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体育融媒体平台研究——以“十四运”融媒体矩阵报道为例

2023-02-22 14:30:22 来源:采写编2023年第2期

□王 旻 康弘哲 王一炜

内容提要:本文以陕西融媒体平台报道“十四运”这一体育盛事为例,总结陕西体育融媒体平台的报道特点,分析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推动陕西体育融媒体平台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体育报道;十四运

基金项目:陕西省体育局2021年常规课题“陕西体育融媒体平台建设研究——以‘十四运’融媒体矩阵报道为例”(项目编号为2021088)的研究成果。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于2021年9月15日—9月27日在陕西西安顺利召开。全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体育融媒体平台的盛会。本文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运”)报道为研究主题,选取陕西日报融媒体、陕西广电融媒体、西部网(陕西新闻网)等三家省级新闻媒体为陕西体育融媒体平台的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在本次盛会中陕西体育融媒体平台的报道特点,从多角度出发分析体育融媒体平台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陕西体育融媒体平台发展的建议,为提升融媒体在体育赛事报道中的传播力提供借鉴。

一、 陕西融媒体平台的报道特点

(一)宣传渠道多元,报道体量较大。“十四运”期间,陕西日报,陕西广电主频道、主频率,西部网协同新媒体平台矩阵共同发力,在App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共同发布相关音视频文件,全景呈现全运热点。陕西体育融媒体在“十四运”报道期间,聚焦赛场内外,为受众带来精彩纷呈、内容繁多的新闻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在8月15日—9月30日期间,陕西日报开设《全心全运 同心同运特别期刊》共36版,《相约十四运特别期刊》共8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民运动会官方会刊》共30版,“十四运”相关报道累计发文500余条。群众APP开设专栏,发稿700余条。陕西群众新闻网微博“十四运”相关报道累计发文近200条。陕西体育休闲频道公众号推送共计200余条。西部网发布十四运相关内容近千条,陕西头条抖音号推出《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合集348集。

(二)做好议程设置,讲好全运故事。各融媒体平台打造“十四运”专题报道,针对一组事件或一个主题,汇集大量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构成集合式报道。专题报道以聚焦式切入、全景化涵盖、多维度透视、整合式编排,扩大了报道的声势。如陕西卫视推出“十四运”特别节目《相约西安 筑梦全运》,包含《全运进行时》《探班十四运》《先睹为快》等子栏目,共18期,主持人记者来到实地,与工作人员、游客、市民对话,探班西安全运筹备工作的进展、特色场馆,聚焦西安城市建设、交通出行。陕西全运融媒体频道《全民爱体育》《全运时刻》《全运会客厅》等节目,全运速览、动态消息、全运背后的感人故事等。群众APP开设了《全运融媒汇》《“陕”耀全运》《全运记忆》《全运直击》《火炬传递》《全运追天气》等专栏,全面讲述全运故事。

(三)精耕内容编排,聚力矩阵声势。陕西融媒体平台精心编排,通过“大屏+小屏”互动方式,进行全媒体平台多维度宣推,为十四运会对外宣传发出陕西的声音。以陕西卫视融媒体为例,陕西卫视“十四运”特别节目《相约西安 筑梦全运》,开辟《全运进行时》《探班十四运》《先睹为快》板块,记者探班西安全运筹备工作的进展、特色场馆,聚焦西安城市建设、交通出行。陕西卫视抖音号发布《相约西安 筑梦全运》42条视频合集,以短视频形式发布《相约西安 筑梦全运》节目精彩内容,并围绕视频内容添加话题标签,其中“十四运”话题总播放量高达11.6亿。陕西卫视微博号分享《相约西安 筑梦全运》节目精选片段,为节目宣传助力,且带话题“陕西卫视支棱起来”,造势西安“十四运”,其中话题总阅读次数达1457.1万,讨论数达2.6万次。

(四)借力全运盛会,展现西安魅力。在疫情常态化下,陕西借助“十四运”体育盛会,取势、借势、乘势做好城市宣传,展现西安的城市魅力。陕西日报在《相约十四运》专版,每天都会有一整版西安历史文化的宣传,如诗歌《等你,在长安》,诗“话”长安,更显西安的古风古韵;《书画篇》以书画呈现长安风采等。陕西日报微博发布MV《千古长安 常来长安》,述尽长安特色,为十四运助力,共贺中秋。群众新闻网《火炬传递侧记》通过侧记的方式讲述火炬手的故事,并介绍西安古城的魅力,人与城的结合,让城市故事生动有活力。陕西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发布一篇“十四运”创意宣传片《面面皆道》,展现西安城市美食特色。陕西日报微博、群众App中秋佳节前夕发布MV《千古长安 常来长安》,述尽长安特色,为“十四运”助力,共贺中秋。

