展评论的呈现方式,在虚拟场景下反而突出了民生新闻内容的娱乐性,利于亲近新闻受众。

(二)话题延伸的参与性。民生新闻以贴近用户生活完成主题报道,旨在引发受众心理共鸣。在民生新闻微视频中,可以通过AI智能筛选聚焦民众热点话题,从而加强民生新闻传播内容的针对性。以往新闻编辑更注重民生政策、民生经济、民生实惠、民生环境等方面的新闻素材收集,恰恰忽略了民生所需这一重要前提。网民探讨话题愈发集中、热度高、传播范围广,代表民众对这一新闻话题的关注度更高。那么在制作民生新闻微视频之前,广泛收集、筛选、创设民生话题则有了参考方向,可以切入民生视角,给出价值判断,最终以符合受众新闻需求的内容来吸引用户,增强民生话题延伸后的参与性。

(三)内容生产的丰富性。微视频本身具有更大的创作空间,主流媒体也可以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发表民生新闻内容。而微视频新闻产品因为时间短更需集中音量报道具备更高传播价值的精炼信息,为了达到精准传播的效果,必要时可以精炼文字、丰富配图、插播动画、增添背景音乐或旁白,那么创作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报道的格式框架,表达意图明确即可,内容产量必然更为丰富。例如快手平台推出的年龄形象置换模块,可以将人物头像转换为老年人形象,游戏互动情境下衍生出的新闻产品更为丰富,微视频创作的趣味性可以展现各行各业的精彩生活。

二、民生类微视频新闻内容精耕细作的出品要素

(一)以视觉元素装点民风趣味。高雅的民风趣味,应当具有文化性、艺术性、科普性、传播性。智媒时代创作民生新闻内容的方式很多,并不一定局限于现场拍摄。由于很多新闻素材已经成为历史,那么呈现历史变化的创作画面反而可以通过更多技术手段来实现。比如,《十年画卷|把中国浪漫画进洛神赋图》中,用手绘方式将天问、嫦娥、墨子、蛟龙、鲲鹏等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名字,与中国前沿科技巧妙融合,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先贤吾辈用中国山水画形式勾勒出来,将其融入传世名画《洛神赋图》之中,艺术感丰富了视觉元素,对民生新闻装点民风趣味具有直观呈现的视觉效果。因此,民生新闻微视频在内容创作上的精耕细作,首先应从美化视频元素开始,强化微视频视觉冲击力,也能够间接提升民生新闻微视频的传播力。

(二)以人工智能辟谣虚假新闻。民生新闻的数据场景很多,当民众对一些民生数据产生误解或质疑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加强数据证明力。很多AI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应用于民生新闻生成,如人民网AI机器人“小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AI小天团”、新华社AI合成主播“新小浩”等等,这些AI主播已经可以完成独立报道,为民众及时推送准确无误的新闻信息。人民日报“智能创作机器人”可以智能分析采集新闻素材,在AI智能系统的协助下,记者一人即可完成访谈、拍摄、记录等工作。相对于整理民生新闻大数据,AI人工智能的工作效率更高,可以自动编写各地区民生热点聚合新闻,从而提升采写编辑效率,微视频创作依靠人工智能来检索整理大数据资料的便捷性突显,适合作为民众辟谣虚假新闻的传播利器。因此,智媒时代更应深度开发协同创编的智能科技,促进民生新闻微视频精品内容扩大产量,发挥引导民生舆论的重要作用。

(三)以多方取材迎合民心所向。智媒时代下,微视频素材来源可以更加广泛。以往时期很难第一时间获取的视频资料,在网友协助下反而更加容易收集和整理。比如,民生新闻报道《众人帮助外卖小哥合力扶起倒地的护栏》,微视频中是一位贵州贵阳外卖小哥,发现马路中间的护栏倒地,独自尝试抬起5分钟未果。当外卖小哥准备放弃时,一位黑衣男子叫住了他,随后多名热心路人纷纷上前帮忙,众人合力顺利将护栏抬起。视频素材来自事发当地附近高层住宅的网友随手拍摄,央视制作团队将其中部分内容剪辑配乐后发布。类似的民生新闻素材很多,也多来自广大热心网友的灵光一现。民间无名英雄很多,他们从四面八方而来又消失在茫茫人海,能够记录下他们伟岸形象的瞬间,恰恰是广大网友和热心群众。这些视频素材虽然画质不高、拍摄角度一般、缺乏深加工处理,但是却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心愿与祝福,正能量在微视频中荡气回肠,无疑是最重要的民生新闻素材。因此,主流媒体在甄选微视频创作素材时,可以尽量放宽素材来源,以多方取材来扩充民生新闻精品内容,迎合民心所向。

三、智媒时代下民生类微视频新闻内容精耕细作的融合报道策略

(一)加强“创作者”思维引领。创作者并不一定是新闻事件参与者,但一定是具有主观思考和判断力的微视频制作者。民生新闻在创作之初,必须强化“创作者”思维,才能对新闻内容取材酌情甄选,而不是泛泛之谈、叙而不全、论而不证、思而不觉。“创作者”思维是具有引领民生视域的采编理念,何种报道方式适合扩大传播,何种新闻素材适合深度提炼,何种视角适宜主导民生舆论,均为“创作者”思维的深层价值取向。

一方面,创作者思维是微视频编辑者角色定位的转换。民生新闻编辑应将自身角色定位于普通百姓一员,规避站在新闻传播顶端以令视听的话事人错误定位。将报道视角定位于民生所需,以民众视角去观察民生热点和焦点问题,找到切入民生话题的热点中心,发掘探讨民生事件的焦点视角,从而在微视频创作中抢占用户视角先机。另一方面,创作者思维是对传统媒体编辑思维的延伸。新闻媒体用户个性化阅读已经十分普遍,精准推送是以用户喜好为前提的“画像数据”描述,对自身用户群体阅读偏好不了解、不掌握、不确定的新闻媒体,微视频创作容易遭遇传播壁垒。比如,央视新闻利用短视频平台对用户偏好进行统计,精准描绘了“用户画像”,实现民生微视频的定向推送。故此,民生新闻编辑需要对本台用户做出精准判断,依据用户群体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性格侧写等精准画像数据来判断创作内容的契合度,以此来加强民生新闻微视频内容创作的针对性。

(二)重视“剧情化”构思设计。剧情是民生新闻微视频设定的一个基础框架。新闻专题可以没有剧情,通过对话来完成采访报道。但是绝大多数民生新闻微视频不能没有剧情,因为剧情是最容易产生“代入感”的视觉牵引。如果民众对新闻内容本身并不关注,但是却能够在“剧情化”的设定中发现自己生活中的身影,那么也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感”。所以,民生视角下的剧情设定非常重要,有利于不断丰富民生新闻内容,加强媒体与用户之间的黏性,增强新闻内容贴近用户的实际效果。

民生微视频制作速度快、受众广泛,热点民生新闻事件重复传播,存在信息泛滥的弊端。此时,巧妙设定新闻剧情,则成为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比如,《25岁小伙在脏车玻璃上作画 车主舍不得洗车》,新闻事件主人公付先生其实只是喜欢卡通人物的一位青年画家,他在废弃墙面上的涂鸦作品爆红网络,前去打卡的网友也随之增多。如果只是以“网红打卡地”作为民生新闻报道主题,网络用户对“网红打卡”这一标签化的词汇已经产生审美疲劳,不会产生过多的阅读兴趣。但是在报道网红打卡地之前,记者另辟蹊径,以付先生在脏车上作画为报道方向,车主不但不生气,还舍不得洗车,形成了与“乱涂乱画”的鲜明对比。新闻用户好奇心被激发,所以传播效果更为理想。虽然同样是报道“网红墙”,但是关注点和切入点不同,该篇民生新闻微视频与其他同类型报道内容价值取向相同,但报道形式截然不同,所以更易取悦受众,带火探讨话题,提高民生新闻微视频的点击量。

(三)充实“画中话”思想解读。一些民生新闻素材具有很高的报道价值,但是由于短视频素材来自民间或网友推荐,画质清晰度不高、画中场景单一、画中剧情不易设立,限制了民生新闻微视频创作空间。此时,可以通过“画中话”的形式来创设旁白,用画中人的介绍、解说、对话来构建“全景化”新闻信息,让普通观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事件。