(五)拓展传播平台,创新播发方式。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守好主阵地的同时,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传播优势,通过多元的信息传播手段、高效的受众信息交互、完整的信息流传播体系,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不断提升媒体影响力。陕西交通广播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以“vlog”的形式,充分发挥移动传播下vlog短小生动的优势,从记者的第一视角,用最接近年轻人的vlog传播方式来吸引用户,带领用户发现全运会的精彩动态。陕西日报微博在中秋佳节云直播艺术体操运动员王子露在全运村内与家人云端团聚,别样方式欢度中秋。七星体育官方微博在陕西的14个火炬传递站点开设直播台,围绕话题“十四运火炬传递”与网友互动讨论。陕西体育休闲频道公众号《千张孩子笑脸 喜迎盛世全运》征集十四运儿童青少年笑脸活动,广泛动员全省千万中小学生,通过线上征集的方式,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全运,同时也展现了陕西青少年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陕西融媒体平台报道的不足

纵观陕西融媒体平台对“十四运”的宣传报道,报纸、广播、电视依旧发挥着宣传报道的主力军作用,相比之下新媒体表现较为乏力,存在着内容报道失衡、媒体融合理念滞后、平台原创力不足等问题。

(一)宣传内容报道失衡。传统媒体宣发范围广泛,相比较新媒体宣发内容单一,主要是集中在赛事赛程等内容上,其他相关内容所占比例较小,不能有效满足网络受众的信息需求。例如,某微博关于十四运赛事赛程相关报道约220条,相关安全保障、服务信息、场馆介绍等内容只有29条。某公众号发布关于“十四运”报道共计35条,内容包含十四运开幕式和闭幕式报道、赛程播报、十四运精彩瞬间记录等,其中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是关于十四运期间西安机动车限行措施变化及交通情况。某抖音号虽然发布了近300条“十四运”相关内容,但90%的内容都是赛况播报,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

(二) 媒体融合理念滞后。体育新闻的媒体融合报道不是单单将传统媒体上面的文字内容、音视频内容在不同的平台上重复发布,也不是把文字报道加上几张照片就可以在新媒体上发布。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为战,平台之间缺乏协同,未能实现流程再造,无法形成传播合力。当前新媒体发布的内容大多是信息的传达、转发,播发的内容多是照搬视频、图文,信息内容形式单一。以某融媒体为例,公众号关于“十四运”的相关报道45条,其中纯文字报道有18条,图文报道17条,含视频的报道有9条,海报1条。同时,其抖音号、微博号、公众号中播发相同的内容,甚至还存在着同一内容多次播发的现象。公众号平台是一个可以包含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元素的平台,多样化的创作才能吸引用户,同时新媒体写作要打破传统写作模式,调动多种表现形式,能够进行双向互动,才能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三)平台原创力不足。新媒体平台因其“短平快”的特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十四运”报道期间,新媒体在内容策划报道上存在不足之处,原创性短视频缺乏,多为报纸、电视播发信息的转发,更谈不上创新。某抖音号推出《全运十二时刻》系列合集,回顾全运历史的经典赛事,网友点赞数近30万,而公众号、微博号内容平平,阅读量以及转赞评均不过百。某抖音号发布的近300条内容中,评论、点赞都是个位数,关注度较低,大部分视频内容都是转发,而非原创,只有一条视频是以vlog的形式展现全运村的风貌,但该条视频的关注度也很低。

三、陕西体育融媒体平台建设意见

(一)拓宽报道视野,提高新闻质量。受众对体育新闻的需求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在进行新闻采编时可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立体化地进行报道,让受众对全运会有更全面的了解。全运会的报道主角不应只有运动员,要把视野投向其他相关群体,比如关注教练员、陪练员、志愿者,还有全运会建设者等等,从不同的报道视角着手,挖掘全运会赛场内外浓郁的人文色彩。如光明网开设《冬奥有我——冰雪志愿者日记》专栏,以志愿者第一视角,通过漫画、图文日记、vlog等多种形式,记录冬奥青年志愿者的点点滴滴。报道相关体育领域,如体育项目知识介绍、体育项目最新动向、体育项目规则,以及体育产业、体育公益等等,使受众更好地理解体育运动,并且还能拓展报道层面,让受众了解体育热点。同时,在报道中要避免形式的单一,增强报道的原创性,减少官话、套话,突出体育新闻报道的实用性和服务性,提升体育新闻报道质量,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二)整合传播内容,构建融媒矩阵。随着5G发展,新闻报道及时、互动的特点愈发显著。传统媒体依旧是报道的主渠道,同时要利用新媒体拓展传播渠道,进行优势互补。记者应及时抓住受众关注的体育新闻焦点、热点问题,依据不同媒体平台的优势,譬如报纸适合深入报道,电视视听性强,新媒体“短平快”的特征,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利用新科技、新手段的配合,使新闻内容更具个性,满足不同受众的新闻需求。比如,纸媒可以利用丰富的发布渠道,进行体育新闻的一次采集,并依据不同终端的特点,提供图片、音视频、三维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内容,实现体育新闻全方位、立体化的客观报道,多元整合传播也为受众提供多种阅读选择。搭建融媒体传播矩阵,应避免不同终端照搬、照抄、同质化的现象,对不同终端的传播内容进行差异化输出,使不同终端产品在彰显自身特色同时相得益彰,实现传播效果和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

(三)科技赋能发展,增强用户体验。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用户体验更加受到媒体的重视,媒体不仅开始探索媒体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体验,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设计出了多样的融媒体产品,给受众带来了独特的体验和观感。例如,在北京冬奥会报道期间,央视总台《冰雪年话》节目,采用远程实时人物抠像技术,营造出主持人身临赛场与奥运赛场内的嘉宾进行实时互动的场景;央视频推出了全天候、无剪辑、长时段的VR慢直播吸引网友实时在线,体验全景观看。此外,还有多场普通视角的慢直播,在手机上可以随镜头一同探访“冰墩墩”的制作,网友还可以参与直播互动,有获得玩偶的机会;河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系列融媒体产品《身临其境 体验冬奥》以短道速滑、雪车等冬奥项目为原型,以H5小游戏、图文介绍等形式进行展现,真实还原比赛场景和规则,受众在游戏时了解比赛,同时用户之间还能相互比拼,增强了游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打造品牌IP,吸引更多用户。新媒体平台关注度不高,可以借助体育盛事等重大赛事活动来提升用户量,并通过高质量的内容输出稳定用户。在体育赛事报道中,运动员往往是一个鲜活的聚焦点,也非常容易形成热点讨论。媒体可以借助体育明星、运动员+赛事等形式吸引粉丝关注。如,通过制作输出运动员的赛场集锦,制造运动员的赛事活动等话题讨论,邀请运动员参与直播活动,以及打造联合运动员共同为体育赛事助力活动等。这些信息会吸引来运动员粉丝进行互动,从而进行高频词的转发、评论以及点赞,使体育赛事得以传播。如,北京冬奥会前夕,中国代表团参赛运动员全员完成了微博及其专属超话的入驻。赛事期间,这些运动员在微博上发布图文和视频内容、空降超话与用户互动、参与直播连麦。粉丝既看到运动员赛场上努力拼搏的一面,又能看到赛场外可爱的一面。

(五)借力媒体融合,加强队伍建设。融媒体发展对新闻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从业者需要掌握的技能更多。体育新闻从业者不仅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掌握新兴技术,顺应时代要求,满足媒体融合需要,同时还要学习一定的体育知识,了解体育项目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加强体育报道的融媒体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升记者素质。如,开展体育报道传播能力,体育融媒体报道策划,体育赛事、体育解说等方面的专项培训,提高对体育新闻的编排判断力、全局的掌控力。同时还可以吸收一批体育专家、现役或退役的运动员作为智囊团,为新闻传播报道提供智力支持。

四、结语

陕西体育融媒体在“十四运”报道中特色鲜明,全面阐释了第十四届全运会主题“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倡导“全民运动”风尚,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汲取其他融媒体平台建设经验,提出了拓宽报道视野、整合传播内容、科技赋能、增强用户体验、打造品牌IP、加强队伍建设等建议,推动陕西体育融媒体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全运融媒体频道聚焦十四运会 融合创新打造主流体育媒体[DB/OL].(2021-09-29)[2022-06-23].http://www.sxtvs.com/sxtvs_gddt/a/2021/09/29/19992671.html.

[2]王佳航,董文宇.智能、沉浸、深融:冬奥报道智能媒体升维[J].中国传媒科技,2022(04):31-32+35. 

[3]李国应.新媒体时代城市形象提升策略研究——以〝西安发布 "在全运会期间的报道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23):152-154.

(作者单位:王旻,康弘哲,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王一炜,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


采写编杂志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联系我们

冀ICP备 0904753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2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30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冀网文〔2017〕3106-010号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 陈淑琴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22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