比如,在《84岁老人骑自行车一小时看望59岁女儿》新闻中,介绍了84岁老人新买了一辆自行车,骑行将近一小时去看望59岁的女儿,女儿也早早地在路口等着老人。在录制微视频的过程中,加入了孙女的旁白:“外公是一名退伍军人,身体素质一直很好,最近舅妈给外公买了一辆新自行车,外公就一路骑了20公里来看我妈妈……当她听到外公在小路尽头按响车铃时,仿佛瞬间回到了童年,那时外公也总是骑车来家里看她们。”在这段微视频中,只有老人骑行的一个场景,一般用户点击进入后略感无趣便会迅速划掉。此时“画中话”便起到了解读功能,通过旁白介绍说明,清晰描述了高龄老人与子女相见的场景,在新闻视频中附加了浓郁的幸福感解读,所以用户被亲情感染,故而产生情感共鸣。

网友参与话题,最主要的是通过观看微视频产生了很多感悟,同时表达欲增强,探讨热情加剧。那么“画中话”的设计构思必须新颖独到,以能够启发用户联想为主。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旁白需要具有思想解读的功能,但是不能刻板生硬,应具有平民化、口语化、生活化特点。即便是没有采访对象,记者在讲解视频内容时,也应当使用亲和力较强的话语形式,让新闻受众更易接受,让微视频中唱响主旋律的思想价值得到升华,发挥出微视频传播价值。

(四)扩大“画外音”传播能力。民生新闻的微视频创作,在传播力上应侧重于“画外音”选择倾向。因为受众对新闻内容感兴趣,并不代表会产生转发意向,也并不一定会形成评论欲望。此时,微视频做工美观、内容丰富、产量激增,也不见得能够达到预期的传播效力。而“画外音”则是在民生新闻话题中引出多角度探讨的思维范式,主要通过特定人群、特定事件、特定影响,来完成“画外音”传播要素迁移。

其一,特定人群是放弃部分话题参与者,将新闻话题范围锁定小范围用户群体。虽然用户基数不大,但是因为关系到特定人群的生活发展,所以传播性在小众群体内扩大,衍生出的传播力不亚于大专题报道。比如,前文提到的“84岁老人骑自行车”“25岁小伙在脏车玻璃上作画”,均是以年龄要素来区分受众群体。其二,特定事件是以新闻事件本身的话题性来扩大传播。比如,“84岁老人骑自行车”是因为主人公身体健康,其他同龄老人做不到,所以传播过程中话题探讨性突显出来。“25岁小伙在脏车玻璃上作画”的事件特殊性在于“脏车”与“作画”两个对立面,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被做到,所以话题围绕事件展开,传播性比较突出。其三,特定影响是新闻事件的波及范围。民众在获取新闻信息之后,身为事件中心的被动参与者,不得已必须参与话题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如房价跌落、菜价上涨、限行等等。这些与广大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内容,话题参与度必然很高。

四、结论

融合报道中民生新闻微视频的传播优势鲜明,虚拟场景的娱乐性、话题延伸的参与性、内容生产的丰富性,均对民生新闻微视频创作具有积极的传播助力。但是不能滥用视频制作技术,应秉承“精耕细作”的出品原则,以视觉元素装点民风趣味,以人工智能辟谣虚假新闻,以多方取材迎合民心所向,从而在内容产量和质量上获得双丰收。智媒时代下应关注民生类微视频新闻创作内容的融合报道效果,建议新闻编辑加强“创作者”思维引领,重视“剧情化”构思设计,充实“画中话”思想解读,扩大“画外音”传播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俊杰.民生新闻节目如何盘活媒体融合资源——2022年《新闻坊》新冠疫情报道的融媒探索与思考[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2(03):124-130.

[2]张举玺,张珊.论共情视域下主流媒体凝心聚力之微叙事——以央视新闻客户端《微视频》栏目助力抗疫为例[J].新闻爱好者,2022(02):30-34.

[3]牛小红,艾宏明.网络自媒体微视频新闻主播体态语与自我管理研究——以自媒体《胡侃》中的新闻主播胡锡进为例[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06):109-111.

[4]曹丽,陈龙.新媒体语境下,民生新闻如何“弯道超车”——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帮》栏目的短视频新闻探索[J].全媒体探索,2021(01):22-23.

(作者单位:长城新媒体集团)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